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一般論述類文本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同步突擊
1.C(“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在重陽佳節登高祭祀”錯誤,依據原文,春秋戰國時期的登高祭祀活動不一定是在九月初九重陽節那天。)2.C(山峰“能夠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誠地登上它,就能超越蕓蕓眾生”只是原始先民的信仰,并非事實。)
《誰是“漢字英雄”——挑戰“漢字英雄”初賽試題》
1.宥 黠 賃 嚏 纂 靨 凇 赧 羸 訛 廝 肄 馥 劾 雋 贗 孱 戕 锏 唾 蛇 罄 紓 挈 覷 縟 諱 倨 喟 萃 膾 炙 箴 捭 闔 矯 揉 韜 晦 跋 扈 蓬 蓽 姹 嫣 歃 矍 鑠 綢 繆2.guǎng mèi rěn chì chī zhì guǒ zhūn tiāo tī chèn zhuó kē jiù tāo tiè jì yú yá zì 3.執 鵲 斑 蠱 頭 張 簣 望 言 程 4.示例(1)趨之若鶩/好高騖遠(2)窮兵黷武/瀆職(3)淬火/鞠躬盡瘁(4)盤踞/前倨后恭(5)日夜不輟/拾掇
《現代文閱讀之社會科學類文本》
針對訓練
1.C(A項“隨著網絡的出現,互聯網金融全面盛行”不準確,應該是“近幾年來互聯網金融盛行”。B項夸大其詞,是以余額寶為代表的金融產品將其他金融產品甩在身后,而非“余額寶一家獨大”。D項“都投資余額寶”說得太絕對了,應該是投資以余額寶為代表的金融產品。)2.C(偷換概念,原文是“單只貨幣基金的規模大多也不大”。)3.A(B項“全都吸引過來”過于絕對。另外,“政府也無能為力”這種說法也不正確,政府是有能力監管的。C項“信貸市場”與“資本市場”張冠李戴。D項因果倒置,應該是銀行為獲取超額利潤、央企和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低,導致了銀行存款利率低。)
《青春時節》
選文1:
1.人生的選擇如同穿衣,人生的扣子就是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2.(1)歷史方面:從歷史中偉大人物的身上學習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道德和理想信念,勇毅篤行。(2)現實方面:多經歷一點摔打,多積淀一些信仰的力量,選擇吃苦和奉獻,從而邁出堅實的步伐。3.略
選文2:
1.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追求;許多人鼓勵我們去追求,并和我們一起追求。2.時間過去了,已經不能再挽回了。3.略
選文3:
1.(1)若為學問、為事業而忘卻生活,那種學問、事業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義和價值,所以其為人生第二樁事,第一樁事應為生活。(2)作者認為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看作社會的機械,不應該迎合社會需要,而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人生道路。2.(1)應該寬大自由地學習廣闊、豐富的知識,不單調乏味地囿于“專業”范圍內。(2)應該打好基礎;不應只注重“專門”知識,對其他各部分也應該學習。(3)不要不懂裝懂,不要自以為是。3.文中將許多人一開口就談專門,與學術大師“博學守約”作對比,不僅將“許多人”的“不專則不精”言論駁倒了,而且突出了“博學守約”在學習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詩歌鑒賞三則》
一、1.本詩惟妙惟肖地抒發了作者在欣賞藝術作品時的詩意感受。明明是紙上畫的一棵松樹,作者卻說是一棵真正的松樹,而且說自己在天臺山上見到過,說得確鑿無疑,煞有介事,由此而贊美這棵松樹畫得極好,可以亂真。2.面對“畫松”,作者立刻為之打動,由“畫”見“真”,可見這是不尋常的妙品。“一似”二字表達出一種驚奇感,一種會心的喜悅,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3.作為題畫詩,本詩的顯著特點在于不作實在的形狀描摹,而僅從作者的心理感受、生活體驗來寫,從虛處傳“畫松”之神,既寫出在欣賞活動中的詩意感受,又表現出畫家的藝術造詣。
二、1.“枿坐云游出世塵”一句是說質上人有時打坐參禪,有時云游四方,行蹤不定,頗有超凡脫俗之態。作者抓住他的特征,刻畫了他的不同凡俗。第二句進一步寫質上人的形象。瓶缽是云游和尚喝水吃飯不可少的器具,可是質上人連應該隨身攜帶的一瓶一缽都沒有,這就更突出了質上人超出塵世的性格。第三、四句“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是從質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畫他的形象。他不說一句有關人世間的話,完全游離于塵世之外。2.作者對質上人的最無牽掛和最清閑表示了由衷的贊頌,而于贊語之中卻含有弦外之意,寓有感慨人生的意趣。3.通俗淺近,明白流暢。
三、1.“故第”,即舊時的住宅。尋找故第,只見苔色滿墻,斑駁難認,意味著追懷平生,遺蹤恍然。“春田”,指家鄉的農田。由連夜雨聲,觸發起春田的憶念,暗示要棄官歸隱,安度余生。上句是回顧,下句是展望,正體現了人到中年時的典型思想活動。作者借故第、春田、苔色、雨聲等事物反映思想,形象鮮明而又富于概括力。2.尾聯表面說的“自喜”,實際是在年事虛長、無所作為情況下的自我安慰。透過外在的平靜氣氛,分明可以體會到作者那種強自壓抑下的無聊索寞的心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