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朋輝,孫 斌,林亞星,劉海燕
(1.上海海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1;2.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四川成都 610031;3.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15)
人類的一切生產活動都伴隨著潛在的危險,根據“海因法則”(Heinrich’sLaw)的表述,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的背后有29個輕微事故,每個輕微事故背后有300個事故苗頭,每個事故苗頭背后約有1 000個事故隱患,眾多微小因素中的任何一個,只要處理不當都可能釀成慘劇。建設工程行業因其產品體積大、生產流動性大、露天作業、高處作業多、大型機械使用多、電、化學用品接觸頻繁等自身行業特點,始終是安全傷亡事故多發行業。因為上述特點,事故一旦發生,通常會造成巨大的財產和生命損失。因此,建立完備的安全應急預案在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和管理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對建設工程安全施工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應急響應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文獻[1]介紹了我國建筑工程成安全管理的現狀,分析了建立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預案建立的建議;文獻[2]闡述了應急預案制定的步驟,并進行了應急預案模擬;文獻[3]針對施工現場特點,討論了應急預案編制技術。綜上所述,相關文獻對安全應急預案的理論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做出了相應貢獻,但其范圍主要集中于建筑行業和內陸地區,不完全適用于沉管隧道特點,也沒有充分考慮到沿海地區的氣候特點。
沉管隧道具有很多優點[4]:地質適用性廣,可修建于軟土地層;埋深淺,可大大縮短兩岸引道長度,節約成本;斷面設計靈活,等等。在我國,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特區發展迅速、已初步形成沉管隧道通道網,包括已通車的珠江隧道、生物島隧道和大學城隧道,在建的洲頭咀隧道、汾江路南延線隧道、港珠澳大橋隧道工程等。但目前,對于沉管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研究遠遠落后于其發展速度,進行此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線沉管隧道工程位于佛山市南部,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公路地鐵合建隧道,也是第一條建于內河中上游的沉管隧道[5]。整個工程由南岸護岸、南岸主體、北岸護岸和北岸主體四個標段組成。其中護岸工程是整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基坑的開挖及支護、防洪堤的加固、堤岸恢復等具體工作,工程量大,僅北岸護岸土石方量就達26.688 2×104m3,地下連續墻由直型、T型槽段組成,護岸地下連續墻混凝土約15 638.4m3,塑性混凝土地下連續墻1 396.8m3。
系統安全理論認為,事故發生的三要素為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三者同時出現必將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要避免事故的發生,做好施工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首先必須對具體工程的特定危險源有一定認識,了解其特性和可能發生事故的形式,然后盡量避免接觸這些危險源,按照規程制定相關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線隧道項目護岸工程主要危險源有:
(1)隧道基坑開挖深度較深,護岸地下連續墻工程量大,其連續墻由直墻型、T型槽段組成,整體性好,防水效果佳。但是,連續墻的接頭是整個護岸工程中防水的薄弱環節,一旦發生滲漏將影響工程質量。因此,在基坑開挖過程中要作好防滲堵漏的準備工作。
(2)由于施工現場緊鄰東平水道,基坑開挖至河水水平面以下,與河水僅由防洪堤隔開,在基坑施工的同時,水道中基槽開挖工作也在進行,會對護岸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一旦發生滲水甚至塌岸等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3)佛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帶,極端災害性天氣主要有洪、澇、臺風等。平均每年受2~3次臺風侵襲,多集中于7~9月,最大風力可達12級以上,大型臺風破壞力巨大,不但影響施工進度,更是對已施工部分的薄弱環節帶來嚴重威脅。此外,施工現場水體發育,水位受潮汐影響,夏季由于降水量豐沛,洪水侵襲也很頻繁,對整個工程的安全構成威脅。同時,火災也是安全事故預防的重點。
由于該沉管隧道工程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境內,在制定安全應急預案時,除了要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基本法律外,還應符合《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根據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發生后危害性大、后果嚴重、時間緊等特點,應急預案實施流程應具有實用性、操作性、全面性。具體預案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項目部建立應急事故應急預案體系,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由項目總工程師擔任。事故發生后,組長和副組長分析事故緊急狀態,判斷可能造成的后果或發展趨勢,組織、指揮、協調、調度各層應急組織參加應急救援行動;組員由質安部、設材部、技術部等職能部門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各項具體工作,包括開展搶險、救援工作等;根據事故現場特點,及時提供科學的搶險救援技術方案;日常工作由質安部兼管,主要負責防患于未然,在日常工作中檢查各項安全措施對否到位,安全設備是否正常工作,并組織應急救援演習,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等。

圖1 應急預案實施流程
(1)預防措施。首先應保證澆筑混凝土的質量,地下連續墻混凝土澆筑一般在水下進行,澆筑時要注意控制埋管深度,避免墻體混凝土出現蜂窩、夾泥等現象,減少滲水通道;當土方開挖至既定標高后,及時安裝鋼支撐,嚴禁超挖,使圍護結構的變形控制到最低限度,避免連續墻接頭因位移而發生滲漏。
(2)事故處理程序。在基坑開挖過程中,一旦發現連續墻體出現滲漏現象,應立即向值班施工員報告,經現場確認后,第一時間向項目副總工程師匯報,項目副總工程師獲得消息后必須組織技術質安部對現場進行勘查,評估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補救措施和方案。一般處理步驟是首先用沙包堆砌反壓滲漏點,控制滲漏態勢,然后與維護結構滲漏點外側施作兩道高壓定噴墻堵截滲漏。
事故處理完成后,應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全面的排查和補救,查清事故原因,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做好傷亡人員安撫工作,并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1)預防措施。在施工之前,應該詳細計算護岸結構的穩定性,預留足夠的強度儲備,保證護岸結構施工質量。基坑開挖施工過程中,在大堤上布置沉降及位移觀測點定期進行監測,當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時,即防洪堤沉降或位移量突然變大時,采取停工加固堤岸等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發展。
(2)事故處理程序。在施工過程中,當發現大堤監測的數據出現異常,或大堤有下沉、開裂、沉陷及滑坡現象后,第一發現人必須馬上報告值班施工員,經查證無誤后,施工員立即發出停工指令,堤上人員及機械及時撤出;如正進行基坑內施工,則立即將基坑內人員撤至地面。同時將該情況第一時間向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及項目副總工程師匯報,項目副總工程師獲得消息后,必須馬上組織技術質安部基坑監測小組到現場對事故進行勘查、評估,并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根據事故突發的原因及其程度,制訂相應的補救措施或方案,并與施工部部長一起組織施工部實施。大堤堤腳出現滑坡,可首先采用沙包拋至滑坡點,防止滑坡擴大。然后在水上用駁船拋石護腳。
事故處理完成后,施工部必須總結討論事故發生的原因及補救措施和方案的實施情況;項目副總工程師必須對該事故所發生的原因及后果進行評估,兩者都必須以書面形式向項目經理匯報。
(1)預防措施。項目部應經常性組織員工做好對火災、臺風、洪水襲擊防御和自我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明確火災、臺風、洪水襲擊疏散的路線、集結地點及有關救災部門和急救中心的聯系方式;確保應急車輛、通訊、物資器材、救援人員及時到達;加強現場施工人員對消防設施的使用訓練,以便在火災發生時迅速、正確的使用;臨時施工設施和工棚的搭設必須符合防御臺風襲擊的要求。當接到臺風預警時,應及時組織檢查和加固,對無法加固的臨時設施予以拆除,同時做好緊急疏散準備。
(2)事故處理程序。當接到洪水、臺風等災害天氣預警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現場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進行合理的處置;遇到火災時,應在組織人員進行保障安全前提下的施救活動,防止火災蔓延的同時請求相關部門援助,并首先確保人員安全。
在沉管隧道護岸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連續墻滲漏、基坑進水、臺風、洪水和火災事故,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是避免和減少事故損失的重要手段,可以阻止事故的升級和蔓延,最大限度的減輕事故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影響。在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線沉管隧道護岸工程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合理編制和有力實施對于避免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起到了積極的保障作用,此應急預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為類似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構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在今后的研究中,還可以將措施更加細化,將可能出現的情況考慮的更加全面,同時突出特定危險的特殊處理手段。
[1] 王澤學.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分析[J].河南科技,2013,(1):140
[2] 馮亞娟,布赫.建筑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構建[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11,13(3):279-281
[3] 陳守東,沈興東.施工現場應急預案編寫之管見[J].建筑安全,2006,(9):56-57
[4] 陳韶章.沉管隧道設計與施工[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5] 周華貴,邢永輝,王麗.淺談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線工程沉管隧道特點及關鍵技術[J].現代隧道技術,2012,49(5):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