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忠
援越抗法,中南海發出集結號
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勝利后,于9月2日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但法國不甘心丟掉這塊廣闊的殖民地,遂于1946年12月出動大軍,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入侵,并占領了海防、河內兩大城市,封鎖了中越邊境。與此同時,又返回老撾、柬埔寨,恢復其殖民統治。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的領導下,為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進行了英勇的斗爭。當時法國在越南全國重要地帶部署的軍隊多達10萬人,而越南的武裝力量只有8萬人,且使用的多是簡陋的武器,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要抗擊并戰勝強大和兇惡的法帝國主義,各方面的困難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胡志明于1950年初秘密來到北京,請求中國向越南提供援助。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不到半年,百廢待興,但為了支援越南的民族解放斗爭、打破帝國主義對我國的封鎖包圍,中共中央毅然決定接受胡志明的請求,向越南提供多方面無償援助。
為此,中央任命羅貴波為中國駐越聯絡代表、韋國清為軍事顧問團團長,之后又派陳賡赴越南,幫助越方組織打通中越邊界的“邊界戰役”和處理中國對越軍事援助的各種問題。至4月中旬,組建軍事顧問團的工作基本就緒,全團共281人,其中包括兵團職1人、軍職2人、師職6人、團職17人、營職33人。為了保密,軍事顧問團對外不公開,以“華南工作團”為代號。
1950年6月27日,即朝鮮戰爭爆發兩天后,毛主席和劉少奇、朱德接見顧問團成員。毛主席說,中國革命勝利了,但越南人民還在法國殖民者的鐵蹄下受苦受難,我們不但應同情他們,還要伸出雙手援助他們,這就叫國際主義。毛主席說,顧問團的任務是幫助越南組織一支正規部隊,幫助他們組織和指揮作戰。當顧問就是當參謀,但不可包辦代替、發號施令,要尊重他們,團結他們,不怕苦,不怕犧牲。毛主席要求顧問團全體同志要把越南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還說在幫助人家的過程中,要經常檢討自己的言論和行動,每天一次,三天一次,最少要每周一次,要檢討我們哪些做得對,哪些做得不對。劉少奇強調,大家要謙虛謹慎,不能擺大國的架子??梢远嗵嵋庖?,但要由越南方面做出決定。朱德說,同志們到越南工作是很艱苦的,要有這個思想準備,我們共產黨人要能吃苦,要做長期艱苦奮斗的打算。中央領導的指示對顧問團勝利完成任務起了巨大的鼓舞和指導作用。
抗法戰爭中敵我雙方經過八年的較量,法國在戰場上每況愈下,國內財政越來越緊張,人民的反戰運動日益高漲,統治集團內部在戰爭問題上的矛盾加劇。法國拉尼埃政府雖已意識到法國難以用軍事手段取勝,但仍堅持頑固立場,主張繼續進行戰爭。美國則伺機取代法國,對印度支那進行直接干涉。越南人民軍經過一系列戰役,消滅了法軍大批有生力量,并在敵后開展游擊戰,從而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使雙方的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越南的方面轉化。面對這種形勢,法國于1953年5月免去了侵越遠征軍司令蘭薩的職務,換上了“名將”納瓦爾。納瓦爾雖主張最終要政治解決印度支那問題,但他謀求在軍事上處于有利地位的體面解決。為此,他上臺后便制訂了一個“納瓦爾計劃”,要求從法國增派援軍,集中主力部隊,企圖奪回戰場主動權。1953年,納瓦爾派出空降部隊,占領了越南西北部的戰略要地奠邊府。
周密準備,代表團精心部署
印度支那局勢的發展早已引起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1954年2月中旬,蘇聯在蘇、美、英、法四國外長會議上提議召開謀求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以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經過一番斗爭,這一提議被采納,中國與上述四國并列,作為五大國之一出席會議。
中央對這次會議極為重視,毛主席任命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為我國出席日內瓦會議代表團首席代表,三位副外長張聞天、王稼祥、李克農為代表,外交部辦公廳主任王炳南為代表團秘書長,雷任民、喬冠華、陳家康、柯伯年、宦鄉、黃華、龔澎、吳冷西、雷英夫等為顧問。周總理親自起草了《關于日內瓦會議的估計及其準備工作的意見》,指出召開日內瓦會議的建議被采納是蘇聯外交的“一項重大成就”;會議有新中國參加這件事本身,就“已使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工作前進了一步”;美國低估日內瓦會議的作用,預言它將得不到任何結果,但美、英、法三國在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上“意見并非完全一致,它們的內部困難也很多”。周總理強調:“根據以上所述,我們應該采取積極參加日內瓦會議的方針。并加強外交和國際活動,以破壞美帝的封鎖、禁運、擴軍備戰的政策,以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薄凹词姑绹靡磺辛α縼砥茐母鞣N有利于和平事業的協議的達成,我仍應盡一切努力,務期達成某些可以獲得一致意見和解決辦法的協議,甚至是臨時性的或個別的協議,以利于打開經過大國協商解決國際爭端的道路。”
代表團組成后,所有成員按不同分工,立即投入緊張的準備工作。黃華和龔澎兩位新聞發言人還在外交部舉行了模擬記者招待會,由新華社記者扮演西方通訊社記者,提出各種很難回答的問題,借以“練兵”。周總理親臨現場,并向代表團全體工作人員作了“戰前動員”。周總理說:這次會議是要解決朝鮮和平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我們與美國的交鋒是少不了的。我們要充分利用這次機會打開新中國的外交局面,使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和人民了解新中國,并爭取同它們建立廣泛的外交關系。他強調:“盡管我們過去在國內談判有經驗,跟美國吵架有經驗,但那是野臺子戲,那是無法無天,什么也不怕,鬧翻了也就那么回事,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中國是一個大國,到日內瓦是參加一個正式的國際會議了,我們是登國際舞臺了,因此要唱文戲,文戲中有武戲,但總歸是一個正規戲、舞臺戲。有幾個兄弟國家參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要本著學習的精神。”周總理還說,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都要遵守代表團的制度和紀律,不得違反。
代表團動身前夕,毛主席約集劉少奇、周恩來、陳云、彭德懷、鄧小平再次研究日內瓦會議問題,力求萬無一失。毛主席說:“現在的印度支那戰爭還在進行,我們要給予大力的支援,負擔很重,當然這是為了印度支那人民的解放事業,是我們應盡的國際主義義務??墒俏覀儑覐镍f片戰爭以來,屢受外國侵略,戰禍不斷,經濟落后,極需有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休養生息,所以,我們非常希望日內瓦會議能夠達成一些協議,使朝鮮的和平得以鞏固,印度支那戰爭能夠停止下來,哪怕是停一段時間也好?!敝芸偫肀硎?,我們代表團要“高舉和平的旗幟”、“協商的旗幟”,為了和平,我們可以做出“必要的讓步和妥協”,盡可能爭取達成一個和平的協議。
4月20日,周總理率領陣容強大的中國代表團離京啟程,取道莫斯科飛往日內瓦。
中越聯合,人民軍前線報捷
早在1953年11月23日,毛主席就曾致電胡志明,闡述中方對印支形勢和斗爭策略的看法。毛主席說:“和帝國主義者和談,同戰爭一樣,也是一種長時間的尖銳斗爭?!薄俺r停戰的經驗證明,只有我們力量強大,在戰場上給敵人的打擊愈多愈痛的時候,和談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所以應當邊打邊談,談談打打,兩者不可偏廢。決不可因為和談而稍微放松自己在軍事上打擊敵人的努力?!北局@一指導思想,周總理在日內瓦會議召開前,通過中國軍事顧問團向越方建議:為了爭取外交上的主動,越方應像朝鮮停戰前那樣,組織打幾場漂亮的勝仗,這對促使日內瓦會議取得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越南勞動黨中央政治局認真討論并接受了中方的建議,決定在奠邊府發起對法軍的進攻。
奠邊府是靠近越老邊界,南北長約18公里、東西寬約6至8公里的盆地平原,是法國控制越南西北部地區和東北部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法軍在這里建立了8個據點群、3個防御分區。每個據點群都有多層火力配備,并挖有縱橫交錯的交通壕,據點周圍還設有40米至200米的障礙區,區內設有多層鐵絲網、電網,埋有稠密的地雷。法國高級將領聲稱這是“不可侵犯的堡壘”,揚言要在奠邊府“碾碎”越南人民軍。
由于越南人民軍從未打過如此大規模的攻堅戰,高級干部中有些人過分強調困難,對攻克奠邊府信心不足。我軍事顧問團通過一系列工作,鼓勵越軍干部提高作戰勇氣、增強勝利信心,特別是向越方提供了我軍情報部門破獲的法軍“納瓦爾計劃”,在此基礎上同越軍領導人共同制訂了作戰方案。
在整個戰役過程中,韋國清團長同越軍武元甲大將隨時交換意見,并一同奔赴前線指揮部。1954年3月中旬開始,越軍集中優勢兵力對奠邊府發起攻勢,經過55天的激戰,殲滅法軍3個主力兵團的7個傘兵營,3個炮兵營,連同工兵、裝甲、運輸部隊和少量正規部隊,共殲敵1.62萬人,其中俘虜10903人,包括少將1名、上校3名、中校10名、少校27名、尉官和軍士1749名;擊落擊毀各種敵機62架,擊毀坦克4輛;繳獲重炮30門、坦克6輛、降落傘3萬多具和大量物資、彈藥。
為保證戰役的需要,除越方努力解決后勤保障問題外,中國還向越方援助了汽車200輛、汽油l萬桶、各種槍支3000余支、子彈240萬發、各種炮100余門、炮彈和火箭彈6萬發、糧食1700噸以及大量藥品和通信器材。
奠邊府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納瓦爾計劃”,給法國殖民者以決定性打擊,扭轉了戰場態勢。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是中越兩軍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日內瓦會議的外交斗爭。
智慧斡旋,總理風采盡顯
4月26日,日內瓦會議在國聯大廈開幕。出席會議的有我國政務院總理兼外長周恩來、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英國外交大臣艾登、法國外長皮杜爾、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等。會議第一階段討論朝鮮問題。從5月8日起進入第二階段,討論印度支那問題,參加者除上述五大國外長外,還有越南民主共和國外長范文同以及老撾、柬埔寨和南越傀儡政權的代表。會議由英、蘇兩國外長輪流擔任主席。
由于東西方國家立場尖銳對立,討論一開始便陷入了僵局。越南、中國和蘇聯認為,印度支那全境應同時停火,但英、法等西方國家則認為老撾和柬埔寨的戰爭是由于越南部隊的入侵造成的,根本不存在當地的抗戰力量,只要越南軍隊撤出,這兩個國家便自然會?;鸷突謴秃推?,因此他們主張把老撾和柬埔寨問題同越南問題分割開來,單獨解決。由于西方國家的頑固態度,直到6月中旬,經過7次全體會議和16次小范圍會議,討論的議題仍毫無進展。這時,法國外長皮杜爾已離開日內瓦。按照會議議程,各國代表團團長將于6月中旬離會一段時間,回國處理政務。如果各國外長在這種氣氛下離開,很難設想他們還會重返日內瓦。這時,中國代表團又獲悉,美國代表團準備在16日的會議上宣布終止參加關于印支問題的討論,這使會議面臨破裂的危險。
針對這種局面,周總理和中國代表團認為,談判的關鍵是越方是否承認越南軍隊進入了老撾和柬埔寨。如果不想讓談判破裂,就必須在這個問題上找到一個出路,而且時間非常緊迫。如果我方堅決不承認,老、柬問題無法談下去,越南問題將受牽連而談不下去。周總理考慮,可以承認在老、柬有越軍。對外可解釋說,過去有越南部隊在兩國作戰,但有的已經撤出,如果現在還有,也可以按照一切外國軍隊的辦法辦理。這個方案立即得到了蘇聯代表團的支持,越南外長范文同也同意。三方商定,為防止對方破壞,由周總理在6月16日上午拜會會議兩位主席之一、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向他透露我方新方案。
這天中午12時半,周總理由副外長張聞天陪同,緊急拜會了艾登,明確告訴他尚在老撾和柬埔寨的越南軍隊可以撤出。之后,又在當天下午的會議上提出了我方的新建議,鄭重表示:外國軍隊撤退的原則對一切情況都適用,法國軍隊和越南軍隊都應當撤退。這樣,一切外國軍隊撤出的問題得到了澄清,得到了大多數與會國代表團的贊賞和支持。老、柬代表都表示,中國的建議與他們有共同點,可以作為討論的基礎。雙方經過緊張的會外磋商,終于在19日達成了《關于柬埔寨和老撾停止敵對行動的協議》。
為進一步做工作,周總理于6月23日在瑞士伯爾尼同法國主和派代表、新任總理兼外長孟戴斯·弗朗斯會面,就印支問題坦率交換意見。周總理指出:“印度支那戰爭已經打了八年,不但印支人民飽嘗戰爭之苦,整個東南亞的和平與穩定無法實現,貴國人民也受到很大損失,貴國政府在政治、經濟各方面都陷入了極大的困難。”“相信孟戴斯先生是明智的,不會讓美國人牽著鼻子走。美國阻撓達成協議,受害的不只是印支三國,還有法國政府和人民?!敝芸偫磉M一步闡述了解決印支問題的新方案。他說:“我認為,印支三國的問題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使用同樣原則時,應照顧到三國的特殊情況。如果要求外國軍隊撤走,是指一切外國軍隊應同樣地從三國撤走。這就是說,不僅法國軍隊要撤出,進入老撾和柬埔寨這兩個國家的越南支援人員也要撤出。再如停戰以后,停止從境外進入軍事人員和武器彈藥的原則,既要適用于老撾和柬埔寨,又要同時考慮到這兩個國家自己的要求。這樣的方案才是公平合理的?!泵洗魉埂じダ仕箤@次會見十分滿意,對周總理更是心悅誠服。分手時,他激動地說:“你講得非常合情合理,我決心以一個月為期實現?;?。尊敬的周恩來先生,如果在7月20日不能就印支問題達成和平協議,我將提出辭職?!?
事實表明,由于周總理和中國代表團的努力,才打破了僵局,避免了會議破裂的危機。
柳州會晤,中越領導人共襄大計
6月19日協議達成后,各國代表團團長按會議日程暫時離開日內瓦,周總理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動。7月3日至5日,周總理前往廣西柳州同越南領導人胡志明、武元甲、黃文歡舉行會晤,進一步商討下一步的談判方針,著重研究停戰后越南南北兩方的臨時軍事分界線問題。中方參加的還有羅貴波、韋國清、解方、陳漫遠、喬冠華等人。在將近三天的時間內,總共開會八次。
武元甲先就戰爭形勢做了報告。周總理用三個半天介紹了日內瓦會議的進展情況和對國際形勢的分析,著重談了對今后“戰”與“和”的利弊分析。兩國領導人對形勢的分析達成了基本共識,即一致認為美國對越南和印支的干涉確定無疑;奠邊府戰役的勝利雖給法軍以重創,但并沒有根本改變敵我力量的對比,因此仍應爭取談判解決問題;從東西方斗爭的總戰略看,印支停戰有利于爭取東南亞的中立國家。
關于停戰后越南南北兩方的臨時軍事分界線,應爭取以北緯16度畫線,但考慮到16度線以北的9號公路是老撾的出海必經之路,對方可能不會讓步,因此可在16度線的基礎上,再作若干小的調整。
會議還討論了老撾和柬埔寨問題、?;饐栴}、南北方人員集結問題、國際監督問題和交換戰俘等問題。
最后,胡志明主席作簡短的總結性發言時說:“周總理不僅在日內瓦奮斗,還來此作報告,講得很透徹。現在越南是站在十字路口,可能和,也可能戰,主要方向是爭取和,準備戰。工作的復雜性在于要準備兩套方案。越南勞動黨中央的工作是要打通高級干部的思想。和平恢復以后,我們要接管河內、海防兩座大城市,現在就要著手準備一批干部?!?/p>
7月6日,周總理在北京向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匯報了日內瓦會議的情況和我國代表團的工作。毛主席說:“周恩來同志的報告很好,我們應當同意他所講的這些方針,并且批準代表團過去這些活動。過去兩個半月的活動是很好的。我們幾個國家,蘇聯、中國,還有朝鮮和越南,是團結得很好的。方針是正確的,活動是有成績的?!?/p>
“今后是會議的最后一個階段了。繼續執行這個方針,并且在有些具體問題上抓緊一點,估計可以達成協議,就可以開展一個局勢。”
7月12日,周總理在返回日內瓦途中經過莫斯科,會見了蘇聯領導人。抵達日內瓦后,又分別拜訪了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和越南外長范文同,向他們說明越、中、蘇三國領導人商定的一致意見,中心意思是要主動、積極、迅速和直截了當地解決問題,在不損害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作個別讓步,以求達成協議。7月13日,周總理約見法國總理孟戴斯·弗朗斯。此時法國仍堅持以北緯18度作為越南南北兩方臨時軍事分界線。周總理耐心地對孟戴斯說,目前法、越雙方都應再做些努力,互相讓步,以求得達成協議。停戰、和平,是雙方的最高利益,特別對法國來說更是如此,千萬不要造成給美國插手干涉的機會。孟戴斯表示愿意考慮中國的意見,爭取盡快達成協議。
協議達成,外交戰完美收官
1954年7月19日,越、中、蘇三方商定共同的最后方案,提交給處于中間人地位的英國代表團,經過大多數與會國的共同努力,終于達成了協議。根據會議最后文件,越南以北緯17度線作為敵對雙方軍隊集結的臨時軍事分界線;將在1956年7月內舉行全國自由普選;法國將從印支三國撤軍;與會各國保證“尊重越南、老撾和柬埔寨三國的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并對其內政不予任何干涉”。文件對老撾和柬埔寨的停戰也作了相應規定。7月21日,日內瓦會議舉行最后一次會議。周總理在會上發言說:“印度支那敵對行動的停止就要實現了。舉世渴望的印度支那和平就要恢復了。正如朝鮮一樣,和平又一次戰勝了戰爭。讓我們更加堅定信心,繼續為維護和鞏固世界和平而努力?!敝链?,為時75天的日內瓦會議落下帷幕。印支的停戰結束了法國多年來對印支三國的殖民統治、確認了三國的民族權利,又一次打亂了美國利用印支包圍中國的圖謀,捍衛了我國南方邊陲的安全,是新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
越南領導人對會議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越南人民軍大將武元甲說,由于日內瓦協議的簽訂,使越南革命力量“爭取到了一塊完整的領土,有首都,有海港,有條件從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建立鞏固的地盤,為今后實現全國獨立和統一而斗爭?!焙久髟谙蛉珖嗣?、軍隊和干部發表的文告中說:“在日內瓦會議上,由于我國代表團的斗爭,由于蘇聯和中國兩個代表團的幫助,我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960年越南勞動黨第三次代表大會的決議說:“我們贏得了簽訂日內瓦協議的勝利,恢復了印度支那的和平;北方得到了完全解放,越南革命走上了一個新階段。”
中國代表團在談判過程中,客觀分析了當時印度支那的實際情況,考慮了印支三國人民和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利用了西方國家之間的矛盾,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打破了會議的僵局,促使會議達成協議,恢復了印度支那的和平,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周總理偉大外交家的風范和魅力,感動和征服了許多以前對中國有所懷疑的人。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對記者說:“跟中國的周恩來打交道,我當然樂意。要知道,他可不是平凡的人,你們早晚都會清楚,他是個不平凡的人?!睍h結束后,艾登同周總理告別時說:
“衷心感謝周恩來總理閣下在日內瓦會議中給予我作為會議主席的巨大幫助。周先生在會議中起了別人不能起的卓越作用。沒有您的努力,印度支那問題達成協議是不可想象的,說不定我們早已散會回家了。我們英國還極其重視此次英、中兩國已建立的關系,希望今后兩國抱著同樣的信心維持這一聯系。”法國總理孟戴斯專門到中國代表團向周總理致謝。他說:“印支停戰協議在您的幫助下按時達成了,回去我要向公眾說,是周恩來不讓我辭職!”
日內瓦是有名的旅游勝地,素有“世界公園”之稱,出席會議的各國代表團都找機會游覽觀光。但周總理殫精竭慮,始終在夜以繼日地工作,當我代表團工作人員勸周總理出去散散步時,總理總是說:“多做些工作吧!”瑞士報紙贊揚說,中國總理在休息日也不出來游覽,真是與眾不同。周總理利用各種時間和機會,先后在代表團駐地宴請了英國首相艾登、法國總理孟戴斯和加拿大、老撾、柬埔寨客人。艾登請周總理在宴會的菜單上簽名留念。30年后,艾登夫人訪華時,還特意帶來了那份菜單。
此外,周總理還注意做新聞界的工作。據代表團新聞聯絡官熊向暉回憶,當時前來采訪的各國記者共達六七百人,為使他們更多地了解新中國,我代表團遵照周總理的指示,舉行了兩次大型電影招待會。第一次放映紀錄片《1952年國慶節》。為使更多的人前來觀看,周總理指示要把請柬印成兩種,一種是指名邀請,另一種不寫姓名,就放在“記者之家”,讓臺灣、南越、南朝鮮以及不便邀請的美國記者自取,現場用英語作簡單說明。放映時,全場爆滿。第二場放映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了讓外國人看得懂,熊向暉建議把片名改為《梁與祝的悲劇》,再搞個英文說明。周總理說:“你搞十幾頁的說明,我要是記者,我就不看,又不是聽教授講社會發展史。你只要在請柬上寫一句話就行:‘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你試試看,我保你不會失敗。”熊向暉按總理的指示辦了,結果引起了外國記者的極大興趣,放映場再次爆滿。兩場放映結束時,掌聲、喝彩聲經久不息。
7月23日,中國代表團離開日內瓦回國。周總理在機場發表談話說:“日內瓦會議已經完成了它的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任務,對于鞏固亞洲的和平與安全,是一個重要的貢獻。它又一次有力地證明,國際爭端是可以經過和平協商獲得解決的。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復,緩和了國際緊張局勢,并為進一步協商解決其他重大的國際問題開辟了道路。”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同當年相比,國際形勢和我國的對外關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周總理的光輝形象和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會議的出色活動和所作的卓越貢獻,始終是我們學習的典范,將永遠激勵我們不斷開拓進取,開創中國外交工作的新局面。(編輯楊琳)
(作者是中國駐越南前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