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賢秋
摘 要 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我國林業產業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公益林建設面積的不斷增加,促進了環境保護效益的提升,也為林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浙江省三門縣在公益林的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有效促進了該縣公益林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就主要針對生態公益林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生態公益林;建設;可持續發展;浙江省三門縣
中圖分類號:X1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生態公益林建設是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所進行的公益性森林項目,其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生態公益林的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不斷推進生態公益林建設的進程,保護林農的利益,促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浙江省三門縣生態公益林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三門縣全縣林業用地面積近66 666 hm2,森林面積60 733 hm2,森林覆蓋率56.63%,活立木總蓄積180萬m3,全縣有高效商品林基地10 000 hm2,林業行業社會總產值達21億元。可見,三門縣生態公益林建設已經初見成效。然而,在三門縣生態公益林建設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生態公益林建設的進程,主要表現如下。
1.1 生態公益林建設的布局存在不合格之處
三門縣的生態公益林建設的布局與規劃缺乏全局的角度,由于對生態公益林的生態效益的認識不足,在公益林建設時過多的關注林業經濟效益,因此在公益林的區域劃分時存在著一些不合理之處,沒能從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角度進行科學劃分;一些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地區,如國道、鄉鎮周圍飲用水源保護區等地區的公益林分布較少,甚至有的區域尚未被劃分到公益林的區域內,這對于公益林生態效益的發揮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2 林分質量不高
三門縣當前現有的公益林中,材林、經濟林占據的比例較大,而以生態效益發揮為主要功能的防護林比重卻較小。同時,在公益林結構中,人工培植的林木比重較大,天然林的比重較小,且針葉林比較多,闊葉林比較少,混交復合層林木分布較少,這種不科學的森林結構使得林分質量受到影響,同時,也對公益林的功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3 公益林補償機制不健全
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三門縣在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的建設方面不斷采取策略,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健全制度,這對于林農的積極性和公益林生態效益的發揮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于補償機制不健全,無法激發公益林的管護主體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因此在公益林的保護工作方面存在漏洞,亂砍濫伐的現象依舊存在,這對公益林的管護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壓力。同時,公益林的補償金由財政統一撥款,由于財政能力有限,所以,補償款的額度也相對較低,對于林農的利益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影響了公益林的建設成果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2 三門縣生態公益林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2.1 對生態公益林進行科學的規劃
為了促進生態公益林的持續發展,首先就需要對其分區進行科學規劃,遵循因地制宜、統一規劃的原則,從三門縣的地理情況和環境特征出發,根據不同區域的功能需求,進行科學的劃分。根據特殊的地形地貌,對公益林進行功能劃分。與此同時,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實現地區經濟發展與生態公益平衡發展,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堅持分步發展、穩步的提高與公益林的適應性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公益林的科學建設。
2.2 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公益林的布局
公益林的布局應當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一方面在數量上要保證其分布的普遍性。公益林的面積要達到森林覆蓋面積的40%左右,才能保證其生態效益的發揮,所以,三門縣的公益林布局方面,要適當集中和分散,形成科學的布局網絡,應當集中在江河源頭以及河流沿岸地區,同時,也要注重在土地沙化嚴重和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進行布局。另一方面要從經濟發展水平方面考慮,實現公益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均衡。在促進林區合理布局的基礎上,促進林木的合理布局和林分質量的提高。
2.3 加強公益林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設
為了保證公益林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充分發揮,要促進其補償機制的建設與完善,根據“誰投入、誰受益”的原則,根據國家相應的政策要求,促進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的建設。根據政府部門的職能需求,將生態公益林的補償款按照一定的比例為公益林的建設提供更多發展基金,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發放給林農,組織更多的林農參與到公益林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中。另外,政府可以通過氣筒貸款等方式,為林農提供貸款支持,將更多資金應用到公益林建設中。在生態公益林的補償機制方面,可以通過社會補償和自我補償的方式來實現。
3 結語
生態公益林的建設是林業經濟發展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在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森林資源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意義。生態公益林建設能夠有效促進森林資源數量和質量的提升,有利于促進森林結構的改善,從而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發展。在實際的工作中,要從三門縣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有效的舉措,促進公益林建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云霞,馬志杰,謝貞貞,張東平.剖析生態公益林建設現狀完善生態公益林建設體系[J].科技信息,2011(36):78-79.
[2] 沈玲玲.我國生態公益林可持續經營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林業經濟管理,2011.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