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強
摘 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為了提高供電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企業必須加強線損管理,由于我國大多數10kV配電網所采用的線損管理系統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管理、供電線損計算分析及拓撲分析等四項基礎功能組成,因此,加強10kV配電網的分析與管理是非常有意義的。
關鍵詞:供電企業;10kV配電網;線損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416 文獻標識碼:A
在供電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10kV線損的高低是衡量供電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為了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及市場競爭力,做好10kV線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注重線損管理的科學規劃與電網的合理改造,并加強計量管理和無功電力管理,以保證10kV線損管理工作到位。
一、10kV配電網線損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一,主網建設需有待完善,隨著人們對電能需求的不斷擴大,電力企業對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引起了高度重視,但仍然有一些地區的電網布局和結構存在不合理的問題,例如輸變電容量不足、配電線路上負荷點多并比較分散,配變供電點與用電負荷中心距離較遠等,這就給重大設備檢修和電網的穩定運行造成了重要影響;除此之外,一些電網中仍然采用老舊變壓器,老舊變壓器的使用,不僅能耗大,而且電壓調節能力也比較弱,導致電網不能高效、經濟運行;;第二,配網管理水平較低,當前,雖然大多數供電企業都加大了配電網設備的改造力度,其技術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當前供電企業的配網基礎管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配電設備的巡檢工作人員仍然采用人工作業的模式;在配電網中仍然采用高能耗變壓器、電能計量裝置,線路絕緣老化問題也頻繁出現;由于配電網線路距離較長,其T接點相對也比較多,這就凸顯了配網運行不經濟的問題。以上這些原因都是配網管理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另外,由于供電企業檢查管理力度不夠,導致用戶違章用電行為時常發生,進而出現竊電損耗,抄表核收的差錯損失;第三,無功補償投入力度不夠,由于大部分10kV配電網都無設置補償裝置,導致無功損耗嚴重及電網運行不經濟問題突出。據調查顯示,當前供電企業仍有很多變電站存在無功補償裝置投入不足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大容量集合式電容器組的應用,這就出現導設備閑置等問題,此外,由于集合式電容器組的檢修維護相對較困難,在使用過程中,經常需要返廠,這就加大了投入力度,由于補償不到位,導致配網線損問題日益嚴重;第四,設備問題,當前大多數配電網仍然使用高耗能配電變壓器和用電設備,甚至部分導線破舊老化,導線截面也比較小,載流量大,造成線路降損問題比較突出;第五,配電變壓器的運行問題,由于在運行過程中配電變壓器容量與實際用電負荷不相匹配,導致配電變壓器在運行過程中不能發揮作用,在計量問題上,由于電能計量裝置精度不合格,或計量末端電壓偏低,導致因計量裝置過多損耗而造成偏慢的現象。
二、加強10kV配電網線損管理的技術措施
1 注重配電網的結構優化。在長期運行中,配電網的設計布局及結構形式的科學性、合理性直接關系著供電線損,因此,為了提高10kV配電網的供電質量,確保配電網高效運行,供電企業應注重配電網的結構調整及優化設計,第一,對于電源地點的設計位置,應做出合理的安排與規劃,一般將電源點布置在負荷的中心區域,然而,對于采用單端樹干形式來供電的配電網路和位于室外環境中的供電主干線等,由于這些配電網主要沿著道路的走向來架設單一電纜,其沒有充分考慮電力負荷的變化情況及電源點的實際位置,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應充分考慮10kV配電網的運行要求,通過以半徑較小、點位密集及容量大的方式來進行配置,最大限度的拉近電源和負荷中心間的距離,從而有效降低線損;第二,配電網架設,可以根據供電區域以內的各個電源點來采用相對獨立的形式呈輻射狀向周邊區域延伸的方式進行連接,該方式與傳統的單邊供電連接方式相比,其可以有效降低1/8的供電線損;第三,根據10kV配電網的供電需求和運行需求來合理選擇供電導線,采用加大導線截面面積的措施,其可以有效降低25~30%的供電線損,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由導線電阻所帶來的供電線損。
2 配電變壓器三相負荷的平衡調整。在長期運行中,10kV電網配電變壓器具有面廣、量多的特點,若在實際運行中三相負荷出現不平衡的現象,則可能發生線路和配電變壓器上增加損耗的現象,因此,在運行中,應定期對配電變壓器和配電變壓器的部分主干線路的三相電流進行測量,通過做好三相負荷電流的平衡工作,從而減少電能損耗,一般情況下,要求配電變壓器的出口三相負荷電流的不平衡率應小于9%,低壓干線的三相電流不平衡率應小于18%。
3 配電網電壓運行的調整。根據物理理論知識,可以知道在輸送容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線路中的電流和電壓是呈反比關系的,因此,在高電壓大電網中,可以通過提高運行電壓來達到降損的目的,例如,對于35kV及35kV以上的電網,由于電壓器的銅損占整個電網電能損耗的85%以上,其與運行電壓的平方呈反比例關系,因此,提高電網的運行電壓,就可以降低電網總的電能損耗。但是,在配電網中,常常會發生突變狀況,如配電變壓器在深夜運行中因電壓較而造成的空載損耗,配電變壓器的鐵損占整個配電網總損耗的45%~85%,針對這種情況,采用提高運行電壓的方式是不合理的,可以通過引進新設施、新材料來保證線路中的運行電壓不會發生改變,例如對于具有載調壓功能的變電站主變壓器。第一,應全面改造不合理的10kV線路,調整線路布局,隨著用電負荷的日益增長,近幾年大多數10kv線路都處于超載的運行狀態,導致當前僅有1條或2條10kV線路的供電負荷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進而造成10kV線損偏高,因此,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10kV線路進行全面改造,例如,對于城市電網線路路徑的選擇,一般采用經濟電流密度的方法,電網主干一般選擇95mm2導線,然而,對于農村電網線路路徑的選擇,一般采用電壓損失法,在電網供電年達350萬kW.h的基礎上,電網主干應選擇75mm2導線,因此,在進行10kV電網改造中,10kV電網導線的截面積應超過35mm2導線,這樣既可以降低線路損耗,也可以減少線損事故的發生;endprint
4 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電網建設中,推廣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加強計量管理,可以有效降低10kV配電網線損,例如對于電能表的現場校驗,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新設施對變電站、計量裝置等進行現場校驗,引進低壓電能計量裝置現場校驗儀對低壓電能表計量裝置進行現場校驗;例如使用新型節能變壓器,通過在10kV線路上安裝新型自動切式無功補償裝置,從而通過提高線路功率因素來降低線損;
三、加強線損管理的管理措施
對于供電所10kV線損管理,隨著人們對電力的需求,當前的10kV線路已不能滿足負荷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通過精細化的管理,從而降低10kV配電網線損,這就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 加強供電地點和供電范圍,特別是對于山區鄉鎮,若兩個相鄰鄉鎮同屬于一個縣供電企業,可以將供電地點選擇在某一鄉鎮來供電,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另一個鄉鎮的線損,也可以提高10kV線路的供電可靠性;
2 強化用電和營銷管理工作,為了有效降低線損,供電企業應充分利用好營銷管理信息系統,建立相應的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個部門的崗位和職責,并制定考核標準,將線損指標納入到考核制度中,將工作人員的考核指標與獎金掛鉤,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工作人員做好營銷管理工作。
3 加強表計管理,推廣使用節能型電能計量裝置,由于電壓、電流通過電能表的電壓線圈及電能表的電流線圈都會損耗電能,對于有條件的供電企業,可將營業范圍內所有的電能計量裝置都更換為精確度較高的電子式電能表,定期對計量表進行校驗和檢查,提高表計計量的準確性,并加強封表鉗的管理,安排專業人員負責封表工作,實行誰封表、誰負責的原則。
4 加強10kV線路無功電力管理。對于10kV線路無功電力管理,根據變電壓對10kV配電網線路功率因素的核算情況來提出相應的指令,若發現線路中存在的問題,各類包線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及時更換10kV線路,并加強對10kV線路與電容器的巡視和檢查,以保證10kV線路功率因素滿足規范要求。另外,對于用戶無功電力管理,其可以根據10kV線路功率因素適當調整電費執行范圍,在業擴增容情況下,需要根據電力用戶的負荷性質來科學、合理設計無功補償裝置的安裝位置,確保低壓無功補償率超過95%。
結語
電力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做好10kV線損管理工作對提高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加強10kV線損管理,提高供電企業的供電質量,從而推動供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海,趙梓涵.降低供電企業10kV線損技術措施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2:139.
[2]臧正曉,林士勇.縣供電企業10kV線損率波動控制管理[J].浙江電力,2012,06:29-30+72.
[3]蔡家樂.農村10kV配網線損管理措施的探討[J].裝備制造,2009,12: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