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節最初由媒體人瘦馬提出,意在減緩男人的壓力。口號一出,可謂四方聲援,八方點贊,但也有不少人不屑于男人節,認為“承擔責任、抵抗壓力本來就是男人該有的行為,設立男人節完全沒必要”。看來,在要不要男人節的問題上,大家的意見還遠未統一。
正方:需要男人節
1、責任大、壓力大:自古以來,男人就活得不輕松,外有國家要效忠,內有老小要養活。現代社會,雖然男女各有責任,但關鍵時候男人還是要負責的那個!房價再高,要甘做房奴,不然老婆無處尋;工作再累,懸梁刺股也要去完成,孩子們時時追著你要奶粉錢呢!當然,男人還得是個全能的多面手,于外,修燈泡、通馬桶、打馬賊,分分鐘搞定;于內,重要時刻下得了決定,經得起考驗,避免淪為“無用”之輩。總之,男人啊,壓力大責任也大,給個節日發泄下,合情合理。
2、感受被忽略:說起被忽略,可是說得許多男人一把鼻涕一把淚。工作上本來就累死累活,卻遇到女魔頭上司,呼來喝去完全把你當機器用;回家求關愛?算了吧,沒讓你捶背、洗腳就算好的了。沒財權,沒話語權,就連自由身也沒有,現代好男人的標志之一是什么?在家要夠賤!還有那些所謂的節日,女生節、婦女節和各種重要日子,哪個不是男人大放血的日子?“夫”倒過來是“?”,“丈夫”反過來就是“付賬”,這些都認了,但這些過后,能否換來你們的一句“辛苦了”呢?難!
3、男人天性的無奈:“男人哭吧不是罪”,感謝華仔一語唱出男人心,但這就是命呀!俗話說,男人有淚不輕彈,無論什么時代,這都是男人們信奉的至尊準則。男人是什么?陽剛、堅韌的代名詞,哭哭啼啼像什么,何以安身立命、保家衛國?不僅被他人笑話,就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男人也想放聲大哭一場,做最真實的自己,但“流血不流淚”是男人的天性,壓力再大也不能輕易說。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個節日讓男人釋放天性,絕對贊成!
反方:不需要男人節
1、承擔責任理所應當:那些服軟的男人們注意了,別忘了“男”字的寫法!上田下力,下得了田地,扛得起壓力,這才叫真正的男人!什么壓力大,責任重,你以為古代的男人都是輕輕松松過來的嗎?天災人禍,比現在慘多了!養家糊口,江山社稷,一直都是男人的責任。再說了,當今社會男女責任半半分,雖然有時候男人責任多點,但別忘了以前簽的可是全責!男人們,別到處找借口為自己喊冤,你們只是溫室里待久了忘了自己原來的樣子。
2、節日之名,意在消費:這年頭,節日從年頭過到年尾,不說常規的節日,連光棍節就有好幾個,而眾所周知11.11已經成為了商家收斂錢財的購物狂歡節,如今又冒出個男人節,無非也是商家借助男人“有苦難言”的軟肋為賺錢做的幌子,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錢包也!男人們,你們被宰得還不夠嗎?今天是男人節,過兩天就是爸爸節,只要他們想,每天都是你們的節日,商家數錢樂呵呵,而你呢?自己挖坑自己跳,那時的酸苦更無人說!
3、男人的節日夠多了:真不明白為什么有這樣一個節日。首先,即使現在的男人真的淪落到必須引起社會關愛的地步,那也已經有父親節、光棍節等節日,再有男人節豈不是多此一舉?節日只是個形式,并非越多越好,關鍵在行動。再者,一般節日都是給弱勢群體設立的,如婦女節、兒童節,男人從來都不弱,為什么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要我說,除了婦女節和兒童節,每天都是男人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