鄭良 連佳



近年來,“漢語熱”頻頻升溫,如何為學習者提供優質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務,成為了文化產品輸出中的關鍵所在。筆者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考查了外國漢語學習者對各類對外漢語教材包裝設計的喜好及判斷各因素,并利用統計軟件SPSS對問卷結果進行了科學分析和深入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外漢語教材包裝設計的若干建議。
封面決定受眾對教材的第一印象
封面設計是書籍包裝設計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直接而強烈的視覺沖擊使封面的視覺圖像與讀者完成情感的交互體驗。對外漢語教材的包裝設計既有一般教材的共性,也有不同之處,因為要克服不同的話語體系和文化差異所帶來的障礙,應以外國人易于接受的方式來呈現漢語和文化。因此不但在教材內容的編寫上要符合該人群的心理習慣,而且在封面的設計上也應充分考慮到其的差異性審美需要。
本文針對這一特殊受眾群體,在使用統計軟件SPSS的基礎上進行調查,探索對外漢語書籍封面設計中的核心要素、母語非漢語學習者最關注的封面設計因素等問題。
基于調查問卷的對外漢語教材封面分析
調查問卷共分兩大部分:個人信息和教材封面調查。共收回可供研究的有效問卷60份,其中女性31人,男性29人。年齡集中在三十歲以下年齡段(占總人數的85%),其中18到25歲年齡段的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56.7%)。這與外語學習者年紀較輕,多為大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一致。另外,調查參與者來自30個國家。
調查正式開始前,將五本教材從A到E標注,依次進行各個角度的展示后,再把書籍封面正對所有調查者,一字排開,使參與調查者能同時看到這五本教材,作直觀對比后,再根據調查表選出自己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教材封面,并從顏色、字體、圖片等各因素中選擇最喜歡或者最不喜歡某本教材的原因。調查共進行三輪,分別針對漢語教材、HSK輔導教材和文化教材等三類的封面。
首先,我們考察的是漢語教材。圖1為所調查的5本漢語教材,最受歡迎的教材是E。
經過對數據進行SPSS統計發現,最受歡迎的教材E受到了45%的受訪者的歡迎。而受歡迎的原因,70%的調查者是喜歡封面的顏色和圖片,選擇這兩個因素的人數幾乎均等。
另外,男性和女性對最受歡迎的教材封面的選擇較為一致,選擇教材E的男女人數幾乎相等。但是表1顯示,雖然顏色和圖片仍是他們最關注的因素,但相對男性,女性更專注于封面的圖片,而男性則更關注書籍的大小。
數據還顯示,年齡因素對于漢語教材封面的喜好選擇不具有明顯的區分度,與參與調查的整體人群比較一致。且不同年齡段所關注的教材封面的各個因素也與整體人群一致,首選顏色和圖片。
調查者最不喜歡的漢語教材封面是D(36.7%),所考慮的因素排前兩位的依然是顏色(40%)和圖片(26.7%)。教材D采用的是色調較暗的深紅色,而且封面沒有具體意義的圖片,整體給人以沉悶厚重的感覺。而最受歡迎的教材E,以淺藍和白色為底色,有中國標志性建筑物鳥巢圖案,四個大字的書名頗具傳統印章的美感。封面區域間分割清晰,各部分都有一定的信息量,封面整體給人以清新爽利的感覺。
雖然顏色和圖片是最影響直觀感受的兩大原因,但如表2所示,女性較男性仍更多關注圖片,而男性較女性則更關注書籍的大小。從年齡段考察,30歲以上調查參與者更關注圖片,而30歲以下的更關注顏色。顏色是最直觀的感受,年輕人習慣以直觀沖擊力作為評判標準,而年長些的學習者則更重視第二眼看到的圖片所帶來的信息。
第二輪考察的是HSK輔導教材。數據顯示,在圖2所示的五本書中,60%的調查參與者選擇了教材A,圖片和顏色仍是他們最主要的判斷因素,分別為35%和32%。最不喜歡的是教材B,占總人數的42%,因為該HSK輔導教材是活頁形式,受訪者更偏向于整本裝訂的習題集,比較利于保存??梢姡瑢ν鉂h語教材的裝訂形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年齡段的調查參與者對HSK教材封面的喜好基本一致,有區別的是30歲以上年齡段的人相比顏色,更注重圖片,而30歲以下的則更關注顏色。男性比女性更專注書籍的大小和厚度,女性比男性更關注圖片和字體。這兩項結果均與上一輪針對漢語教材的調查完全吻合。教材的大小因素在本輪測試中得到凸顯。受訪者傾向于889×1194(mm)尺寸的大度開本,而不喜歡787×1092(mm)尺寸的正度開本。另外,在HSK輔導教材的調查中,大小和字體一躍成為重要的參考因素。這是由于封面上特意強調的“HSK”是為外國人所熟悉的文字符號,相對于漢語,字母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在純漢語教材中,封面突出的文字多為漢字,因而不會比顏色和圖片得到更多的關注。
最后進行的是文化教材的測試,因為文化教材在封面設計時會包含更多的文化元素,所選用的五本教材也是各具特色。如圖3所示:
調查結果顯示,最受歡迎的是教材E,獲得了42%的支持。影響他們決定的原因,圖片(53%)大大超過了顏色(16%),而在前兩輪調查中圖片和顏色這兩大因素常常平分秋色,這充分說明了文化教材中圖片的重要性。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的圖片承擔著大量的信息,對受眾極具影響力。最受歡迎的文化教材E是一本有關中國,有關文化的書,采用的是長城這一中華文化象征的圖片,讀者通過圖片能一目了然,這加之一旁扼要的書名“中國概況”,氣勢磅礴的四個大字與長城互為呼應,封面主題鮮明,構圖美觀。針對不同性別和年齡段對封面喜好及其因素的分析結果,與前兩輪再次一致。是為一種結論有效性的科學印證,在此不再贅述。
對外漢語教材封面設計的建議
基于以上三輪問卷調查的結果和數據間的關聯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無論對外漢語教材的內容是漢語、HSK輔導還是文化教材,顏色和圖片都應作為封面設計中最著重考慮的兩個因素,顏色先以強烈的色彩沖擊讀者的感官,然后是圖片信息的提取,最后才是文字部分的解讀。而首先關注到的因素才是讀者們最重視的因素。在本次調查中,受眾比較偏愛的是以藍色為主色調的封面。藍色是三原色之一,這種冷色調給人以寧靜、沉穩、深遠的感覺。以藍色為封面背景色的藍皮書廣泛地應用于各類比較正式的書籍,如英國政府官方文件的藍皮書,各種綜合研究報告或標準程序手冊等。藍色的封面似乎可提升該書的權威性,增加受眾對書籍的莫名信任感。
對外漢語教材種類繁多,出現了越來越多為不同國別、不同年齡段的學習者量身打造的教材,教材內容個性化,封面設計也隨之個性化。但調查顯示,無論哪個年齡段,所關注的基本都是顏色和圖片,只是30歲以上的人更關注圖片。圖片在文化類的對外漢語教材尤其重要,要選擇既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事物,又能將圖片與文字有機融合。需特別指出的是,不少參與者都表現出對幼兒化封面圖片的排斥,他們認為漢語水平上的初級,并不代表認知水平上的初級,即使是初級對外漢語教材也不應配以幼兒化的圖片,針對成人的對外漢語教材以一種比較穩重的形式設計封面圖片更為恰當。
雖然大多數學習者第一眼關注到的不都是教材封面上文字部分,但封面文字的重要性卻不言而喻。封面上的主要文字是書名,說明著書籍的性質和內容。從某種程度上說,封面的圖片是為詮釋文字而存在的。調查結果顯示,對外漢語教材封面的文字不宜過多,受眾最喜歡的三本書,它們的書名都是同類書中最短的。書名以不超過四個字為佳,四字符合漢字的韻律習慣,又有一定的長度能承載足夠的信息內容。同時,封面上除書名外,說明性的文字也不宜過多,以免顯得布局雜亂,且過多的漢字也會給漢語學習者以過大的壓力,在未看書前就已經產生了學習的畏難情緒,覺得連封面上都有這么多不認識的漢字,那么書里面的內容一定也很難,從而打消進一步了解或者購買的想法。
(作者單位分別系中南出版傳媒集團、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