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鑠青
·藥物與臨床·
雙氯芬酸鈉栓用于腎絞痛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
王鑠青
目的 探討和研究雙氯芬酸鈉栓用于腎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96例腎絞痛患者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兩組, 對照組48例采用常規治療措施, 即給予間苯三酚聯合山莨菪堿治療, 觀察組48例則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雙氯芬酸鈉栓治療, 治療結束后統計并對比療效。結果 從兩組患者療效來看,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5.4%(41/48), 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2.5%(30/48), 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雙氯芬酸鈉栓在治療腎絞痛患者方面的療效顯著, 能夠迅速緩解患者癥狀, 聯合常規治療能夠有效提高療效,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腎絞痛;雙氯芬酸鈉;間苯三酚
腎絞痛指的是患者由于腎臟炎癥、結石或腫瘤等因素引起的輸尿管梗阻引發的急性疼痛, 在門急診十分常見。目前臨床上在患者病情確診之后常用平滑肌解痙藥或鎮痛藥物進行治療, 但單獨應用治療效果較差[1], 如何能夠安全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疼痛, 改善癥狀是目前泌尿外科所研究課題之一。作者近年來應用雙氯芬酸鈉栓進行此類疾病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為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間本院收治的96例腎絞痛患者, 男62例, 女34例, 年齡37~62歲, 平均年齡(46.1±4.9)歲, 本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現象, 部分患者伴隨有血尿、嘔吐等癥狀,在入院后行B超檢查顯示腎臟、輸尿管結石39例。根據患者入院編號進行隨機分組, 將以上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 確保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上無顯著差異, 具有可比性(P>0.05)。
1.2 選取及排除標準 選取標準:①患者存在突發性腹痛或腰骶部絞痛, 且可向會陰部、下腹部放射, 伴或不伴惡心、嘔吐現象;②尿隱血實驗陽性;③B超檢查結果提示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④存在腎絞痛、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既往史。排除標準:排除嚴重腎積水、嚴重腎臟功能障礙、消化道潰瘍以及惡性腫瘤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措施, 給予患者間苯三酚80 mg加入0.9%氯化鈉100 ml靜滴, 山莨菪堿10 mg加入0.9%氯化鈉250 ml靜滴, 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雙氯芬酸鈉栓50 mg塞肛。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對癥支持治療措施, 治療結束后統計并對比療效。
1.4 療效判定 根據患者癥狀緩解情況進行療效判定[2]。顯效:患者用藥后30 min內癥狀完全消失, 且持續安靜止痛6 h以上;有效:患者用藥30~60 min內癥狀顯著改善,且持續安靜止痛4~6 h;無效:未能達到以上兩種標準或出現加重者。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本組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進行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組間對比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表示, P<0.05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從兩組療效來看,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5.4% (41/48),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2.5%(30/48), 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從兩組不良反應來看, 觀察組1例出現排尿不暢, 2例出現輕度腹瀉, 不良反應率6.3%, 對照組4例出現頭暈頭痛, 6例出現排尿不暢, 1例視物模糊, 不良反應率22.9%, 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統計對比(n, %)
尿路結石或腎臟炎癥引發的腎絞痛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臨床上往往在確診后直接應用鎮痛藥治療, 雖然應用阿片類鎮痛藥效果顯著, 但是藥效時間短, 在藥效消失之后疼痛再次發作, 反復給藥容易成癮, 且藥品管制嚴 , 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無配制, 因此臨床上很少應用。間苯三酚屬于平滑肌解痙藥, 具有解痙效果好, 起效快, 安全系數高等特點, 與其他此類藥物相比, 其最大優勢在于不具有抗膽堿能作用, 也就避免了此類不良反應的發生[3]。而且間苯三酚能夠選擇性的作用于發生痙攣的平滑肌, 對于正常平滑肌的影響很小, 因此即使患者存在前列腺增生或青光眼也同樣適用, 同時也避免了對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造成影響。雙氯芬酸鈉能夠阻斷環氧化酶的生成, 從而減少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轉換, 減少前列腺素在體內的生成和釋放, 提高機體疼痛閾值, 減少對炎癥刺激的敏感性, 采用栓劑劑型優勢在于:①避免首關消除;②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即使對于有潰瘍病史的患者同樣適用;③局部給藥能夠使藥效更直接的作用于病灶部位, 提高藥物濃度。同時動物實驗表明[4], 雙氯芬酸鈉能夠有效的控制家兔尿量, 抑制輸尿管蠕動來實現降低輸尿管內壓的目的, 有助于結石排出。
從本文研究數據來看,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62.5%,而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達到85.4%, 兩者對比存在差異(P<0.05)。這說明雙氯芬酸鈉栓用于腎絞痛患者能夠迅速、顯著的改善癥狀, 減輕患者疼痛。而從藥物安全性方面來看,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率為6.3%,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2.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作者認為雙氯芬酸鈉栓用于治療腎絞痛療效顯著, 起效快, 安全性好,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諸明.雙氯芬酸鈉栓治療腎絞痛76例臨床報告.中國醫藥雜志, 2006, 8(2):10.
[2] 徐進宇, 丁中陽.間苯三酚聯合雙氯芬酸鈉栓治療腎絞痛58例分析.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1, 15(6):105-106.
[3] 王德蔭, 張自立.雙氯芬酸鈉栓劑直腸給藥治療結石性腎絞痛效果分析.福建醫藥雜志, 2005, 27(6):19-21.
[4] 游浩元, 黃亮.雙氯芬酸鈉栓劑加山莨菪堿對結石性腎絞痛效果分析.江西醫藥, 2010, 45(5):453-454.
2014-04-05]
523531 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