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壯海

先進的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走向強盛的硬支撐,是一個社會實現精神凝聚的主心骨。
習近平同志從不同角度展開的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論述中,包含著一系列我們應當深入學習思考的新論斷、新命題、新要求。
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必須發揮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核心內涵是價值觀,價值觀的重要基礎是文化。文化與價值觀的這一結構關聯,決定了價值觀的建設,任何時候都不能夠與文化的歷史傳統、建設發展割裂開來,必須與優秀傳統的承續結合起來,與新文化的開創結合起來,用好醅釀價值觀的文化資源。
在價值觀建設中發揮好文化的作用,我們需要理性面對自己文化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積淀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開掘利用好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當下的價值觀建設便可以獲得豐厚的精神滋養;承繼好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優秀價值觀,我們才能真正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命脈。習近平同志關于如何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的論述、關于如何“講清楚”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獨特創造等的論述,關于正確對待優秀傳統文化、“有揚棄地予以繼承”的論述等,為傳承優秀傳統、弘揚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價值觀建設中發揮好文化的作用,我們還需要著力推進文化的新發展、借重文化發展的新成果。習近平同志強調“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這里所講的“時代特征”,與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超越時空意義的活性因素的繼承有關系,更與我們新的文化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里的“中國特色、民族特性”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弘揚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樣也與中華民族在當代的文化新創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價值體系和價值觀的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三位一體,成就于中華民族在弘揚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開創文化新輝煌的生動實踐中。這就要求我們,在文化發展和價值觀培育問題上,“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承揚優秀傳統、開創文化新篇,并實現兩者的有機銜續與結合,是發揮好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價值觀培育中重要作用的根本要求。
把弘揚核心價值觀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緊密地結合起來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總體目標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內在要求。習總書記反復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深刻理解這一新的論斷,我們需要認識到:
其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內在靈魂,是我們清晰認識和把握“如何治理”這一治理中基本問題時最深層的價值依循,也是我們準確定義“什么是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定向“如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時應當持緊的價值尺度。
其二,如同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社會領域、生態領域需要良好的治理一樣,一個社會的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道德人心領域也需要良好的治理,也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其三,能否運用好價值體系、價值觀的力量開展治理,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暗乐哉R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將價值體系和價值觀的力量與國家治理的其他力量共同使用,國家治理才能達于善境。
其四,深層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極為重要的依憑。國家治理體系本身便是一種強大的價值觀展示體系、價值觀教育力量?!澳芤远Y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如果禮讓不能應用到現實的國家治理之中,徒講禮讓又有什么意義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深深融入國家治理體系之中,成為其內在的躍動的靈魂,才能在引領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同時,獲得有力的制度體系的支撐。
要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以空氣的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喻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生動傳神地展現了核心價值觀對于個體、民族、國家所具有的生命線意義,也形象貼切地提出了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所要達到的狀態、境界、成效。圍繞讓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真正發揮作用,習近平同志以極為豐富深刻的論述,闡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踐履實行應當遵循的方法論要求,其中一個重要的要求即落細、落小、落實。
“細”的要義在于精細、細節。落細,即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要有精細的設計,講求藝術、富有創意、細分對象、細講道理、潤物細無聲,避免一般性的號召、水過地皮濕。
“小”的要義在于淺近、具體。落小,即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要善于從小處著眼、微觀著手,引過人們小中見大、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認識、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善成德”、“積禮義而為君子”。
“實”的要義在于真切、實在。落實,即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要接地氣,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貫穿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有實實在在的抓手,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作者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文化強國的關鍵要素及其建設研究——以當代中國為中心》(課題編號13ZD036)首席專家、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教授)
責編/周素麗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