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姣

近日,記者從農業部辦公廳獲悉,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農業市場信息系統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全面加強農業市場信息系統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和制度建設,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決定舉辦2014年全國農業市場信息系統業務知識培訓,培訓規模1000人,涉及全國省、市、縣三級農業部門市場信息業務工作人員。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親臨2014年4月第一期培訓班,并作題為“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主題報告。報告深入細致解析了如何認識現代農業的特征和發展規律、研判我國現代農業建設面臨的形勢、把握現代農業的目標任務、改革完善現代農業發展的體系制度等關乎現代農業建設的全局性、根本性問題。此外,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兩位司領導圍繞當前市場化與信息化發展形勢和熱點問題分別作了專題報告,各處處長全面介紹業務發展情況,多名專家學者、地方和企業代表圍繞電子商務、監測預警、農產品期貨等主題進行專題講座和現場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收到良好效果。
在第一期培訓班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第2期培訓班于6月4日全面啟動。張合成司長在開班式上,闡述此次培訓的目標,即各級市場信息工作人員要通過此次培訓形成三個概念:一是學市場分析之法。通過分析農產品供求情況、價格高低、農民盈利與否等,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經營決策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讓農民知道“春天種什么對、秋天賣什么貴、買什么生產資料最實惠”;二是尋求解決賣難之路。思考實現農產品“存得住、運得出、賣得掉、賺得到”的一整套思路和方法;三是悟農業信息化之道。深入理解農業信息化是什么,當前最急迫的問題有哪些以及如何加快推進。他在題為“加快農業市場化改革全面推進農業信息化”的主題報告中,著重從農產品市場形勢、市場化改革、創新農產品流通體系、農業信息化等4個方面,深入剖析了現代農業市場化與信息化改革的核心內容和發展方向,邊講解邊與學員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熱烈,學員學習熱情高漲。
為實現以培訓促工作的目標,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全司“總動員”,各處處長輪流走上講臺,針對授課對象就多個相關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課堂教學,晚上繼續與學員分組進行深度互動研討,聽取各地學員的意見和建議。據了解,本期培訓還安排了多位知名專家、企業家進行現場授課,設置了農業信息監測預警演示方面的現場教學活動。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50余名農業信息業務人員參加了本期培訓。通過緊張的培訓和交流研討,學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內容豐富、貼近實際,案例生動鮮活、業務精深細透,對農業市場信息工作有了更全面的理解,為今后干好本職工作奠定了基礎。
此次培訓開市場信息業務培訓之先河,務實之處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覆蓋面廣。此次培訓對象包括全國省、市、縣三級千余名農業部門市場信息業務工作人員,重點為省級農業部門市場信息工作人員,各級農業信息化工作管理人員,農業監測統計(物價、成本調查)基點市、縣業務員及農村經紀人。二是形式多樣。此次培訓共8期4萬學時,采取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和研討交流等方式進行。其中,第1-5期培訓,學員在北京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進行集中學習,第6-8期將赴福建省南安市、江蘇省宜興市和遼寧省東港市進行現場學習。三是聚焦準確。此次培訓圍繞農業市場化與信息化工作展開,主要包括農業市場信息政策法規,農產品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規劃,農業信息采集基礎理論及業務要求,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理論和市場分析案例,農業信息化理論和農業信息服務實踐等多方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