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強 成 靜 張永磊 王剛成 韓廣森 謝建國
胃腸外科治療中負壓引流方式與虹吸引流方式應用的價值
付 強 成 靜 張永磊 王剛成 韓廣森 謝建國
目的 對比分析胃腸外科治療中負壓引流和虹吸引流的應用價值。方法 12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引流方式進行治療, 對比分析其臨床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的術后總引流量和持續引流時間之間的差異無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堵塞管道發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腸外科治療中, 虹吸引流方式效果明顯優于負壓引流方式, 值得進一步對虹吸引流方式進行推廣應用。
胃腸外科;負壓引流方式;虹吸引流方式
本研究選取本院胃腸外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的120例患者,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比較了負壓引流方式與虹吸引流方式在胃腸外科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胃腸外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的120例患者, 這些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 即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其中有男88例, 女32例, 年齡在17~74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57.41±10.22)歲。在手術方式方面, 有33例患者為胃大部分切除術, 34例患者為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 20例患者為小腸部分切除術, 28例患者為結直腸癌手術, 5例患者為急性壞疽性闌尾炎術。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由手術醫師在手術過程中常規留置腹腔引流管和骶前引流管, 給予觀察組患者虹吸引流方式治療, 運用引流管道將一次性引流袋直接連接起來, 同時注意保持引流袋在患者的引流瓶面之上;給予對照組患者負壓引流方式治療,運用引流管道將一次性負壓引流盒直接連接起來。所有胃管內鏡均是10 mm。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用t檢驗計量資料, 用χ2檢驗計數資料,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總引流量、持續引流時間、相關治療費用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相關治療費用明顯比對照組少,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兩組患者的術后總引流量和持續引流時間之間的差異無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堵塞管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堵塞管道發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顯著, 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總引流量、持續引流時間、相關治療費用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總引流量、持續引流時間、相關治療費用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堵塞管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正確的外科引流能夠將積液和積血有效消除掉, 將壞死組織和異物減少到最低限度, 將死腔消滅, 對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進行有效的改善, 將組織愈合的良好環境提供給患者,最大限度地減少腹腔粘連、腸梗阻、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同時, 引流也為外科醫護人員術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從廣義上來看, 胃腸手術的引流依據引流物放置的位置可以分為兩種, 即腔內引流和腔外引流[1]。腔內引流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者消化道壓力的有效降低、腹脹的有效減輕、消化液外溢對腹腔造成的污染的減少等, 同時還能夠對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進行有效的觀察和監測,看其是否為持續性出血;腔外引流的主要目的是向體外排出體腔內的積血、積液等[2]。手術之后放置引流物早期可以對手術止血的效果進行觀察。依據引流壓力, 又可以分為兩種,即被動性引流和主動性引流。依據外界空氣是否經引流物向腹腔進入, 又可以分為兩種, 即開放性引流和封閉式引流。
膠管引流是外科臨床最為常用的引流方式, 該引流方式屬于封閉式引流, 由于其很少發生引流不暢等, 因此近年來在胃腸外科的各種腹腔引流、胃腸減壓等的治療中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膠管引流有兩種原理, 即負壓吸引和虹吸引流。通常認為, 負壓吸引引流屬于主動引流, 能夠對負壓進行持續的保持, 將死腔及積液的形成減少到最低限度, 且很少發生逆行感染;虹吸引流屬于被動引流, 可能會使逆行感染的機會增加, 其引流效果可能比不上負壓引流[3]。本研究結果表明, 和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的相關治療費用明顯較少, 術后堵塞管道發生率明顯較低,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在胃腸外科治療中, 虹吸引流方式較負壓引流方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總之, 在胃腸外科治療中, 虹吸引流方式較負壓引流方式更能降低患者的術后堵塞管道發生率, 降低患者的相關治療費用, 有效減輕患者病痛及經濟負擔, 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
[1] 李宇, 趙玉洲, 王寶婷.閉式引流治療腹部術后切口感染106例臨床觀察.中國當代醫藥, 2011, 18(5):38-39.
[2] 鄭美春, 朱亞萍, 陳秀杰, 等.應用造口袋收集各種滲出液的體會.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 2008, 10(3) : 226.
[3] 莫心女, 羅光輝, 余啟文.一次性造口袋用于腸外瘺患者引流腸液的臨床觀察.河北醫學, 2011, 17(5):603-605.
2014-03-13]
450008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外科(付強張永磊 王剛成 韓廣森 謝建國);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急診內科(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