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紅,周曉龍
(1.江西省贛建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0;2.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杭州311402)
綠色施工是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隨著綠色建筑概念的普及而提出來的。綠色施工與綠色建筑一樣,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上的,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施工中的體現,因此應該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落實到具體的方面,就是《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所提出的節地、節能、節材、節水和環境保護與舒適空間的要求。這些方面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
建筑生命周期包括場址選擇、規劃設計、施工過程、運行維護與報廢再利用等5個階段。施工過程階段在生命周期中的特殊位置,既對場址選擇、規劃設計有反饋的作用,又對運行維護、報廢再利用有指導作用;施工階段具有周期長、消耗各種資源能源多等特點,而且施工內容復雜、加工生產和工序多、工程變更頻繁、極易導致資源和能源消耗增多。因此,積極推行綠色施工是建筑生命周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實現綠色施工,需要采取各種具體的辦法。很多文章針對某一方面提出了很多明確的管理、技術方面的措施 ,諸如封閉、隔擋、灑水等;也有從政策的引導方面,提出了加強立法、制定規范、推進企業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這些措施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綠色施工的實施。
在具體的工程施工中,采取了各種推動綠色的措施,諸如環境保護、能源與資源的節約、文明施工等。這樣的施工是不是綠色施工,可以通過一些評價標準來判別。我國目前還沒有獨立的綠色施工評判體系,但《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中,對施工階段建立了獨立的評判標準 ,主要采用定性指標建立評價體系。
承包商是實現綠色施工的主體,承包商在實施綠色施工中,不但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作出了貢獻,也帶動了企業自身的發展進步。實施綠色施工,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業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助于企業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有助于企業提升社會形象,為企業的長期良性發展提供保障;也有助于企業與國際市場的順利接軌。因此,綠色施工應該是承包商努力的方向。
(1)綠色施工管理原則。包括5個方面:減少場地干擾、尊重基地環境、維持地方文脈原則;施工結合當地氣候原則;節約資源(能源)原則;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環境品質原則;實施科學管理、保證施工質量原則。
(2)綠色施工管理目標。包括5個方面:質量目標——符合生態節能標準;工期目標——保證在規定工期內完成建設工作;成本目標——綜合成本最優化;安全目標——保證項目建設使用過程安全;環保目標——在保證建設節能、節水、節電、節材的基礎上,同時滿足環保性和經濟性的要求。
(1)現場環境管理。盡量減少施工現場環境負荷產生,如大氣污染、水污染、施工噪聲、光污染等;使用環境負荷影響系數小的建筑材料;多利用建筑垃圾,使用放射性污染少的物質;盡量運用標準設計,采用標準模數和預制構件,集中大批生產建筑構件;減少現場施工制作;構件與構件之間的連接考慮其可拆性和易拆性等。
肌原纖維小片化指數(MFI)是反映肉嫩度的指標之一。本研究測定了氣調包裝條件下冷鮮羊肉貯藏過程中的MFI,結果見圖3。
(2)施工能源管理。降低建筑材料內含能量:使用內含能量強度比較少的建筑材料,盡可能不用內含能量強度高的建筑材料,優化建筑材料的級配使用,最大限度減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現場施工能耗:有效利用不可耗竭能源如太陽能,有效地收集雨水并重新利用,安裝節能燈具和設備,采用節電型施工機械,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節約用電量;要求機械操作司機合理使用機械,制定科學的采購計劃,合理地現場保管,減少材料搬運次數,增加攤銷材料的周轉次數;實施工廠化施工節能建筑新技術:盡可能地所有配件由工廠預制生產,提高機械化程度和施工效率,使用新型墻板,采用新型防水卷材施工技術,使用鋼筋機械連接技術,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技術等。
(3)資源節約管理。節約材料技術策略: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綠色建造技術,提高材料利用率和降低現場施工廢棄率,改善用材結構,降低材料消耗度,強化節材管理意識;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在施工中采用節水系統、節水器具和設備,采用節水的景觀和綠化澆灌設計,盡量利用河湖水、雨水或再生水,綠化澆灌采用微灌、滴灌等節水技術措施,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統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系統。
(4)工地衛生管理。工地現場經常保持整潔衛生;運輸車輛不帶泥沙出場;生活區室內外保持整潔有序,無污染,無污水,垃圾集中堆放,及時清理;食堂有專人主管衛生工作,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飲用水應保證開水供應;現場廁所(包括樓層廁所)有專人保潔。
(5)擾民防范措施。建立糾紛處理協調領導小組,設專人處理擾民及民擾問題;成立公關協調部門,加強與社區居委會及公安、環保、城建等部門的合作;因特殊工藝超過環保規定連續施工或夜間施工,請有關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對工程可能發生的擾民及民擾問題承擔總承包管理職責,全面負責協調各方面工作;對受施工噪聲、強光、灰塵影響的單位及居民采取彌補措施,維護周邊單位及居民的利益;與周邊單位、居委會建立通暢的聯系溝通渠道。
(6)公眾參與管理。工地設立綠色工地監督員,負責環境保護和文明施工工作;建設單位(業主)與施工單位應運用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把綠色施工的創建標準分解到環境管理體系目標中去;建設投資年度計劃應包括相應的環境保護投資;拆除工程應編制環境保護方案;施工單位應定期對職工進行環保法規知識培訓。
(7)現場廢棄物管理。落實施工現場廢棄物管理的責任制,明確各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的職、權、責,落實具體措施和責任;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能訓練和素質,對施工人員進行節約材料;保護環境方面的教育培訓;不斷改善施工工藝,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利用技術進步來減少或避免施工廢棄物的產生;加大施工廢棄物的現場回收利用力度。
(8)政策與制度實施管理。強化宣傳教育,提高施工隊伍環保意識;建立示范性綠色施工項目及施工企業;制定相應政策加強引導;建立綠色施工建造技術體系;在施工企業推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
ISO于1997年6月頒布了ISO 14040(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和框架)標準。ISO 14040將生命周期評價分為互相聯系的、不斷重復進行的四個步驟:目的和范圍的確定;清單分析;影響評價和結果解釋。
其中清單分析是對產品、工藝活動在其整個生命周期的資源、能源和環境排放進行數據量化分析。清單分析的核心是建立以產品功能單位表示的產品系統的輸入和輸出。施工過程清單分析系統輸入與輸出,見圖1。

圖1 施工過程清單分析系統
建筑綠色施工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開采生產、材料運輸、施工生產過程、施工廢料回收等4個階段,在建造過程中要投入各種建筑材料、構配件、半成品、能源和資源,通過一系列施工過程而產出建筑產品,并在各個生產過程和輸出過程中排放施工廢棄料和增加環境負荷,見圖2。

圖2 綠色施工全壽命周期
綠色施工是指依據建筑的特性,在施工生命周期過程中,通過科學整體設計,創造高效、低耗、無污染廢物排放、健康舒適和生態平衡的施工環境和施工品質,體現節約資源、節省能源、保護環境、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尋求實現綠色施工與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建筑生命周期中能量消耗、排放物占有比例最大的是原材料開采、加工和構件階段,這個階段也是對環境產生影響最重要的階段。
(1)原材料利用優化策略。采用清潔原材料,最好避免使用在生產過程或產品焚燒過程或填埋時產生有害物質排放的原材料;采用低能值原材料,就是在原材料的開采和生產過程中需要的能源低;采用再循環原材料減少原材料再開采和生產過程中的能耗;減少原材料的使用量。
(2)生產過程優化策略。選擇對環境影響小的生產技術;盡可能減少生產環節,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減少污染排放的有力措施;減少生產過程能耗或采用清潔能源;改進生產工藝,減少生產廢棄物;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消耗品使用或采用清潔消耗品。
運輸管理本屬于物流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但在綠色施工生命周期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一是綠色施工生產過程開始的基礎條件,二是合理、協調的綠色施工材料運輸管理可以節約運輸成本費用、減少能源的使用及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1)運輸方式。包括車輛的類型、型號等,不同的運輸方式在速度、運輸規模、運輸成本和靈活性方面均有不同特點,這些特點影響著對某種運輸方式的選擇;
(2)路徑和網絡選擇。路徑是指材料運輸的路線,網絡是指材料運輸的地點和路徑的總和,綠色施工材料運輸管理者必須對材料的運輸的路徑和網絡作出規劃,使運輸的距離總和最小化。
(3)運輸速度和運費。綠色施工材料運輸管理的最根本的權衡就是材料運輸費用與運輸速度之間的全面權衡。施工材料運輸過程中的環境影響主要來源于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空氣污染,需考慮的因子有:價格、可靠性、運輸時間、運輸距離及環境影響對這些因子進行綜合比較,制定出可行的管理策略: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采用科學的計算方法縮短運輸距離;考慮內部運輸與外部運輸相結合以滿足自身的運輸需求。盡量提高當地生產的建筑材料用量占總建筑材料用量的比例,鼓勵使用當地生產的建筑材料,減少建筑材料在運輸中的能量消耗和污染。
施工生產階段是綠色施工生命周期中一個重要環節,對整個綠色施工生命周期的影響最大,特別是對環境、資源和能源的影響。
為了控制施工生產階段對環境、資源和能源的影響,根據ISO 14000及環境管理體系的功能要求,設計了綠色施工的環境管理體系,見圖3。
綠色施工的環境管理總體上是一個PDCA的循環過程,這也是完整的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總承包商建立自己的綠色施工環境管理體系,并針對項目制定了環保目標及指標,并落實到環保計劃中。接著是在分包工程中實施環保計劃,按照工程步驟分階段實施。實施結果要有專人進行檢查,按照工程大小及環境影響大小決定檢查頻度,也可以按照工程步驟進行檢查。最后是對工程環境保護執行效果的全面審核,評估,對其中的缺陷和不足進行改進。值得注意的是,總承包商對施工現場的環境管理包含了對分包工程的環境管理,具體操作以及與分包單位的環境管理的協調需要進一步研究。

圖3 施工生產過程綠色施工管理
在建材采購及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廢料經過回收再次利用,從而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降低系統的環境影響。針對綠色施工廢料回收階段的特點,建立了基于項目的施工現場廢料回收流程,見圖4。

圖4 施工廢料處理綠色施工管理
在施工現場產生的廢物料,先由產生廢料的施工單位確定對自身是否有利用價值,是否能在本工地或者公司其他項目使用;如果不能,則由進行會回收、處理、分類,如處理后的廢棄物還能夠為本項目用的則循環利用,不能為本項目利用
的則給供應商(制造商)為其他項目利用(作為其他用途);最后不能使用的廢物料將送到總回收處再次進行分類處理。
綠色施工是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創建綠色建筑的重要保證,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工程施工階段的應用,對促進建筑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站在全壽命周期評價上的綠色施工管理包括原材料開采生產、材料運輸、施工生產過程、施工廢料回收等四個階段,目前,綠色施工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貫徹落實還處于起步階段,施工人員的綠色施工意識還不強,社會的關注度還不高,配套措施尚待進一步落實。隨著系統科學的綠色施工法規和制度體系的建立和推廣,使得綠色施工活動必將在建筑領域中逐步推廣,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實施綠色施工,必將成為社會的必然選擇。
[1] 胡勤. 綠色施工——建筑業實踐科學發展觀[J]. 建筑經濟, 2006,(2)
[2] 任宏. 綠色施工與建筑企業競爭力提升[J]. 建筑經濟, 2004,(8)
[3] 毛志兵,于震平. 綠色施工研究方向[J]. 施工技術, 2006,(12)
[4] 胡俊. 構建現代綠色建筑體系的探索研究與實踐[D]. 重慶大學, 2006
[5] PUBL IC TECHNOLOGY INC US GREEN BU ILD ING COUNCIL. 綠色建筑技術手冊:設計·建造·運行[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