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男+修瑞普+李鴻軒
摘要文章主要從技術與管理兩個層面,探討了提高10 kV線路供電的可靠性的措施,首先分析了影響10 kV線路供電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在此基礎上,從線路結構、設備及自動化水平、檢修三個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議,以期提高供電線網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關鍵詞10 kV配電,供電,可靠性,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2-0157-02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10 kV配電一直作為中壓配電網絡系統的主要電壓等級,承擔了高壓輸電與終端用戶之間連接的重任,具有安全、可靠、優質、經濟的特點,隨著電網科技的不斷升級革新,我國的電力系統的輸電與分配電能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提高10 kV線路供電可靠性,不僅可以延緩電網、供電線路和設備的使用壽命,還能夠有效降低整個電網運行的故障率,也是滿足供電企業走向現代化生產管理的重要保證。
1影響10 kV線路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通過總結10 kV線路供電出現不穩定的原因發現:線路結構不科學、設備落后且自動化程度不高、檢修管理方面的不足最為明顯,具體表現為:
1.1 10 kV線路結構的一致性不好
由于10 kV供電網絡接線復雜多變,線路結構一致性不好是降低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原因,比如一些供電線路連接用戶的數目很少,造成了供電資源的不必要浪費,而另外一些供電線路則連接了數量眾多的變電設備,相互之間的相互耦合影響降低了輸供電質量,并且一旦線路供電出現故障,則會導致整個線路上用戶停電。盡管目前對于線路結構的設計越規范,但依然應該重視現實情況的存在,通過認真分析10 kV供電線路結構特點,尋找到最佳的設計保護方案,以此來大大提高供電可靠性。
1.2 10 kV線路供電設備落后,自動化程度不高
從硬件設施方面來看,供電設備的先進性與否將直接關系到線路供電的可靠性高低,歐美、日本等國家的供電可靠性程度已經與我國形成了鮮明對比,究其造成如此巨大差距的原因,這些先進的國家都在電力過程自動化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我國大部分10 kV線路供電設備與技術都比較落后,受體制、運營模式等客觀因素的限制,電網設備的折舊年限統一,已經很難滿足不同地域的供電多樣化需求。比如高壓斷路開關這種最常見的供電線路保護裝置,很多地區的10 kV線路供電中依然以油斷路器為主,雖然能實現在發生故障時快速切斷電流的作用,但缺乏對供電線路進行自動控制的能力。
1.3 線路運行、檢修方面的管理有待加強
10 kV線路供電在運行、檢修方面存在管理漏洞,是造成供電可靠性不高的不可忽視的因素。供電線路檢修的目的在于,通過巡視、檢測等環節避免事故的發生,有效提高10 kV線路可靠供電的能力。在我國一般實行的是定期檢修制度,根據國家出臺的相關規則來看,電力線路檢修周期從1年到3年不等,如果在10 kV供電運行過程中對一些關鍵部位過期不檢修,勢必會造成保護拒動、誤動,開關爆炸,設備燒毀等嚴重后果,由此可見,在檢修成本過高、效率低下已經成為不爭事實的情況下,對于線路繁多且分布廣泛、專業檢修人員稀少、對檢修缺乏合理規劃等現狀問題要加以重視,才能穩保電網安全運行。
2提高10 kV線路供電可靠性的具體措施
電力資源是支持現代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能源,提高10 kV線路供電可靠性任重道遠,由于我國用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完成10 kV配電網絡的改造工作以來,人們都在積極探索改善10 kV線路供電可靠性的方法,具體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2.1 優化10 kV供電線路結構的設計工作
為了應對經濟的發展以及冬夏兩季用電高峰期等現實情況,以更加穩定可靠的線路結構設計來緩解用戶電荷的不斷攀升,這不僅會降低10 kV線路供電過程中所背負的沉重負擔,也能有效的克服10 kV供電網絡設計方面的不足,特別是由接線方式、線路長度等細節為10 kV電網運行所帶來的重重阻礙。通過積極吸收國外優秀的供電線路結構的設計思路,將站點優化作為網架結構的設計重點,摒棄傳統的單電源供電結構,采用環網接線模式以增加供電網絡的可擴展性,這樣就能夠在增加供電線路長度和降低線損失的同時,確保我國在中高壓供電可靠性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2.2 加強10 kV供電自動化進程
10 kV線路供電可靠性要想達到99.999%的目標,除了要考慮設備的安全性、經濟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將電力自動化引入10 kV供電概念當中去,以增加電氣設備的科技含量作為電力企業的發動力,不斷提高供電自動化水平。首先,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實現對10 kV線路供電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立體管控,能夠優化供10 kV線路供電的工作流程,為供電可靠性營造了一個快速、高效和精細化管理的運行環境;其次,要加快供電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全面實現電力設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比如以更為安全方便的真空開關代替油路開關,可以避免因開關操作次數和熔絲老化所等帶來的問題。
2.3 提高10 kV供電線路的檢修質量
改善10 kV供電線路的檢修質量,是及時發現并糾正線路隱患的一項重要措施。一方面,對于10 kV供電易發故障路段要重點巡查,大至電桿的歪斜、基礎下沉情況,小至連接線夾的發熱、變色情況,檢修人員要及時對線路缺陷歸類上報,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以確保線路檢修治理質量以及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另外一方面,狀態檢修的大范圍推廣和使用,也為提高10 kV供電的可靠性帶來了新的機會,狀態檢修發揮了供電線路監視與診斷的優勢,既可以判斷供電設備的異常狀況,又對供電線路故障情況進行仿真實驗,成為我國電力系統大力推崇的先進檢修管理方式之一,大大彌補了線路定期檢修為供電可靠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3結束語
總之,提高10 kV線路供電的可靠性,成為事關用戶用電質量和電力企業運行安全的頭等大事,從技術與管理兩個角度完善10 kV線路供電運行,減少因為線路故障而導致的停電時間與范圍,才是切實可行的提高10 kV線路供電的可靠性的真正措施。
參考文獻
[1]王洪豪.提高10 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研究[J].機電信息,2013(09).
[2]溫志華.淺析提高10 kV配電線路供電可靠性的對策[J].電子世界,2013(09).
[3]趙鵬洲.如何(優化配電網絡)提高配網10 kV線路的供電可靠性[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27).
[4]潘淵生.提高10 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J].廣東科技,2010(02).
作者簡介
李卓男(1992-),男,山東東營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修瑞普(1992-),男,山東海陽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李鴻軒(1993-),男,山東青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