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明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義烏 322000)
創意是人類的本質特點。隨著人類文化的積淀,創意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創意是個無邊界的話題。就創意和地域產業關系來說,創意就處在特定的關系之中,具有了特殊的語境。
設計創意,包括產品外觀和內部結構的設計創意以及企業及其產品品牌戰略相關的視覺形象創意。我們要研究創意怎樣才能形成和拓展,創意怎樣才能帶動企業升級。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其實非常復雜。義烏市場處在新的歷史關頭,義烏產業急需要轉型升級才能適應日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的態勢,創意產業是義烏市場轉型升級的必要條件。這是本文話題的語境所在。
創意具有偶然性。也就是說創意是不確定性的,沒有規律可循的,這是創意最大的難處。因為創意具有靈感性,是邏輯的中斷,是新思想的產生。到底誰能產生創意,在什么時間和條件下,就什么樣的問題產生創意,都是不確定的。甚至創意人自己對創意的產生同樣感到新奇。在當今社會,能夠從事創意的人是極少數,創意人才是社會的精英,是社會進步的核心力量。是必須贏得社會尊重的。
創意具有偶然性,但是同時具有必然性。為什么英國成為工業設計的歷史開拓者,德國包豪斯成為工業設計教育的奠基者,美國成為當代工業設計的領導者,意大利、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在工業設計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為什么義烏能夠成立創意園?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國家和地區在現代產業和商業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推動設計創意的發展。此外還有國家的體制、文化方面的優勢也影響創意的發展。我們國家在工業設計方面落后發達國家很多,無論在視覺形象設計方面,中國在品牌和廣告策劃和創意方面沒有自己的長項,還是中國在產品設計和創意方面皆然。歷史起步晚是原因之一,其他還有更加深層次的復雜原因。
創意和產業具有互動關系。產業發展不僅僅依靠創意,還依靠產業發展的外部社會條件和內部機制。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德國在制造業方面的發展,美國在現代商業和工業方面的領先是具有許多社會因素的。當代工業和商業發展依賴于從金融到各種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機制。正是這種工商業大發展給創意帶來了必然性。美國的可口可樂品牌創意,其產品的廣告、商標、包裝創意的價值和無形價值之大,令人驚嘆,其實它的創意并不乏雜。那種擋不住的感覺的紅色調具有如此經久不衰的魅力,是創意者的貢獻,還是企業的國際化運作的貢獻?與美國相比。國內飲料品牌沒有一個能夠與可口可樂相比。美國工商業的社會化和國際化程度之高,是我們汪洋興嘆的。這是一種文化,這樣一種文化在當代具有絕對優勢。與此相比,中國企業的社會化程度是很低的。就拿義烏來說,雖然起名國際小商品城,但是在現代化的商廈中,經營者是一家一戶,資金規模很小。如此小的規模經營,很難提高經營和管理水平,缺乏創新理和舉措,也很難承受創新所帶來的風險。因此企業自身就缺乏創意的內部機制。
從政府到社會有識之士都認識到義烏產業升級的必要性,認識到創意是產業升級的條件。但是我們還必須要認識到,創意不是產業升級的充分條件。產業升級的條件還有很多。如果產業升級的其他條件不具備,僅僅依靠具有偶然性的脆弱的創意是根本不可能帶動義烏產業升級的。創意本身還有賴于產業的帶動,從西方創意產業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足以說明這一點。西方的平面設計和產品設計為什么這么紅火,其實是工業和商業本身的規模助推了設計創意的成果。創意和產業具有復雜的因果關系,推動產業升級是個復雜的社會工程。產業和創意具有聯動機制,產業不發展,創意缺乏社會土壤。產業提供了土壤,創意自然會滋生。是誰創意,創意什么,何時何地創意,是偶然的,但是只要產業發展,必定有創意,因為創意的分布具有概率必然性。我們不要把創意看得太簡單,以為建了一個創意園,創意產業就興起了。創意產業的興起需要一系列的社會條件,需要復雜社會機制,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聯動和系統運作,也需要一批創意和管理人才。
創意是主觀心理活動,這種主觀心理活動首先依賴于創意者,受到創意者的身份、地位、所處的社會條件的影響,還受到創意者的性格特征、行為模式和心境的制約。我們必須看到,當前社會對創意人才的重視程度是不夠的。
當前社會普遍的價值觀是更加看重權利和金錢,對文化價值都很淡漠,對淺薄的娛樂倒是有短暫的沉迷。此外由于體制和管理問題,在科研院所和高校這些設計人才比較集中的地方,關系到人們切身利益的職稱評定有相當的學術腐敗。以課題和論文作為主要評價依據,其中存在形式主義,弄虛作假,更不要說社會資源向行政傾斜,這些并沒有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此外人才培養和提拔機制還受到資歷、年限、職務等因素的影響。而創意才能與上述這些因素沒有內在關聯,有些創意人才很年輕就嶄露頭角,但是卻很難得到單位應有的重視,和社會普遍的尊重。更加不要說,在經濟投機大于投資,利益分配不公的情況下,更加會使得創意人才沒有動力和熱情去投入創意。創意人才本來就罕見,工業設計創意人才更加罕見,但是在現實的社會條件下,沒有毅力,沒有特殊才能是很難堅持下去的。當然在利益驅動機制下面,也不排除有些創意能夠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會吸引創意人才。但是就義烏目前的情形來看,如上分析這樣的利益驅動機制尚沒有完全形成。
創意要發揮社會功能,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組織形式和管理。因為要推動地方產業升級,僅僅靠少數幾個設計師,靠少數幾個項目是遠遠不夠的。產業和創意本身有聯動性,產業的發展必須有戰略規劃和社會化管理。但是目前義烏的社會機制仍然具有傳統農業社會的特征,家族和宗族的關系紐帶根深蒂固,小富即安,對土地和家產的熱情遠遠高于創意和創新的熱情,管理上的家族化,經營上的小規模化隨處可見。即使文化人也存在對權利和財富的依附人格,缺乏創新意識和社會意識,崇尚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拉幫結派,陽奉陰違,口是心非,投機取巧一套行為做派。稍微有點成績,就要另立山頭。所有這些,注定很難形成創意產業所需要的社會化合作,也很難達成創意的戰略規劃和有效管理。而我們看到發達國家,在品牌和廣告戰略上的國際化運作水品很高,很多品牌產品在我國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地。
我們要想改變現狀,要從根子上做起,首先要形成產業升級的戰略規劃,并根據這樣的規劃,制定吸引創意人才的特殊政策,形成有利于創意人才管理和合作的機制,創造適合創意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加強創意教育。我們要認識到目前過度發展的房地產業已經成為一種腐朽、寄生的文化,投機經濟也是敗壞民族的。只有創新才能把民族帶向振興。要創造公平的社會機制,要對全社會進行人格重塑,培育創意文化的社會土壤。
創意是國家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在當代創意首先具有民族性,同時也具有國際性。不要說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美國的可口可樂、快餐業就占據世界很大的市場,日本的工業電子產品也具有強勢,即使韓國這樣的小國,其三星電器也是國際大品牌。他們都有自己的品牌戰略,品牌戰略關系到工業設計的視覺設計和產品設計。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創意文化相對落后,需要我們迎頭趕上。
義烏小商品市場基本上達到國際化水準,但是其產業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上面已經有所分析,其運作模式也存在內部矛盾。義烏產業升級要面向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我們要創造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并形成規模,要創立一系列國際知名品牌,擴大我們的利潤空間,這個只能在創意上做文章。我們還要進軍國內市場,為改善民生創造更多價廉物美的產品。達到這樣一個目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僅僅抓住創意就可以的,創意是抓不住的,要靠社會機制的運作來帶動創意。要根據十八大的精神深化社會改革,要從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改革入手,提高政府的管理職能效益;要建立經濟良性運作機制,把經濟投機引向投資;要建立金融風險機制,要探索市場更好地運作機制和管理機制,如何把義烏家庭作坊式的經營模式導向真正的社會化、國際化的經營模式,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對創意的動力機制和條件。
設計創意人才的文化構成是最復雜的,要具有多學科系統化的知識,和多方位的能力,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專業所不能比擬的。因此要在全社會范圍內提高對創意人才特殊尊重。對真正的創意人才要破格提拔,給予重用。要為他們提供特殊的條件。要推動義烏產業升級,僅僅靠本地少數人才是不夠的,要大力引進,加強培養。此外可以通過社會協作的方式,比如建立創意聯盟,其職能更重要的在于進行創意規劃,根據規劃也可以通過創意招標,吸引國內外創意人才的加盟。
義烏產業升級時不我待,要有非常舉措,有效舉措。這就是本文的落腳點。
[1]席躍良,主編.設計構成[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程能林,主編.工業設計概論[M].機械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
[3]辛華泉,編.形態構成學[M].中央美術學院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