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濤 任冬妮
摘要: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和奶質一直以來是廣大奶牛養殖者的迫切要求,影響奶牛產奶量的因素主要有遺傳因素、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三方面,從這三個方面就如何提高奶牛產量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奶牛;產奶量;遺傳因素;生理因素;環境因素
中圖分類號:S8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5-0063-01
1 遺傳因素
不同品種奶牛的產乳量有很大差別。一般來說,在我國,中國荷斯坦奶牛的生產性能高,體型大,適應性強。比較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飼養。 同品種,不同的個體之間產奶量的差別很大,所以在選擇個體時要認真觀察,選取乳房大,形狀好,四個乳區發育均勻,前伸后延不下垂,呈方圓形如浴盆狀最好,且乳頭分布均勻,乳頭長以5~10 cm為宜; 雙眼明亮有神,說明健康,溫馴;四肢端正,蹄殼圓亮方正,蹄叉清潔者為好; 黑白花片分明,有自然的光澤,皮膚柔軟,富有彈性。
2生理因素
奶牛的產奶量一般隨年齡和胎次增加而發生規律性的變化。初產奶牛在2 歲左右,以后隨年齡和胎次的增加,產奶量逐漸增加,待到6~9歲時,即第4~7胎時,產奶量可達一生中的最高峰。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奶牛群的年齡結構最好控制在1~2胎占牛群的40%,3~5胎占40%,6胎以上占20%。這樣有利于整個奶牛群產奶量的增加。體重大的個體其絕對產奶量比體重小的奶牛要高,中國荷斯坦奶牛的體重以550~650 kg為宜。奶牛在泌乳期中產乳量是呈規律性變化的,分娩頭幾天產乳量較低,約在第20~60天日產乳量達到最高峰,泌乳4個月后又開始下降,泌乳7個月后迅速下降??砂凑者@一規律安排生產。在我國奶牛最適宜的產犢季節是冬季和春季,因為母牛在分娩后的泌乳盛期,恰好是在青綠飼料豐富和氣溫適宜的時候,奶牛體內催乳素分泌旺盛,且無蚊蠅叮咬,有利于產奶量的提高和產奶高峰期的維持。所以科學的選擇配種時間,使奶牛避開在夏季產犢。干乳期一般為50~60 d。養殖者必須明白干乳期對于奶牛的意義。一是為了讓母?;謴腕w力,積累營養物質,為下一個泌乳期做好能量儲備;再是可以使體內的胎兒更好地生長發育;同時,對于乳腺細胞的修補和更換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養殖者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讓奶牛特別是高產奶牛透支,這樣會影響奶牛一生的總產奶量。
3環境因素
飼喂適當的精料、足夠的青粗料和清潔的飲水是提高奶牛產奶量的前提條件。對于奶牛特別是高產奶牛,一般精料最好用配合飼料。在飼料日糧中添加2%的動物油脂,7 g的胡蘿卜素制劑,可使每個泌乳期增加鮮奶產量350 kg。牛的飼料一般常采用干拌料飼喂,如將其改為粥料,可提高產奶量13%左右,粉狀精料加水適量,再加少許食鹽煮沸5~10 min成粥狀,再和青貯料攪拌后飼喂。為了提高奶牛的消化率,可在奶牛泌乳期間每天每頭加喂小蘇打100~150 g,可使產奶高峰期提高10 d,并延長產奶時間。當然,對于高產奶牛而言,青粗料的選擇和供應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青綠多汁飼料,如苜蓿、牧草、胡蘿卜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且水分含量高,這些都是高產奶牛所必需的。在奶牛飼養中,日糧中精飼料、粗飼料、青綠多汁飼料的比例以達到2∶3∶5較為適宜。在飼喂技術上要求先粗后精,少喂勤添,定時定量,充足飲水。牛舍應保持良好通風,做到牛舍干燥,冬暖夏涼。奶牛的適宜環境溫度一般為8~16 ℃,在此范圍內,奶牛代謝率和產熱量均處于最低水平。表現為:飼料消耗少,發病率低。因此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降溫防暑,可減少溫度對奶牛的應激帶來的產奶量下降。光照對于奶牛的生長發育和泌乳有很大影響,每天讓奶牛接受
摘要: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和奶質一直以來是廣大奶牛養殖者的迫切要求,影響奶牛產奶量的因素主要有遺傳因素、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三方面,從這三個方面就如何提高奶牛產量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奶牛;產奶量;遺傳因素;生理因素;環境因素
中圖分類號:S8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5-0063-01
1 遺傳因素
不同品種奶牛的產乳量有很大差別。一般來說,在我國,中國荷斯坦奶牛的生產性能高,體型大,適應性強。比較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飼養。 同品種,不同的個體之間產奶量的差別很大,所以在選擇個體時要認真觀察,選取乳房大,形狀好,四個乳區發育均勻,前伸后延不下垂,呈方圓形如浴盆狀最好,且乳頭分布均勻,乳頭長以5~10 cm為宜; 雙眼明亮有神,說明健康,溫馴;四肢端正,蹄殼圓亮方正,蹄叉清潔者為好; 黑白花片分明,有自然的光澤,皮膚柔軟,富有彈性。
2生理因素
奶牛的產奶量一般隨年齡和胎次增加而發生規律性的變化。初產奶牛在2 歲左右,以后隨年齡和胎次的增加,產奶量逐漸增加,待到6~9歲時,即第4~7胎時,產奶量可達一生中的最高峰。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奶牛群的年齡結構最好控制在1~2胎占牛群的40%,3~5胎占40%,6胎以上占20%。這樣有利于整個奶牛群產奶量的增加。體重大的個體其絕對產奶量比體重小的奶牛要高,中國荷斯坦奶牛的體重以550~650 kg為宜。奶牛在泌乳期中產乳量是呈規律性變化的,分娩頭幾天產乳量較低,約在第20~60天日產乳量達到最高峰,泌乳4個月后又開始下降,泌乳7個月后迅速下降??砂凑者@一規律安排生產。在我國奶牛最適宜的產犢季節是冬季和春季,因為母牛在分娩后的泌乳盛期,恰好是在青綠飼料豐富和氣溫適宜的時候,奶牛體內催乳素分泌旺盛,且無蚊蠅叮咬,有利于產奶量的提高和產奶高峰期的維持。所以科學的選擇配種時間,使奶牛避開在夏季產犢。干乳期一般為50~60 d。養殖者必須明白干乳期對于奶牛的意義。一是為了讓母?;謴腕w力,積累營養物質,為下一個泌乳期做好能量儲備;再是可以使體內的胎兒更好地生長發育;同時,對于乳腺細胞的修補和更換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養殖者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讓奶牛特別是高產奶牛透支,這樣會影響奶牛一生的總產奶量。
3環境因素
飼喂適當的精料、足夠的青粗料和清潔的飲水是提高奶牛產奶量的前提條件。對于奶牛特別是高產奶牛,一般精料最好用配合飼料。在飼料日糧中添加2%的動物油脂,7 g的胡蘿卜素制劑,可使每個泌乳期增加鮮奶產量350 kg。牛的飼料一般常采用干拌料飼喂,如將其改為粥料,可提高產奶量13%左右,粉狀精料加水適量,再加少許食鹽煮沸5~10 min成粥狀,再和青貯料攪拌后飼喂。為了提高奶牛的消化率,可在奶牛泌乳期間每天每頭加喂小蘇打100~150 g,可使產奶高峰期提高10 d,并延長產奶時間。當然,對于高產奶牛而言,青粗料的選擇和供應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青綠多汁飼料,如苜蓿、牧草、胡蘿卜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且水分含量高,這些都是高產奶牛所必需的。在奶牛飼養中,日糧中精飼料、粗飼料、青綠多汁飼料的比例以達到2∶3∶5較為適宜。在飼喂技術上要求先粗后精,少喂勤添,定時定量,充足飲水。牛舍應保持良好通風,做到牛舍干燥,冬暖夏涼。奶牛的適宜環境溫度一般為8~16 ℃,在此范圍內,奶牛代謝率和產熱量均處于最低水平。表現為:飼料消耗少,發病率低。因此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降溫防暑,可減少溫度對奶牛的應激帶來的產奶量下降。光照對于奶牛的生長發育和泌乳有很大影響,每天讓奶牛接受
摘要: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和奶質一直以來是廣大奶牛養殖者的迫切要求,影響奶牛產奶量的因素主要有遺傳因素、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三方面,從這三個方面就如何提高奶牛產量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奶牛;產奶量;遺傳因素;生理因素;環境因素
中圖分類號:S8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5-0063-01
1 遺傳因素
不同品種奶牛的產乳量有很大差別。一般來說,在我國,中國荷斯坦奶牛的生產性能高,體型大,適應性強。比較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飼養。 同品種,不同的個體之間產奶量的差別很大,所以在選擇個體時要認真觀察,選取乳房大,形狀好,四個乳區發育均勻,前伸后延不下垂,呈方圓形如浴盆狀最好,且乳頭分布均勻,乳頭長以5~10 cm為宜; 雙眼明亮有神,說明健康,溫馴;四肢端正,蹄殼圓亮方正,蹄叉清潔者為好; 黑白花片分明,有自然的光澤,皮膚柔軟,富有彈性。
2生理因素
奶牛的產奶量一般隨年齡和胎次增加而發生規律性的變化。初產奶牛在2 歲左右,以后隨年齡和胎次的增加,產奶量逐漸增加,待到6~9歲時,即第4~7胎時,產奶量可達一生中的最高峰。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奶牛群的年齡結構最好控制在1~2胎占牛群的40%,3~5胎占40%,6胎以上占20%。這樣有利于整個奶牛群產奶量的增加。體重大的個體其絕對產奶量比體重小的奶牛要高,中國荷斯坦奶牛的體重以550~650 kg為宜。奶牛在泌乳期中產乳量是呈規律性變化的,分娩頭幾天產乳量較低,約在第20~60天日產乳量達到最高峰,泌乳4個月后又開始下降,泌乳7個月后迅速下降。可按照這一規律安排生產。在我國奶牛最適宜的產犢季節是冬季和春季,因為母牛在分娩后的泌乳盛期,恰好是在青綠飼料豐富和氣溫適宜的時候,奶牛體內催乳素分泌旺盛,且無蚊蠅叮咬,有利于產奶量的提高和產奶高峰期的維持。所以科學的選擇配種時間,使奶牛避開在夏季產犢。干乳期一般為50~60 d。養殖者必須明白干乳期對于奶牛的意義。一是為了讓母?;謴腕w力,積累營養物質,為下一個泌乳期做好能量儲備;再是可以使體內的胎兒更好地生長發育;同時,對于乳腺細胞的修補和更換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養殖者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讓奶牛特別是高產奶牛透支,這樣會影響奶牛一生的總產奶量。
3環境因素
飼喂適當的精料、足夠的青粗料和清潔的飲水是提高奶牛產奶量的前提條件。對于奶牛特別是高產奶牛,一般精料最好用配合飼料。在飼料日糧中添加2%的動物油脂,7 g的胡蘿卜素制劑,可使每個泌乳期增加鮮奶產量350 kg。牛的飼料一般常采用干拌料飼喂,如將其改為粥料,可提高產奶量13%左右,粉狀精料加水適量,再加少許食鹽煮沸5~10 min成粥狀,再和青貯料攪拌后飼喂。為了提高奶牛的消化率,可在奶牛泌乳期間每天每頭加喂小蘇打100~150 g,可使產奶高峰期提高10 d,并延長產奶時間。當然,對于高產奶牛而言,青粗料的選擇和供應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青綠多汁飼料,如苜蓿、牧草、胡蘿卜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且水分含量高,這些都是高產奶牛所必需的。在奶牛飼養中,日糧中精飼料、粗飼料、青綠多汁飼料的比例以達到2∶3∶5較為適宜。在飼喂技術上要求先粗后精,少喂勤添,定時定量,充足飲水。牛舍應保持良好通風,做到牛舍干燥,冬暖夏涼。奶牛的適宜環境溫度一般為8~16 ℃,在此范圍內,奶牛代謝率和產熱量均處于最低水平。表現為:飼料消耗少,發病率低。因此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降溫防暑,可減少溫度對奶牛的應激帶來的產奶量下降。光照對于奶牛的生長發育和泌乳有很大影響,每天讓奶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