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軍鋒
(陜西建工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
某工程建筑屋面結構為弧形空間網架結構,剖面為半圓型,節點為螺栓球,網格為正放四角錐,矢高為3.5m。網架凈跨度為74.4m,縱向長度達216m,最高點40.5m,投影面積17064m2,弧形半徑37.2m。
(一)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安裝安全、質量、進度和經濟效益,結合我公司制作安裝網架多年積累的經驗,確定采用網殼式腳手架作為操作平臺進行滑移來安裝主體網架的方法。
(二)網殼式腳手架平臺平面尺寸為12m×73m,采用螺栓球網架結構,其上弦曲線與主網架下弦曲線相似,中間預留約1.4m安裝間隙,上部設置支撐承重支座及鋪設操作平臺,下弦支座以上1至2個網格水平方向設置桁架式剛性支撐,中間部位設置桁架式鋼立柱。網殼滑移采用兩支點,分別在兩側下弦支座球位置設置兩道平行于主網架縱向軸線的軌道,軌道采用18號槽鋼,反扣在鋼板上。網架滑移牽引采用兩臺10T電動葫蘆。
(一)網殼式腳手架平臺擬采用倒裝法安裝。本工法充分利用拱形網殼的結構穩定性特點(包含局部結構穩定性),由拱形網殼結構頂部開始起拼,提升并依次向兩側延伸安裝,中部拱頂逐次抬高,直至達到設計標高,支座就位,完成單元網殼安裝。其特點如下:
1 網殼拼裝在地面進行,無須搭設大型腳手架,能夠確保安裝質量;2 減少高空作業量,有效降低安全風險;3 網殼提升采用吊車,對整個場地要求相對較低;4 結構安裝工期大幅縮短。
(二)網殼式腳手架平臺平面尺寸為12m×73m,重量約55T,包括操作平臺及腳手板等,擬一次提升安裝。
(三)確定提升方案
1 提升設備采用汽車吊,隨著網架不斷拼裝延伸,重量不斷增大,采用的吊車噸位進行調整,滿足起重功能;2 網殼的提升采用兩臺吊車提升。從拱頂起拼,網架安裝到一定位置,開始采用吊車在一側邊提升邊拼裝(提升一側時,以另一側球為支點),兩側網架拼裝依次同步發展,輪流對稱安裝;3 隨著拼裝單元的發展,提升重量不斷增加,所選用的吊機噸位也不斷調整,最大噸位為50T吊車。
(四)網殼提升點布置
1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構件重量及尺寸、吊車性能確定提升吊點位置;2 提升時在下弦球位置設置三層Φ21.5鋼絲繩水平拉索,每層設置3道,以抵消拱形網殼水平推力;3 經干煤棚網殼設計人員提升工況的驗算,網殼在提升過程中無超應力現象,滿足提升要求。
(五)鋼管腳手平臺搭設
1 腳手架上操作平臺依網殼弧面分段而設,每個平臺操作面應水平,腳手鋼管之間的連接使用扣件,腳手鋼管與腳手網殼桿件之間的連接采用不小于8號的雙股或更多股鐵絲捆扎,并保證連接牢固可靠。操作平臺搭設時在保證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腳手鋼管的使用量,以減小網殼式腳手架的荷載;2 平臺上必須滿鋪竹籬笆,竹籬笆上鋪設安全防護網,平臺臨空邊設立防護欄桿,并鋪設圍網;3 網架塊體支點設置:(1)塊體支承點必須設在網殼式腳手架節點球上,支承桿用?89×4鋼管,上設不小于10T的千斤頂。如果出現支承桿與網架下弦球心有偏差時,可調節支承桿傾斜角度,使支承桿上口與球心對齊。故在腳手架上對應位置設置支承點,并根據支承標高要求嚴格確定支承桿的長度和位置,保證主網架安裝空間位置符合設計要求;(2)千斤頂放在-20×300×300的支承桿蓋板上,以便腳手架滑移終到位置有偏差時調整千斤頂位置,千斤頂落下時要保證與網架下弦球離開距離不小于60mm。
(一)本工程設2條軌道,平行于主網架縱向軸線,采用18號槽鋼,反扣在-20mm鋼板路基箱上焊接固定。
(二)每側軌道設置4張活動鋼板路基箱,每張路基箱7000mm長,每次鋪設長度28m,每滑移一次向前倒運兩張路基箱。
(三)在滑移網殼支座下設Φ10的圓鋼側向限位。滑移軌道安裝偏差水平和標高均不大于±2.0mm。
(四)鋼板下地基必須符合滑移網殼結構承重要求,地基承載力必須達到8T∕m2,如不能滿足要求,需進行換填或碾壓處理。地坪標高考慮主網架基礎標高和滑移網殼設計綜合考慮。
(五)滑移網殼牽引點生力點設置在滑移方向的鋼球上,采用-25鋼板制作兩塊箱式耳板,中間穿鋼銷(45號鋼),鋼銷上穿滑輪組或鋼絲繩牽引。
(六)電動倒鏈錨固點。本工程共設置兩臺電動倒鏈,分別在干煤棚網架北端兩側處。電動倒鏈牢固安裝在專用地錨或反力架上,安裝時要保證卷揚機卷筒中心與滑移軸線一致,避免受力時發生傾翻。
(一)腳手網架滑移施工法具有網架原位安裝、網架直接進入設計狀態、對維持網架應力狀態有利。
(二)腳手架網架由專業設計人員采用與設計主體網架用的相同的空間結構設計軟件MST2004設計,結構配合本工程的施工條件和施工組織諸多因素,針對性強。腳手架結構與干煤棚主網架結構相配套,網架下弦球垂直對正腳手網架上弦球節點,荷載分布明確;設計采用的荷載、荷載組合按施工方案劃分的塊體和安裝單元形成的施工工況考慮;設計軟件生成的計算書證明計算結果,比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理論驗算更可靠、科學,其使用安全性更能得到保證。
(三)對于跨度大、高度高的結構體系進行滑移,過程中一定要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故滑移的同步控制是關鍵技術環節,不但要做到技術上可行,還要做到安全性必須有保證,也要經濟上合理。
(四)網殼式腳手架平臺適用螺栓球網架安裝操作平臺,適合大跨度,高度高的網架結構,特別是對縱向長度長的網架效益更加顯著。
(五)施工進度大大提前,節約了成本,增加了效益;通過改造后還可以重復利用。
在日常的施工中,網殼式腳手架也有許多需要挖掘改進的地方,比如說在長距離的滑移中的架體變形處理問題,希望本文是一種拋磚引玉的效果,從而使這種新工藝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成熟。
[1]董石麟,姚諫.網殼結構的未來與展望[J];空間結構;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