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雯
1 2014年第二季度市場回顧
2014年第二季度,沿海干散貨運輸市場運價持續下滑,綜合運價指數于2014年5月23日首次跌破1 000點大關后進一步下跌,三大貨種各航線運價刷新歷史最低紀錄。截至6月27日,上海航交所發布的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922.2點,較上季度末下跌19.86%,較上年同期下跌5.58%。
1.1 沿海煤炭運輸市場
1.1.1 動力煤需求疲弱,社會用煤同比需求微漲
2014年第二季度,我國經濟上行乏力,加之水利機組的投放使用和南方降雨量充沛,火力發電量同比增速下降,動力煤消耗量同比微跌,煉焦煤消耗量僅同比微漲。4―5月份,火力發電量同比增長3.82%至6 814.9億kW h;全國六大電網耗煤量同比下降1.52%至19 954萬t。在下游煤炭需求持續低迷的影響下,除了在大秦線檢修期間有所回落外,北方發運港秦皇島港的庫存量一度在430萬~550萬t內振蕩,季度末則上漲至680萬t左右的高位。
1.1.2 國內煤價企穩運行,進口煤價繼續下跌優勢漸顯
2014年第一季度國內煤炭價格深跌超過100元/t,導致中小型煤企悲觀情緒濃厚,紛紛拋貨停產。第二季度,國內煤價企穩運行,環渤海5 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仍在上季度的530元/t附近徘徊。而國際三大主流港口主流煤種FOB價延續上季度趨勢,以下行為主,接近歷史最低價格水平,相比之下國外煤炭價格優勢再次顯現。4―5月份,全國煤炭進口量環比上升6.25%至5 111.8萬t,國產煤市場份額遭到蠶食。
1.1.3 沿海煤炭運量同比微漲
2014年第二季度,下游工業用煤需求持續低迷,沿海煤炭采購需求不振。根據以往統計結果,4―5月份火電、粗鋼、水泥三大產業耗煤量同比僅微漲0.55%至42 529.49萬t。同時,由于進口煤重拾價格優勢,擠占國內煤炭市場,沿海煤炭運量增速緩慢。4―5月份,全國主要沿海港口內貿煤炭發運量同比上漲8.18%至11 428萬t。
1.1.4 沿海煤炭各航線運價跌至歷史最低位
2014年第二季度,沿海煤炭運價處于全年“M”形走勢的第一次下行區間,除了在大秦線檢修期間有一次小幅反彈之外,其余時間均一路下跌,季度末沿海煤炭各航線運價已基本跌至歷史最低位。截至6月27日,新版中國沿海煤炭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532.04點,較上季度末下跌36.52%,較上年同期下跌11.10%。各航線運價較上季度末的跌幅分別為30%~40%不等,其中,秦皇島至上海航線(載質量4萬~5萬t)運價下跌40.96%,跌幅居首。
1.2 沿海金屬礦石運輸市場
1.2.1 鋼鐵產量增速下滑,鐵礦石需求增長乏力
2014年第二季度,傳統的4月份鋼材消費旺季使社會庫存有所下降,鋼材價格出現小幅回升,但國內鋼材市場總體供大于求的狀況未有改觀,鋼鐵市場疲弱態勢依舊。4―5月份,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4.96%至13 926.5萬t。同時,鋼鐵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經過4月份的短暫回升之后,再次下跌至收縮區間。5月份,國內鋼鐵行業PMI指數位于46.4%,總體較上季度略有回升,但依然處于枯榮線之下。
1.2.2 進口礦石價格承壓大跌,港口庫存屢創新高
受我國制造業持續低迷、礦山擴產計劃高峰和港口庫存高位的影響,截至6月20日,全國主要港口的進口礦石運價分別有16%~21%幅度的下跌。由于鐵礦石融資可以短期內獲得高額的現金,導致鋼鐵企業和貿易商不計后果地進口鐵礦石,因此,4―5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長18.46%至16 076.87萬t。但是,下游鋼鐵企業生產緩慢,進口鐵礦石大部分質押在港口以獲得銀行貸款,導致本季度港口鐵礦石庫存屢破新高,整個季度都維持在1.1億t以上的超高位庫存。
1.2.3 沿海礦石運量有所上漲
粗鋼產量的持續高位及港口持續億噸以上的庫存支撐沿海“二程礦”運量小幅上漲。2014年4月,沿海內貿礦石吞吐量同比上漲10.6%至2 522.62萬t。由于企業“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加之港口持續億噸以上的高位庫存,使鋼材生產端觀望情緒濃厚,鋼鐵企業整體以消化內部庫存為主。截至6月19日,64家中小鋼鐵企業進口鐵礦石平均可用天數為24天,較上季度末減少4天。
1.2.4 沿海礦石運價持續下探
2014年第二季度,沿海煤炭運輸市場行情大幅下行及鋼鐵行業鐵礦石需求增長乏力導致沿海礦石運價繼續下跌。截至6月27日,中國沿海金屬礦石綜合運價指數較上季度末下降10.22%至856.92點,較去年同期下跌0.97%,其中,北侖至鎮江航線(載質量3萬~4萬t)運價較上季度末下跌22.48%,跌幅居首。
1.3 沿海糧食運輸市場
1.3.1 南方港口庫存高位,沿海糧食運量逆向下跌
受國家對肉食品生產加工產業的政策調整及前期部分養殖地區疫情爆發的影響,本季度前期生豬價格不斷探底,后期隨著國家收儲政策的出臺,養殖業出現好轉。由于下游企業的庫存持續高位運行,部分大型企業可供使用的合同糧食長達兩個月之久,難以刺激用糧企業北上采購。2014年4月,我國沿海港口內貿糧食吞吐量同比下降6.2%至686.32萬t。
1.3.2 沿海糧食運價一路下跌
2014年第二季度,受下游需求低迷、南方局部地區連降暴雨以及5月份取消北上購糧補貼等因素影響,下游用糧企業以消耗內部庫存為主,沿海糧食運輸僅依靠剛性需求支撐。截至6月27日,沿海糧食運價指數較上季度末下跌27.79%至691.3點,較上年同期下跌1.50%,其中,大連至廣州航線(載質量2萬~3萬t)、營口至深圳航線(載質量4萬~5萬t)的糧食運價分別報收于37.8元/t和37.3元/t,較上季度末分別下跌27.31%和28.27%。
2 2014年第三季度市場展望
2014年第三季度,一方面基建投資仍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間,貨幣政策仍以穩健為主,下調存款準備金為市場貨幣流動性提供相對充裕的適度空間,進而為企業信貸提供方便;另一方面,當前房地產需求回落、產能過剩未明顯改觀、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中小企業運行疲弱依舊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預計第三季度國內GDP增長7.6%左右,較第二季度略有回升,與上年同期持平。
2.1 沿海煤炭運輸市場
第三季度是迎峰度夏的傳統旺季,加之9月底大秦線檢修前也將會迎來一波儲煤潮,下游用煤企業北上拉煤的積極性會有所提高,整體煤炭運輸需求將逐漸好轉。此外,南方因常有臺風封航凍結部分運力,對沿海煤炭運輸市場上行形成一定支撐,但下游用煤企業庫存的持續高位以及水力發電的強勁勢頭使運價大幅上漲存在不確定因素。因此,預計2014年第三季度沿海煤炭運量漲幅有望提升,運價整體呈現先跌后漲態勢。
2.2 沿海金屬礦石運輸市場
第三季度,隨著定向降準、加大棚戶區改造和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穩增長措施陸續落實,鋼材需求將有所增加。“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將使鐵礦石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釋放,但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態勢不會出現根本改變,且鐵礦石庫存的持續高位也使下游企業采礦力度增長緩慢。因此,預計2014年第三季度沿海礦石運量有望小幅上漲,運價整體呈現微漲態勢。
2.3 沿海糧食運輸市場
第三季度,國家臨時存儲糧食進入拍賣階段,將有效緩解市場上糧食供應不足的尷尬局面。同時,隨著夏糧上市,糧食供給方面將出現一個小高潮;而需求方面,隨著十一長假的來臨以及禽流感疫情的消散,預計終端需求將有所好轉,下游用糧企業采購積極性將有一定提振。因此,預計2014年第三季度沿海糧食運價在短期低迷后有望波動上行。
(作者系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市場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