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榮
農歷七月初七,民間有賽巧的習俗。大姑娘小媳婦聚集在一起,穿針引線,比賽誰的女紅做得好。這一習俗的由來,有個傳說。
浙江富陽大巖山村有一對方姓兄弟,哥兒倆在同一年各自都生了女兒。哥哥添的女兒早半年,取名方巧潔,弟弟添的女兒叫方巧梅。這對堂姐妹七歲就開始學習女紅,對繡花更是用足了功夫。尤其是方巧梅的繡品,母親一拿到集市上去頃刻間就賣光。
方巧潔的繡品也不錯,但和堂妹的相比就遜色多了。她嫉妒心強,心里很不舒服,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超過堂妹。可不管她如何下苦功,總和方巧梅差一截。
到了十八歲,這對堂姐妹都出落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近來,一伙強人在大巖山上安營扎寨,經常下山打家劫舍。村里的糧食、家畜經常被搶,甚至連姑娘也不放過。族長組織青壯年抵抗,但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這么一來,強人更加肆無忌憚了。
這天是個趕集的日子,因母親身體不適,方巧梅只得自己去賣繡品。下午回家時,走到半路上,冒出一個面目丑陋的男人過來對她動手動腳,還把她往路邊的玉米地里拽。她連忙呼救,遠處一個青年聞聲急忙跑過來。
這丑男人正是大巖山上的強人,這天下山踩點兒。他見有人來壞他的好事,怎能甘心,就拔刀砍向青年。不料只幾個回合他就敗下陣來,只好拔腿就跑。那青年一直把方巧梅送到村口才轉身離開。
這天半夜,一伙強人在丑陋男人的帶領下下山搶劫。就在他們牽著族長家的耕牛準備出村時,突然沖出一位手握挑柴竹杠的青年。十多個強人把他團團圍住,一把把亮閃閃的大刀向他劈去。那青年不慌不忙地舞起竹杠,強人都近不了他的身。這時族長帶著一伙青壯年趕來了,強人只得扔下搶來的財物落荒而逃。
這青年是鄰村人,叫李成昌,父母早亡,獨自一人過日子。前幾年去外面拜師學藝,上個月才回來。這天是他表叔做壽,他到大巖山村來賀壽,晚上聽到嘈雜聲,知道是強人作亂,就隨手拿了根竹杠沖了過來。
族長見李成昌打退了強人,奪回耕牛,內心非常感激。得知他孤身一人,家中也沒有田產,就邀請他搬到大巖山村居住。
想想自己一個人生活,住在哪里都一樣,李成昌就答應下來。村民們很快幫他蓋起一間新屋,從此李成昌農忙時種地,農閑時教村里的年輕人習武。強人后來也進村搶劫過幾次,不但沒有搶到一點財物,還被打得頭破血流,吃過幾次虧,再也不敢進大巖山村了。
方巧梅認出李成昌就是救自己的那位青年,不由愛上了他。可她明白,自己家境貧困,只怕配不上他。再說,一個姑娘家,怎能主動對男人表達愛慕之情呢?
族長清楚,強人之所以有所收斂,是怕李成昌。李成昌孑然一身,哪里都可安家,如果挑一位本村的姑娘和他結婚,讓他在這里扎根,才能把他真正留住。這主意一出,各房的房長都說好,并商量把村里最漂亮、最心靈手巧的姑娘嫁給他。最后大家決定讓全村的未婚姑娘來個繡花大賽,從中挑出最靈巧的姑娘。大家一商量,比賽就從六月廿七開始,十天之后姑娘們拿出繡品,七月初七,請村里繡花技藝最好的五位大嬸評選。
姑娘們都愛勇士,何況李成昌又長得英俊,所以早就對他有了愛慕之心。一聽族長要給他賽巧選妻,姑娘們都暗暗較上了勁。
嫁給李成昌,是方巧潔做夢都在想的事,她清楚,論賽女紅,村里的姑娘只有堂妹比自己強。為了能賽過方巧梅,她絞盡了腦汁。
同樣,方巧梅也不愿放過這個機會。七月初六的中午,方巧梅的繡品快要收工了,突然一聲巨響從廚灶間傳了出來。奶奶正在燒午飯,難道出什么事了?她把手中的繡花針隨手一扔,就跑進廚房,一問才知道,奶奶正在炒菜時,灶洞中突然發出巨響。兩人猜想可能是毛竹節燃燒時引起的。可燒火時,奶奶總把毛竹節劈開,怎么會出這種事呢。見沒什么大事,方巧梅才回繡房。
當她拿起針,發現繡花架上的布被戳了個洞,正好在一朵繡了一半的花朵上。這是誰干的呢?明天就要評比了,重新繡肯定來不及了。她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想了又想,就剪了塊小布,貼在那個小洞上,上面繡了只采花的蝴蝶。仔細看了看,不但補好了這個缺陷,而且還使這幅繡品的布局更加完美。
這個洞正是方巧潔戳的。她為了奪魁,悄悄在灶洞中放了段沒有劈開的竹筒,讓它發出爆裂聲,引開方巧梅,然后溜進她的繡房,用剪刀在繡品上戳了一下。可她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洞被堂妹完美地補上了。她越想越恨,于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七月初七早上,一幅幅龍飛鳳舞、雀鳥爭鳴的繡品懸掛在村中的那棵大樹下。五位大嬸看了這幅看那幅,經過認真評比,最后選定方家姐妹的兩幅,誰的最好,就看她們怎么說了。五位大嬸比了又比,最后商量了一下,推薦年紀最大的那位公布結果。這位大嬸沉默了一會兒才說:“經我們反復評比,覺得還是方巧潔那幅好一點。”
方巧潔一聽暗暗高興,慶幸昨天給大嬸們送禮了。
雖然村里人覺得方巧梅那幅更好,可他們沒有評選的權力,只能暗自嘀咕。
七月初七,是織女走出天宮,和牛郎鵲橋相會的日子。天上的織女撥開云霧,看到凡間在以繡品比巧,忍不住要下凡看看。牛郎也理解妻子對織錦繡花的喜愛,就跟她來到了人間。
織女的到來受到村里人的歡迎。那些對評比結果不服的人,就請她再過過目。織女畢竟是內行,仔細看了一遍后,指著方巧梅那一幅說:“這些繡品雖然都不錯,但相比之下,還是這幅更勝一籌。”說著,還指出了這幅繡品的點睛之處。
想不到抬頭三尺有神明,天上織女會來主持公道。做了虧心事的五位大嬸真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地上有洞,肯定會鉆進去的。她們紅著臉,低著頭,灰溜溜地走了。方巧潔也跟著她們,不聲不響地離開了。
既然織女都這樣說了,何況自知理虧的那幾位大嬸已經溜走,族長當即拍板,方巧梅的繡品為第一,并當場宣布;讓方巧梅嫁給李成昌。族長話音一落,族人們一齊歡呼叫好。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年秋收后,方巧梅和李成昌正式成了親。他們在大巖山村定居下來,李成昌還把自己的武術都傾囊教給村里的年輕人。山上的強人見無利可圖,只得遷到別處去了。
七月七賽巧,引來了織女下凡,這件事成為一段佳話。打這以后,每年的這一天,大巖山村的姑娘們都要進行女紅比賽,看誰做得精細美觀。別的村也紛紛效仿,這習俗也就慢慢傳開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