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輝
( 河南 鄭州 450000)
據統計,我國70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2.5億元,80年代的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3.2億元,但是進入90年代以后,我國經濟由于火災所造成的直接損失上升到年均十幾億元,年均死亡人數高達2000多人。由此可見,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也顯得突出。根據我國公安消防部2008~2012年的統計,在查明原因的62.3萬起火災當中,電氣火災約為20.8萬起,占總數的33.37%之多。由此可見,我國電氣火災問題尤為嚴重。而從宏觀角度上來分析,我國近年來的電氣火災具有以下特點:
1 城鎮化電氣火災進程加快。城鎮化建設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主線,城鎮化的進程會推動地區的住房、就業、投資和消費的增長,城鎮用電量也明顯高于農村地區。近年來城鎮地區的電氣火災發生率也呈現一個逐年上升的趨勢,據統計2008~2012年間,我國城鎮地區的電氣火災共發生15萬起,占全部電氣火災的72.1%。因此,城鎮電氣火災的預控工作也成了預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2 中東地區電氣火災持續多發,西部持續增長。我國電氣火災在全國發生的頻率也根據地域的不同有著明顯的差異,總體來看,湖南、廣西、貴州、重慶等地發生的火災比例,要明顯高于遼寧、吉林、甘肅等地。而通過數據分析來看,我國電氣火災發生的區域分布的情況可歸納為兩點:中東地區要明顯高發與西部地區,而西部地區也在持繼續增長的狀態。
3 國內電氣火災率要明顯高于國外。據統計,我國電氣火災年均發生率占總火災年均總起數的26%,年損失約占總損失的36%,而根據一些發達國家的資料顯示,英國每年的電氣火災數占總數的17%以下,而美國和日本更是低于10%。由此可見,電氣火災的發生比率跟國家的發達程度也有著緊密的關系,并且呈反比例關系。
1 電氣防火相關法律的不完善、技術規范的不健全。消防法律的建設是控制火災發生的先決條件,是國家消防工作的建設基礎,但是目前我國在電氣安全方面還缺乏一部比較完善的法律篇文。很多條文規定都是夾雜在其他的法律法規當中的,因此其系統性和完整性不足以全面的對單位或者個人在電氣使用方面的行為進行嚴格約束。而許多發達國家都針對電氣安全控制制定了專門的安全規范,例如美國在1916年就頒布了《國家電氣安全規范》,而其效果也非常顯著。而我國相關法規的制定,大多數只強調設備的自身安全問題,缺乏從人身安全出發的規范理念。
2 電氣安全的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管理是控制安全問題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國電氣安全方面的管理,還缺乏實踐經驗。而且相關的體制條文制定都是由國家各部委制定的,不能夠代表其他單位的意見,因此對社會的適應度不夠。而在監管方面,也缺乏比較完整的監管,在使用和維護過程中,對相關操作人員也缺乏嚴格的考核和評價。因此對電氣安全問題的監管也會落實不到位。
3 安全體制的建設與社會發展速度不平衡。我國的經濟建設重點,主要是電力工業、生產制造業、建筑業、商業等行業。但是一個行業的發展,就需要一些體制同步發展,不能只看重發展速度,而忽略了一些必要的制度。否則便是空中樓閣,一旦遇到問題,不堪一擊。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對于電氣防火措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相應的體制作為強硬的保障,這就導致了我國電氣防火安全體制建設與當今社會發展速度的不平衡。
4 電氣故障。隨著我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器產品都進入了市場中。而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質量問題得不到保障的劣質產品。再加上產品更新比較快,很多用戶或者技術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又沒有按照說明書就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來進行操作,這就很容易會引起一些重大火災事故。
1 完善我國電氣安全管理體制。雖然我國目前體制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電氣火災的安全問題,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對國外先進管理模式進行參考和學習,例如從美國的電氣安全管理體制來看,對安全管理方面,都是由單一的部門來承擔的。無論州縣都可以依據其所管轄區的法規對電氣安裝檢查、技術培訓、資質認可等來進行管理,其管理部門有的設在保險公司,有的設在公共安全部門,也有的在建設部或者其他部門。這種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優勢,例如比較容易有針對性的制定出更詳細,約束力更強的法規,利用管理者的操作。而且管理機構可以隨處檢查,不存在盲區。
2 加強對電氣市場的質量監督與管理。電氣產品的質量是出現安全問題的一個隱患,而在一些發達的國家,對于電氣產品必須由權威的檢驗機構進行質量檢驗,才允許產品進入市場。發現假冒偽劣產品必須要嚴格依法處理,進行產品的銷毀以及對相關人員的查處。對商家銷售的產品要進行定期的抽查,對違法的生產廠家要嚴格打擊。而對于一些工程里的生產電氣設備,也要成立相關的檢查小組,不定期的進行故障檢測,保證安全運行。在對質量的監控方面要多采用一些先進的安全檢測技術。只有在產品的質量上得到了保證,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3 加強電氣防火知識的教育宣傳工作。減少電氣火災發生的最根本途徑是在于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許多重大的火災事故,其實都是源于細節的處理不當,或者對電氣設備的盲目操作所引起的。因此,我們要加強對用電知識的普及,以及對規章制度以及操作規程的嚴格執行。充分利用雜志、報刊、網絡以及電臺對電氣火災發生的規律、特點、以及危害性進行教育。對于工程企業的施工人員,要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技能操作水平。只有在意識上加強教育,才能在操作上規范嚴格。
電氣防火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從各方面來進行加強改善。而我國的預防水平,明顯不足于國外水平,應該加強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教育,對電氣火災事故發生的原因,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這樣才能提高整個電氣防火系統的安全性,促進我國電氣防火工程的發展。
[1]司戈.我國電氣火災的現狀、問題和防控對策[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8(06).王旭輝身份證:41042519831216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