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娟 高莉梅
·臨床護理·
中醫體質護理對糖尿病并牙周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黃祖娟 高莉梅
目的 觀察中醫體質護理對糖尿病并牙周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100例, 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 其中治療組在牙周基礎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體質護理, 對照組在牙周基礎治療基礎上使用四環素凝膠劑, 記錄牙周同一點治療前和治療后4周的牙周探診深度(PD)、牙齦指數(GI)、探診出血(BOP)、菌斑指數(PLI)及附著喪失(AL)等。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 牙周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4周, 治療組PD、BOP、PLI和AL指數均低于治療前,其中PD、BOP、PLI治療后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中醫體質護理對糖尿病及其牙周炎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性效果, 值得推廣。
糖尿病;牙周炎;中醫體質護理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DM), 是比較常見的慢性代謝疾病, 隨著人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患者的趨勢逐漸上升[1]。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口腔科常見的疾病之一, 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癥, 目前, 國內治療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療效果不大樂觀, 治療方案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 為此, 本文作者根據中醫體質護理輔助性治療其病癥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獲得了不錯的臨床治療效果, 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本院就診的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100例, 所有的患者均符合下列標志:①符合糖尿病的2010年ADA糖尿病診斷標準;②符合人民衛生出版社第7版《口腔內科學》中牙周炎診斷標準;③過去6個月內未接受過牙周基礎治療, 1個月內未使用過抗生素;④口腔內至少存留16顆牙齒;⑤采用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判定為氣虛及陰虛體質;⑥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以下情況:①合并嚴重的身體疾病;②2型糖尿病并發急性并發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滲性昏迷者; ③由于外傷等引起牙齦出血、松動者;④研究人員認為其他原因不適合臨床實驗者。隨機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觀察組各50例, 其中治療組男28例, 女22例, 平均年齡(35.3±16.8)歲, 糖尿病病程(4.3±1.6)年, 對照組男29例, 女21例, 平均年齡(38.6±17.4)歲, 糖尿病病程(5.8±1.9)年, 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糖尿病病程進行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總體方案 治療組:患者除常規降糖藥物外, 在牙周基礎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體質護理。對照組:除采用常規的降糖類藥物之外, 患者在牙周基礎治療基礎上加用四環素凝膠劑等, 每周用藥1次, 需連續使用4周。
1.2.2 中醫體質護理 成立中醫體質護理小組, 根據治療組每例患者的體質判定結果, 對其制定相對應的中醫體質護理方案, 并在4周試驗時間內定期電話或上門隨訪, 及時跟進治療效果, 保證體質護理方案連貫執行。
1.2.2.1 飲食護理 氣虛質患者宜選擇性質平和, 有益氣健脾功效, 偏溫而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粳米、小米、燕麥、淮山、南瓜、銀耳、龍眼、蘋果、大棗、鵪鶉蛋、雞肉、蜂蜜等, 避免過于滋膩、難消化、加工食物(含化學添加物)、生冷飲品及苦寒、辛辣燥熱等寒熱偏性明顯的食物。陰虛質患者宜選擇清淡易消化、甘寒性涼、滋補腎陰的食物, 如薏薏苡、大麥、菠菜、花椰菜、百合、芹菜、絲瓜、綠豆、黑芝麻、梨、桑葚、香蕉、甲魚、鴨肉、奶酪(芝士)等。
1.2.2.2 起居護理 氣虛質患者宜注意季節轉換, 氣候變化, 多補充維生素A、C、E, 注意雙腳的保溫, 尤其是春、秋、冬季的夜晚, 晚上睡覺前可用溫熱水(40~50℃)泡腳15~20 min。陰虛質患者宜避免高溫酷熱的環境, 每天抽出10 min, 讓自己澄心靜慮, 保持心靈寧靜, 回憶或想象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1.2.2.3 運動護理 氣虛質患者建議運動量小且較和緩的項目, 如散步、踢毽子、氣功、太極拳、瑜伽等。陰虛質患者建議應避免烈日或太熱的時間段運動, 運動項目宜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氣功、游泳、瑜伽等, 便秘患者可配合腹式呼吸及腹部按摩。
1.2.2.4 中醫穴位護理 氣虛質患者建議多按摩風池、肺俞、氣海、足三里等穴位;陰虛質患者建議多按摩三陰交、太溪穴、足三里、腎俞等穴位。
1.3 療效評價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4周, 采用牙周評價指標:探診深度(PD)、牙齦指數(GI)、探診出血(BOP)、菌斑指數(PLI)及附著喪失(AL)。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1.5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牙周指標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治療前牙周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4周之后治療完成, 治療組在PD、BOP、PLI和AL指數明顯低于治療前, 其中PD、BOP和PLI治療后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周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周指標比較()
注:a, 與治療前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
2.2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發生明顯的不良反應。
統計結果顯示, 糖尿病患者同時有口腔疾病者87.3%, 約為正常患者口腔疾病的2~3倍。牙周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 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持續低度慢性感染性疾病,通過菌斑及其大量產物介導宿主反應, 導致牙周支持組織的炎癥、并進行性附著喪失和牙槽骨吸收, 最后可導致牙松動和被拔的一種疾病, 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2]。許多研究已經證實了糖尿病與牙周炎的雙向關系, 一方面糖尿病是牙周炎的危險因素[3], 另一方面牙周炎作為慢性炎癥對糖尿病的代謝控制具有負面影響。糖尿病并發重度牙周炎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8.5倍[4]。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牙周炎不僅影響牙周組織, 而且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呼吸道感染等的一個重要的潛在危險因素[5]。目前, 糖尿病并牙周炎的主要治療手段是牙周局部治療、全身治療及健康宣教等。臨床藥物多為抗生素類化合物, “千人一藥”缺乏個體化治療方案, 而長時間的采用抗生素將會導致越來越多的耐藥菌株增生。相反, 中醫體質護理填補了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臨床治療缺乏個體化方案這一不足。
國內傳統醫學普遍認為, 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是消渴病久,久病入絡, 癖血阻滯脈道, 新血不能濡養牙齒, 則牙齦暴露,牙齒松動, 易于脫落所致[6], 患者多為氣虛、陰虛或氣陰兩虛。表現為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且動則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脈虛弱或手足心熱、口燥咽干、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宜應以除燥治其標, 益氣養陰治其本[7]。因此, 根據患者不同中醫體質采取對應的中醫體質護理對于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治療很有理論意義, 輔助飲食、起居、運動及穴位護理必將對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病情康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本研究中, 經過4周的治療, 發現采用中醫體質護理的治療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均達標, 無明顯的不良反應。
總之, 本項研究證明, 中醫體質護理對糖尿病并牙周炎具有很好的輔助效果, 極大的提高治療臨床現狀,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但是, 本項研究仍有不足之處, 比如長期預后觀察, 患者的長期預防隨訪等需要加強。
[1] Kiran M, Arpak N, Unsal E, et al.The effect of improved periodontal health on metabol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Clin Periodontol, 2005, 32(3):266- 272.
[2] Wang Z, Zhang M, Yu Z, et al.An animal experiment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eriodontitis on atherosclerosis.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12, 30(3):308-313.
[3] Emrich LJ, Shlossman M, Genco RJ, Periodontal disease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Periodontal, 1991, 62(2):123-130.
[4] 孟煥新.牙周炎與糖尿病的關系.北京大學學報, 2007, 39(1): 18-20.
[5] Desai SR, Shinde HH.Correlation of interdental and interradicular bone los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A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study.Niger J Clin Pract, 2012, 15(2):125-131.
[6] 胡芳, 周秀玲, 李哲.中西醫結合治療牙周病.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6, 22(4):42.
[7] 張小菊.糖尿病的辨證施護體會.湖南中醫雜志, 2002, 18(6): 52.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periodontitis
HUANG Zu-juan, GAO Li-mei. Guanlan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51811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onstitution nursing in the treatm ent of diabetes and periodontitis.Methods Divided 100 diabetes out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in our hos pital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 he treatment group’s patients were given TCM constitu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initial periodontal therapy, on the other hand,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etracycline gel.The periodontal PD, GI, BOP, bacteria plaque index(PLI) and attachment loss(AL)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recorded in the same point before 4 week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periodontal index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were not s 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D, BOP, PLI and Al of treatment group after 4 weeks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to before treatment,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CM constitution nursing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periodontitis,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Diabetes; Periodont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nursing
2014-02-20]
51811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