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啟恒
(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廣東 中山 528400)
安全供水本是一個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本要求,水廠出水的水質是否合格,關乎到人們的飲水安全。在處理自來水的過程當中,若某個環節出現失誤的話,將會對出廠水的水質造成影響。所以供水單位與水務管理部門當務之急就是保障運行與供水的安全。
我國當前水資源出現嚴重不足,其中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由于供水管理體系不夠完善,雖然大部分城市有了供水部門,但供水的信息反饋與管理等有關工作沒有做到位,導致供水管理的效率普遍低下,供水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目前供水管理運作與供水安全存在的問題重點體現于如下三點。
1 供水執法力度不強與管理不健全。供水執法力度相當薄弱,執法工作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許多單位的違法違規用水、污染水,只是對他們進行罰款或者提出一些整改而已,這樣造成大多數單位都愿意承擔該代價而產生違法違規用水,這也是追求經濟增長的片面性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大部分城市的供水管理部門責任不夠明確,且職能出現單一,通常只是負責城市供水的任務,而對于處理廢水污水與循環利用,地下水質監測等職能難以充分得到落實和有所體現;根本無法保障供水管理區域的供水安全。
2 監測控制水準滯后,缺乏先進水質檢測設備。從目前來看,還有部分水廠(尤其在早期建設的中小規模水廠)通常缺乏一些必要的檢測儀表設備,特別是部分在線監測儀表有所缺乏,同時其控制水準也相對偏低,未能達到現代水廠監測的標準要求。為了實現水廠的科學管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改善供水的水質、保證凈水設施的正常穩定運行,我們需要進行改造自控檢測儀表設備,使其監測控制水準得到有效提高。
3 供水風險控制體制有所欠缺。依目前來看,國內的供水風險控制水平依然相當薄弱。主要體現于全國各大城市供水的水源地環境風險逐漸出現加劇的態勢,極易于導致供水安全事件的產生;目前城市供水的突發事件與日俱增中,而有關管理部門對該類突發事件的處理相當散漫,造成供水管理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出現一定的空缺,有朝一日出現供水安全事件,城市所有的群眾居民將會陷入“水荒”的恐懼之中,不能自撥。這從側面而言體現出當前國內各大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問題還未受到十分重視。
1 加強領導班子,認真落實責任。水廠運行與供水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于各級領導及水利主管部門的配合,只要各級領導及水利主管部門對其加以重視,將水廠運行與供水安全管理當作核心工作去抓,這樣就能夠更好地把水質安全保障工作做到最好。因而水廠首先應當建立起水質質量管理體系,必須有法人、監理與施工單位的相互結合,使各級領導與水利主管部門領導發揮的職能得到有效強化;再者水廠的各個層次的領導人、項目負責者、技術工作者,要使責任制度層層得到落實,同時需要加強檢查及審核水廠運行和供水的安全性;最后在質量管控過程中,應當由領導層進行全面負責水廠運行與供水安全管理,同時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設計單位應根據合同的要求進行全面的掌控水廠運行與供水安全管理,一起努力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
2 完善水廠的監測體系,保證供水水質。現代水廠自動化水平逐步在提高,水質在線檢測儀表在水廠內所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儀表可以在線對各個不同監測點的水質情況進行有效檢測,按照檢測提供的有關數據能夠手動或者自動進行控制,能夠及時對加藥、加氯量進行調整,使各水處理構筑物的運行成效得到保證,進而能夠保證出廠水高品質的水質。
對于部分自控檢測儀表缺乏完善的水廠,應當對技術進行有效改造,使必需的在線監測儀表得以完善,同時能按實際情況增加部分可以降低化驗、操作勞動強度的檢測儀表等。在水質生產過程當中,應充分使在線水質分析儀表的監測功能得到正常的發揮,從而實現控制、指導生產的效果。
在水廠過程水控制當中,可選取人工檢測與在線水質檢測儀表相互結合的方式進行控制沉淀水、濾后水濁度的指標,從而有效控制供水的水質。一方面可以采用水廠過程水各個生產工藝點的在線水質檢測儀表對生產過程水指標進行控制;另一方面水廠工作人員應當每小時對出廠水濁度、余氯、臭和味與色度,生產過程中水的臭和味、濁度,原水臭和味、色度認真進行人工抽檢,以便于讓水質安全得到有效保證。
3 加強控制水源地污染。水廠運行與供水安全管理的重點就是優質的水源,只有對相應的安全水源有所確定,才能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為此,水廠應加強重點全面排查水源地污染的區域與河流沿線高污染企業的工作,對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單位需要全面進行有效監督與管理。還有部分私自排放污水對水源造成污染的企業應責令其加以整改,同時依照法律對其進行罰款。此外,對于部分難以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水資源的處理,國家相關部門要依照法律對其關停。
4 制定切實有效的應急預案。加強設計與實施水廠水質的應急預案,可將其做為污水處理的主要方式來抓,按照各種水源與污染程度的大小,應急預案的設計與實施也顯然有所不同。要設計與實施好水廠水質的應急預案,首先要進行調查水源,按照各種不同的水源與污染程度的大小,進行設計與實施相互對應的應急預案;其次,對生產設備應加強對其保養,有了生產設備運轉正常,才能保證廠出水的水質,從而有效保障供水的安全性。
總而言之,對各環節水質如何進行控制好是自來水產品質量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核心問題,同時關系到各大城市居民群眾的健康生活。因此我們應當在水廠工藝與水源控制上面有所加強,深化對生產方式進行有效改進,積極提倡選取新技術、新工藝。尤其要強化制度方面建設,使“水質安全、設備安全、人身安全”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得到充分體現,帶動改進水廠的生產工藝和促進生產方式,全面使管理水準得到有效提高,保證水廠的水質優質、安全、健康,讓人們早日過上品質高尚的生活。
[1]張紅振,劉漢湖.我國城市供水的水質現狀、問題及對策[J].凈水技術. 2010(04).
[2]李玉臣,吳雪梅.北京城市重要水源污染預警系統應用研究[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