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藝
摘要:中國動畫產業體制還未真正完成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缺乏整體運作規劃。正常的市場狀態應該是:前期宣傳尋求代理資助,制片人制作動畫片,代理商銷售,影視系統播放,企業購買動畫形象并開發衍生產品,商家銷售產品。對動畫制作單位的管理,只注重它的事業性質,忽視了經濟實體性質,因此,動畫制作單位的任務僅是制作動畫片,至于能不能收回制作成本能不能賺錢等無需考慮。
關鍵詞:藝術創作;藝術作品;文化產業;文化體制;變革;動畫產業;困境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Transformation Features of World Animation System and Dilemma of Chinese Animation Industry
TANG Yi
(School of Design Art and Communi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13)
一、 世界動畫體制的變革的特點
1.動畫產業躋身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新趨勢。
當今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重要標志。目前在世界發達國家的GDP中,80%以上來源于服務業,其中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文化產業及相關的服務業扮演了主要角色,已經成為經濟增長最為有效的突破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
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影視動畫片為原創品的系列開發從創意生產到銷售,形成了完整的、延伸的產業鏈,呈現出越來越強的產業化趨勢。
近10年來,日本的漫畫、游戲、動畫片等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日本動畫產業的發展戰略,是以電視節目的廣告收人作為動畫創作的初始資金,以巨大的玩具利潤投資電視臺動畫節目的制作,再以新的動畫形象帶動新一輪衍生產品的開發,帶動電影、電視、音樂、出版、主題公園、網站資源的發展,年經營額高達80萬-90億美元,由此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形成一個良勝循環的產業結構。
3.本土品牌跨國生產、跨國經營、跨國銷售,國際間資本、技術和人才的流動加速,動畫產業呈現出越來越強的國際化趨勢。
動畫產品是最沒有國界的文化產品,在經濟全球化、文化產業化的新的環境下,全球動畫業出現了新的契機。日本、美國動畫產業近年來將大量動畫制作外包給中國和韓國,而本土卡通業“空殼化”,同時取材來源也日益國際化。如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典型的中國故事,美國迪斯尼以此為素材拍攝了動畫影片《花木蘭》,獲得了成功。影片制作中,集合了世界范圍內的技術人才,到中國的天壇、故宮采景,描繪圖樣,再利用電腦技術完成影片合成,是一個動畫制作國際化的典型例子。還有像阿拉丁等故事素材都取自于阿拉伯國家。①
二、中國動畫產業尷尬處境的實質在于體制困境
中國動畫產業尷尬處境的實質在于體制困境。而體制困境源于動畫的產業化問題,而所謂產業化問題中的矛盾實質是體制和創作之間的矛盾。商業動畫不只是一個商品,它首先是一個作品,產業化應該對創作起促進作用,如果只強調動畫業的商業價值,只注重產業化甚至產業化反而對創作起阻礙作用,那么所謂產業化就是盲目的產業化,作品本身沒有質量,盲目的產業化結果只能病態發展出一個扭曲的空殼產業。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所有的動畫作品都要投入市場成為商品,不進入市場的流通渠道就沒有可支持整個動畫制作與發行所需的資金鏈,那么,再好的作品也無法生產出來,獲得受眾的認可。
首先,體制困境表現在動畫審批體制限制動畫創作內容。體制限制就是對作品題材的限制,什么樣的作品能通過審批?很多人總強調中國盜版問題對文化產業的阻礙,而事實上我認為體制上對創作者的阻礙才是最嚴重的阻礙,由于這種阻礙創作者甚至根本連面臨盜版問題的機會都沒有,簡單的說就是體制直接阻礙創作,沒有創作就沒有作品,連作品都沒有何來盜版? 創作者不是為通過審批才作動畫的,我們是因為熱愛動畫,為表達自己的想法才作動畫的。②
其次,體制困境表現在動畫產業管理體制嚴重與市場經濟環境脫節。中國動畫制作有兩大基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中央電視臺,這些依靠政府資金支持的動畫制作方,往往有著一副官方代言人的高高在上的姿態,完全按計劃經濟運行模式進行操作。
再次,體制困境表現在動畫營銷體制與市場鏈條的脫節。在中國,長期以來,動畫僅僅充當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工具,講究的是社會效益,很少顧及經濟效益,它的“媒介功能”與“產業功能”被視作同一概念。概念的錯位必將導致實踐的混亂。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動畫業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困擾,從制作到管理均受到很大的束縛。制作方面,需要經過艱難復雜的層層申報、審批,數量、名額、資金等也有種種限制;管理上方面,制定規章、實施管理的部門與接受管理的動畫生產企業沒有脫鉤,造成不充分競爭,市場資源配置機制發揮不了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動畫的產業功能得以凸顯。勿庸諱言,動畫作為一門藝術,一種精神文化產品,確實負有宣揚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的功能。但它的投入產出、制作播映也是一個產業過程。動畫片的制作成本高昂,一分鐘的動畫節目直接投入資金約為1萬-1.5萬元。一部動畫電影或連續電視短片,投資動輒幾百萬,甚至數億。而同樣長度的電視劇只需要一半的投入。這筆資金由誰來出,從過去來看,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撥款。投資渠道的單一制約了國產動畫的發展。與此同時,巨額的投入帶來的回報卻甚少。原因是,前期的投入雖大,但制成后電視臺支付的播出版權費實在太少,每分鐘動畫片多則幾百元,少則十元,與它的成本不成比例。按理說動畫片收回成本還有另一個途徑:利用動畫形象,開發周邊產品,比如向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延伸,進而擴展到玩具、文具、服裝、食品等關聯產品。但恰恰在這個可以給投資者帶來巨大回報的領域卻用力太少,幾成空白。投入高,回報慢,且投資渠道單一,故無法制作精良的產品,打造成功的動畫形象;進而開發相關產品,培育良好的市場。沒有良好的市場機制作基礎,也難以產出需求量相當的好作品。如此惡性循環,對中國動畫產業化進程是極為不利的。③endprint
總而言之,中國動畫產業體制還未真正完成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缺乏整體運作規劃。正常的市場狀態應該是,前期宣傳尋求代理資助,制片人制作動畫片,代理商銷售,影視系統播放,企業購買動畫形象并開發衍生產品,商家銷售產品。對動畫制作單位的管理,只注重它的事業性質,忽視了經濟實體性質,因此,動畫制作單位的任務僅是制作動畫片,至于能不能收回制作成本能不能賺錢等無需考慮。這種管理方式,不但使制作機構喪失了活力,使動畫制作經費極其依賴上級撥款,更使動畫事業陷入只投入不產出的惡性循環中。制作機構在動畫產業化運營中居于主體地位,激發制作機構的活力對動畫產業化至關重要。國有制作機構有多年的制作經驗,制作水平較高,但市場化程度較低,所以要著重對國有制作機構進行企業化改造,提高動畫機構的制作活力,樹立效益意識,以市場為導向,逐步改變國產動畫依賴撥款的現狀,使其重視市場、面向市場、適應市場,在競爭中提高制作水平,增強經營能力。
三、中國動畫產業體制改革的機遇
中國動畫產業的體制困境制約了產業的健康發展,并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危機即是危險也是機遇。近10年來,社會經濟生活逐漸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變革,特別是文化產業逐步規范發展,中國的動畫產業體制改革的條件也在逐漸成熟。
隨著我國經濟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消費需求增加,對文化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我國的動畫產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市場需求是發展的動力。目前,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加快,廣大群眾對精神文化產品的消費需求也進入了快速增長期,這為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巨大的內需市場和發展機遇。
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新戰略,為推動影視動畫產業的理論、觀念、體制機制創新,解放文化生產力指明了方向,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多次指出,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文化產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為我們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破除一切束縛發展的思想障礙、體制障礙和政策障礙,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我國影視動畫產業應當成為文化創新的重要力量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
綜上所述,在當前世界動畫產業體制積極調整的局面下和市場經濟的環境中,中國動畫產業面臨的問題歸根結底是體制問題。產業體制的困境大大限制了動畫產業的健康發展。(責任編輯:帥慧芳)
① 趙實《解放思想 創新體制 加快發展影視動畫產業》,《中國電視》,2004年第5期。
② 佚名《中國動畫產業矛盾》,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5a74bd701000aoe.html.
③ 同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