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司馬觀圖片說明:游客正在體驗施羅特療法。凌晨三點,門外傳出窸窸窣窣的開鎖聲。“不會是小偷吧?” 睡夢中的我嘀咕著。打開燈,開開門,是一位穿著白大褂的中年婦女。“我是艾拉,來給你們提供服務的。”她說,“這是第一天的‘打包服務。”我回過神來。這次來奧伯施陶芬度假預訂的“施羅特療法”,其中一個程序是每天“打包”。古老的“包粽子”療法艾拉請我和妻子起床,然后麻利地鋪上一條厚毛巾,接著放上兩個熱水袋,然后再一條毛巾。“請脫掉全部衣服,躺下。”對這個要求,我拒絕了。還是讓女士嘗試吧。艾拉在我太太腹部又放了一個熱水袋,然后給她全身裹上一條濕冷的毛巾。接著就像包粽子一樣,一層一層用干布圍起來,只露出張臉。艾拉讓我們繼續睡覺,說兩小時后會來“拆包”。沒過多久,太太就抱怨渾身發熱,大汗淋漓,像蒸桑拿一樣。“這是我們期待的效果,” 第二天,飯店女主人尼克解釋道,“凌晨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候。冷熱毛巾包裹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這是施羅特療法的經典做法。”施羅特療法是18世紀奧地利的一個馬夫約翰·施羅特發明的。他曾經用冷敷的辦法治好了一匹馬的腿傷,從此轉當大夫,開始給家畜和人看病。鑒于自己缺乏正規的醫學訓練,施羅特采用自然原理來看病。比如他注意到,生病的動物通常不愛吃東西,他便主張病人節食和適量減少喝水。他還使用蒸汽浴和全身包裹的辦法來促進人體自我療傷。1830年,施羅特成立了一個用自己的辦法治病防病的溫泉療養院。 療養方法自稱能抗衰老我們的度假地奧伯施陶芬市是德國官方唯一認定的施羅特療法療養地。這里地處德國與瑞士、奧地利交界,是阿爾卑斯山區的旅游勝地,夏季可徒步、打高爾夫,冬季可滑雪。雖然居民不到7000人,每年來訪的游客卻超過25萬,其中5萬人專為施羅特療法而來。奧伯施陶芬市旅游促進公司經理伊莎貝爾·圖姆說,標準的施羅特療法包括四個組成部分,首先是節食,只吃蒸或煮過的蔬菜水果,以及米飯、谷物、干果等,杜絕肉食。其次是“干濕交替”喝水,根據平常的飲水量,一天多一天少。第三是“打包”,即在凌晨包裹身體捂汗。最后是山間徒步。奧伯施陶芬海拔位于647米到1833米之間,風景秀麗,官方設計了90公里長的徒步路線。圖姆說,減肥是施羅特療法“可喜的副作用”,但這里節食的主要目的是促進人體排出體內廢物。圖姆自己接受過三次施羅特療法,每次兩周,“減了肥,但是很疲憊”。她說,通常人們都是來度假的時候療養的,但自己一邊上班一邊節食,體力支出較大。奧伯施陶芬市旅游促進公司公關部負責人安德里亞·普雷瑟表示,現代人們的飲食中包括大量快餐、飲料和零食,攝入的動物蛋白和脂肪過多,又缺乏足夠鍛煉,往往導致超重、亞健康。施羅特療法的原理就是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達到防病治病、抗衰老的目的。普雷瑟承認,目前還沒有嚴格的科學數據來證明施羅特療法的有效性。他們曾對100位糖尿病患者進行過實驗,發現療法有改善病情的作用。多數患者接受兩周的治療,可以不必注射胰島素,或者減少注射次數。奧伯施陶芬市正和慕尼黑大學聯合進行進一步的實驗。自然療法成旅游賣點不過,這不妨礙施羅特療法成為奧伯施陶芬旅游的賣點。有一家施羅特療法診所宣稱,除了減肥和改善體質外,施羅特療法對“肺炎,癌癥,肝硬化,性生活不和諧,腎功能缺陷等都有幫助”。目前奧伯施陶芬有70多家飯店或機構開設施羅特療法,并成立了施羅特療法認證機構,規范行業服務。各個飯店根據設施不同,收取的價格也不一樣,一般的每人每天60歐元,高級的每人每天可達200歐元。普雷瑟說,只要是認證的施羅特療法機構,它們提供的治療應當是標準化的,區別在于硬件設施不同。施羅特療法的四個元素中,唯一要注意的是“打包”,有的人會因為身體過熱或缺水出現意外。所以第一次接受施羅特療法時,相關飯店會安排客人去見“施羅特醫生”,檢查身體狀況,確認能否捂汗。回到飯店,我們繼續執行之前設計的施羅特療程:每周一三五少喝水,周二周四下午山間徒步,周三周五按摩。每天三餐要么是一碗番茄湯,要么是一盤燉酸菜,最慘的一頓午餐是五粒杏仁。饑餓的我們行走在大街上,聞見餐館里飄出的菜味就兩眼放光。和我們一起參加施羅特療法的菲舍女士來自法蘭克福,她說自己每年都要來奧伯施陶芬療養一次。菲舍女士大約70歲,體重有150斤。“上次我來了兩禮拜,瘦了5公斤。但是我特別愛吃草莓蛋糕和香腸,我的療養成果很快泡了湯。但為了健康,我又來了。”有一天凌晨,我們被一陣鈴聲驚醒。原來菲舍女士受不了兩小時的“打包”,提前摁鈴叫艾拉來拆包。看來,施羅特療法除了毅力,還需要點體能的支撐。▲
環球時報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