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軍軍,王 群,倪玲美,戴新娥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杭州 310003)
消毒供應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承擔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和供應的部門,屬醫院感染管理重點部門[1],具有工作量大、器材設備繁多、無菌要求高等特點。2012年之前,本院CSSD在醫療器械的回收登記、清洗、包裝、滅菌、發放及下收下送等環節采用手寫單記錄,存在字跡潦草,物品名稱、數量易發生筆誤等問題;另外回收、包裝核對、發放都使用去污區登記的清單,容易對檢查包裝區、無菌物品存放區域造成污染;各項監測結果登記、費用結算、科室人員工作量的統計等均采用手工登記方式,導致監測資料保存困難,人工作業時間多,工作效率低等問題。因此,應用計算機追溯管理系統來更新管理模式是適應現代化醫院管理的必由之路[2],也符合衛生部關于CSSD行業標準的要求。2012年3月起,本中心應用自行設計研發的CSSD質量追溯系統對物品下收下送、清洗、打包、滅菌、儲存、發放、使用環節及二級庫房、人員等進行管理,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硬件的配置 在CSSD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配置電腦5臺,Motorola MC55 PDA 12只,條形碼打印機4臺;在臨床各科室和手術室安裝了醫院無線網絡;設備庫房、總務庫房建立硬件設備對接口。
1.2 系統開發方案 追溯系統由質量管理和系統管理2個子系統組成。在醫院無線局域網絡的支持下,移動PDA端可以方便完成無菌物品、高水平消毒物品等所有再生器械、物品的日常業務流程,提供數據最實時、最準確。在電腦PC端實現臨床科室業務、一次性物品發放、統計查詢、基礎性數據管理,與總務庫房、設備庫房等聯接,實現數據的整合,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2.1 復用物品包處理流程
2.1.1 回收清點 臨床治療包、手術器械包、外來手術器械、高水平消毒物品的回收清點,使用包條形碼自動回收和物品編碼回收兩種方法。臨床科室使用物品包后將條形碼保留及物品一起回收至CSSD,CSSD去污區護士通過PDA掃描包條形碼自動完成物品回收清點;若臨床科室使用物品包后將條形碼丟失,回收的物品只能通過PDA掃描預先準備的物品編碼完成回收清點記錄。
2.1.2 清洗及結果登記 使用PDA記錄物品的清洗時間、清洗人員、清洗機的參數、清洗的物品及清洗結果登記。若物品在清洗過程中機器發生故障,清洗物品需要從故障機里轉換至另一臺清洗機,可在PDA上使用切換功能,將故障機轉換至另一臺清洗機保存記錄,清洗程序重新開始;清洗物品特別多,清洗機不夠時,可先用PDA將待洗物品登記在虛擬設定的預備機上,等有清洗機時可在PDA上切換操作記錄,清洗正式開始,不影響工作。
2.1.3 打包復核 保留物品的清洗信息,并附加打包人、復核人、滅菌類型、有效期信息后通過條碼打印機生成包的條形碼,貼于對應的物品包上。
2.1.4 滅菌和結果登記 使用PDA掃描每臺滅菌設備上唯一條形碼和進入該滅菌設備的待滅菌物品上的條形碼,以及該鍋的監測包上條碼相關聯后方可滅菌,如果掃描發現沒有記錄打包過程則不能進入滅菌,并PDA提示報警。滅菌結果登記在PDA上登錄完成,且有相應的時間限定(每個滅菌程序所需時間在軟件系統中做相應設定,限制滅菌人員登記的隨意性)。按衛生部標準要求,滅菌植入型外來手術器械包應每批次進行生物監測,所以系統設定滅菌外來手術器械包必須放置生物監測包,PDA掃描監測包上條碼后方可開始滅菌操作,若滅菌員疏忽忘記放置生物監測,操作PDA上開始按鈕,PDA上會提示該鍋有植入型外來手術器械包必須放置生物監測包,這樣保證外來器械包的滅菌質量。當消毒員在生物監測培養結束時發現物品滅菌質量不合格,可及時通過滅菌設備號和時間在電腦PC端查詢到同臺設備滅菌的物品包所有條碼,根據條碼發放記錄召回同批次處理的其他物品。
2.1.5 包上架和儲存 對滅菌結果合格的物品,通過移動PDA掃描對應物品的存架號和相關聯的已滅菌物品的條形碼,逐一上追溯系統中虛擬貨架,同時追溯系統中設置換架功能為上錯架做準備。在電腦PC端,無菌庫存系統中對儲存過程中過期物品包效期通過電腦自動預警機制提醒,確保無菌物品的質量安全。
2.1.6 物品發放和使用 操作者在PDA界面登錄,記錄所發物品名稱、數量、發放時間、發放人員、接收人員以及該物品包使用患者的信息,用PDA掃描物品和該患者腕帶條碼,使物品包信息和患者信息相關聯。
2.2 管理
2.2.1 庫存管理 一次性無菌物品庫存清點、臨床科室的基數包庫存清點、無菌室內的基數包清點,總務班護士在電腦PC端可選擇時間段對物品包數量進行清點等,自動記錄庫存盤點的時間和責任人;追溯系統PC端可對滅菌包到期時間提前2 d進行提醒;每天總務班護士掌握賬物相符情況,若有出入及時核對科室申領單據和登帳單據,每月底可以按財務科的需要通過電腦PC端生成相應報表和網上報損物品。
2.2.2 統計查詢過程 追溯系統有回收匯總查詢、清洗匯總查詢、打包復核查詢、滅菌查詢、發放匯總查詢、質量追溯查詢、科室領用匯總查詢、入庫匯總查詢、出庫匯總查詢等功能。
2.2.3 工作量統計過程 追溯系統設置科室人員的基本信息、崗位名稱、工作種類等可查詢物品供應流程各個環節操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包括檢查無菌物品的種類、名稱、時間、合格情況等信息。系統提供工作時間段作為查詢條件,指導成本核算,績效考核和人力資源調配。
3.1 評價方法 統計2010年9月至2013月8月期間物品包的過期率、科室的下收下送出錯率、科室人員手工作業時間,并評估此期間的臨床科室的滿意度。物品包的過期率指統計期間無菌物品包在臨床科室的過期數量和供應中心內部過期數量的總和占統計期間CSSD的無菌物品包總數的比例。下收下送出錯率指科室人員實際下收下送的數量與臨床科室申領數量之間的偏差數量占統計期間所有下收下送物品總件數的比例。科室人員手工作業時間是指手工結算工作量和收費所花費的時間以及每個無菌包外標簽信息采用手工書寫所花費的時間。臨床科室的滿意度通過對臨床科室發放滿意度問卷調查表來統計滿意度,每季度對70個臨床科室發放問卷調查,每個科室1份,應用追溯系統前后各發放問卷調查6次,共420份問卷調查,回收率100%,對5個關鍵問題(指對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滿意度,對無菌物品及時供應的滿意度,對供應中心與臨床科室溝通的滿意度,對供應中心回收、下送的滿意度,對無菌物品質量的滿意度)進行調查,每個關鍵問題設A滿意、B一般、C較差,三個選項。選擇A統計為滿意,選擇B和C統計為不滿意。
3.2 結果
3.2.1 應用追溯系統前后物品包的過期率比較 見表1。

表1 應用追溯系統前后物品包的過期率比較
3.2.2 應用追溯系統前后下收下送出錯率比較 見表2。

表2 應用追溯系統前后下收下送出錯率比較
3.2.3 應用追溯系統前后臨床科室的滿意度比較 見表3。

表3 應用追溯系統前后臨床科室滿意度比較
3.2.4 應用追溯系統前后科室人員手工作業時間的比較 以往每天需1名護士手工結算工作量和收費,每個無菌包外標簽信息用手工書寫,每張需花費30 s,以應用追溯系統前每月16 370包為例,每月需要136.42 h;使用追溯系統后只需要在每個物品包發放時掃條形碼,就可以自動收費,工作量的統計只需在月底花30 min,無菌包外標簽使用電腦系統統一打印后,每張只需1 s,仍以每月16 370包為例,每月需要4.55 h。
4.1 CSSD追溯系統能降低物品包的過期率 CSSD未應用追溯系統前,臨床科室與CSSD護士需每天1次對所有儲存的無菌物品包逐一翻動檢查物品包過期等情況的追溯,易造成無菌包包裝松散、落地污染等情況,同時由于手工工作繁瑣,導致部分護士不能規范追溯無菌包,出現未及時檢查、使用時未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等,導致過期物品多。針對上述原因,工作組在CSSD追溯系統建立預警功能,系統PC端可對滅菌包到期時間提前2 d進行提醒;同時,CSSD工作人員從系統中了解到各臨床科室所需消毒滅菌物品包的情況,掌握各臨床科室備用物品的基本數量,到期物品包的名稱、數量等全部信息, CSSD人員下收物品時可以主動提醒臨床及時使用或帶回處理,減少臨床科室物品的過期率;病區護士查無菌包時,只需在信息系統中查詢,即可知道無菌包的狀態,如有過期包,信息系統查詢顯示是紅色數據,一目了然,杜絕了給患者使用過期無菌物品的差錯。CSSD管理人員根據系統提供信息,對于經常出現過期包的科室,進行統一調整,減少病區基數,必要時改進包裝材料延長有效期,使臨床科室過期包數量減少,從而有效降低了物品包過期率,保障了醫療安全。表1顯示,使用追溯系統前物品包的過期率為1.96%、使用后為0.68%,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2 CSSD追溯系統能降低下收下送的出錯率 CSSD未應用追溯系統前,下收下送物品清單、無菌物品包外化學指示標簽等信息均采用手工書寫,易造成抄寫錯誤、漏寫、字跡不清等情況,導致科室人員下收下送出錯率高。針對上述情況,CSSD改進應用計算機追溯系統后,回收、下送物品清單采用PDA輸入后電腦打印;無菌物品包外標簽采用統一的二維條形碼,字跡清晰,避免了上述書寫錯誤、模糊的現象,從而有效降低了科室人員下收下送的出錯率。表2顯示,使用追溯系統前科室人員的下收下送出錯率為0.12%、使用后為0.03%,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3 CSSD追溯系統能提高科室滿意度 CSSD未應用追溯系統前,許多工作環節采用手工記錄,字跡模糊,責任難以鑒定,影響臨床科室對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滿意度和無菌物品質量的滿意度。CSSD使用追溯系統后,減少了靠手工操作的事務性工作,控制了靠手工操作的差錯率,確保醫療物品從清洗、消毒、打包復核、滅菌、儲存、發放、使用到回收全過程數據永久保存,能追溯到時間、人員、地點、數量、價格乃至于管理者在各個層次需要的信息都能采集到。病區護士查無菌包時,只需在信息系統中查詢,即可知道無菌包的狀態,方便臨床;CSSD追溯系統建立預警功能,系統PC端可對滅菌包到期時間提前2 d進行提醒,同時CSSD工作人員從系統中了解到各臨床科室所需消毒滅菌物品包的情況,做到主動為臨床服務;追溯系統操作程序提示功能,強制性工作流程杜絕人為不規范操作引發的物品包質量問題。對于使用者通過患者使用包的條碼,可以查詢到相關的具體信息,便于責任鑒定和管理鑒定,也有效解決各科室間糾紛,從而有效提高了臨床科室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滿意率。表3顯示,使用追溯系統前后臨床科室的滿意率5個關鍵問題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4.4 CSSD追溯系統降低了科室人員手工作業時間 CSSD未應用追溯系統前,每天通常需1名護士手工結算工作量和收費,每個無菌包外標簽信息由包裝人員手工書寫,所花費的手工作業時間長,人力成本高。針對上述原因,CSSD追溯系統設計了工作量統計表,物品發放掃描條形碼時捆綁式自動收費,條形碼自動打印系統等方案,可以將工作人員從繁瑣的手工結算中解放出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做到統計數據準確,節約人力成本,成本核算方法簡便、準確,過期物品自動提醒,減少差錯發生[3-4]。
4.5 CSSD追溯系統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CSSD追溯系統在2年多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臨床科室醫生在使用物品包時沒有用PDA掃描物品和該患者腕帶條碼,無法使物品包信息和患者信息相關聯起到追溯的作用;物品包使用后條形碼丟失不能與物品一起回收至CSSD等需要臨床科室使用者的配合。因此,CSSD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實現不僅需要CSSD工作人員的規范使用,還需要得到臨床科室護士和醫生的大力配合,才可以真正實現舉證倒置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丑利花,姚紹綱,陳炳興.CSSD質量控制追溯系統軟件設計與應用效果[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12):1121-1122.
[2] 李鑫春,王春艷,秦紅梅.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在CSSD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43-144.
[3] 曾美風,曾宏,劉承軍,等.消毒供應中心質量追溯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1,31(5):35-36.
[4] 林彩濱,莊素萍,陳瑞璇.信息化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0,17(4):1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