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海楓 (青海省交通醫院心內科,青海 西寧 810001)
·臨床與轉化醫學·
心肌缺血預適應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
哈海楓 (青海省交通醫院心內科,青海 西寧 810001)
目的:探討心肌缺血預適應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方法:對我院 2012-01/2013-12期間收治的 54例 AMI患者進行分組治療,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7例.對兩組患者的梗死范圍大小、并發癥情況和心肌酶譜峰值進行評價.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脫氫酶(LDH)和谷草轉氨酶(AST)都低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而觀察組除心絞痛之外,其心率失常、梗死后心絞痛、心衰、心源性疾病和再梗等并發癥及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但所有癥狀的發生率及病死率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心肌缺血預適應對評估 AMI患者的病情、預后和用藥等具有臨床意義.
心肌缺血預適應;急性心肌梗死;對比
心肌缺血預適應(IP)是指人體出現暫時的心肌缺血后,而心肌對其長期缺血產生的適應現象[1-2].臨床上,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出現多次不穩定的心絞痛,被認為是一種自然產生的缺血預適應,對人體心臟能夠起到保護作用.本文通過對收治的 54例AMI患者 IP的觀察,分析其臨床效果.
1.1 資料 從我院2012-01/2013-12期間在心內科抽取54例 AMI患者,將其在 AMI前是否出現心絞痛史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 27例.觀察組患者均在AMI前具有心絞痛發作史,其男女比例分布為 18∶9,年齡35~85(平均62.3±12.3)歲;對照組均無心絞痛發作史及心肌缺血 ECG證據,其中男21例,女 6例.年齡32~71(平均61.9±11.8)歲.兩組患者都經過WHO診斷標準納入,其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時均安排住入 CCU病房,均以常規藥物進行冠狀動脈的擴張、對脂代謝穩定斑塊進行調節、抗凝等治療,如無禁忌證采用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而對于具有適應證、無禁忌證和病人同意可進行靜脈溶栓,藥物為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阿替普酶 rt-PA,本次研究共19例患者接受溶栓質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梗死范圍大小、并發癥情況和心肌酶譜峰值.
1.4 統計學處理 觀察數據采用 t檢驗和χ2檢驗,同時使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心肌酶譜峰值 患者治療后進行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肌酸磷酸激酶 (CPK)、乳酸脫氫酶(LDH)和谷草轉氨酶(AST)分別為(1550±506,2065±500)、(552±170,685±188)和(261±91、412±93)U/L,經過 t檢驗后,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2.2 心臟情況分析 觀察組除心絞痛之外,其心率失常、梗死后心絞痛、心衰、心源性疾病和再梗等并發癥及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所有癥狀的發生率及病死率具有顯著差異(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主要并發癥及病死率分析 [n=27,n(%)]
多次短暫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增強心肌對長時間持續缺血和再灌注損傷的耐受能力現象稱為缺血預適應,是人體組織細胞中的一種抗損傷能力.臨床研究表明,患者在心肌梗死前會發生多次不穩定的心絞痛現象,而這可使人體缺血心肌處于預適應狀態.AMI是中老年人患者出現的一種常見急危重癥,而IP因其可限制梗死面積的擴張從而對 AMI患者產生了保護[3].但是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梗死后心絞痛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可能是對照組的發病年齡偏高,多數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癥狀,且與閉塞性血栓自溶后形成不穩定的閉塞性血栓及側支循環銳減而使冠脈供血間歇變少,從而導致梗死后心絞痛.
人類心肌缺血預適應對心肌的保護機制尚待研究,通常認為與下列因素相關:①腺苷受體激活:人體在心肌缺血時會產生一定腺苷,并通過對心肌細胞膜上腺苷受體進行激活,造成環腺苷酸的增加,從而引起冠脈舒張;②ATP敏感性 K通道激活:心肌缺血會導致K通道的開放,且會縮短動作電位的時程,減少并延緩人體能量代謝和細胞死亡;③蛋白激酶C (PKC)增加:PKC是人體細胞調控的重要因子,控制著細胞的眾多活動.多次反復的心肌缺血能夠使患者再次出現缺血而降低危害,使心肌梗死的范圍縮短,并能夠減少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心衰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和住院病死率.
綜上所述,心肌缺血預適應現象可有助于通過預處理的新方式促使人體心肌細胞產生內在保護作用,對評估AMI患者的病情、預后和用藥等具有臨床意義.
[1]武玉潔,方蓮花,杜冠華.心肌缺血預適應和后適應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J].藥學學報,2013,48(7):965-970.
[2]洪小劍,寇俊杰,傅世英,等.不同時期無創肢體缺血預適應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護作用[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2,31 (1):76-78.
[3]劉學輝,洪素潔.31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4,22(1):43,48.
2095-6894(2014)05-075-02
R542.2
A
2014-08-12;接受日期:2014-08-30
哈海楓.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西藥藥理.Tel:0971-8081535 E-mail:yongc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