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云
31例原發性肝細胞癌患者超聲診斷中的各項特征分析
任海云
目的 對超聲檢查中原發性肝細胞癌(HCC)的各項特征進行分析, 旨在提高原發性肝癌的早期確診率。方法 選擇本院經術后病理證實為HCC的31例患者(A組)和非肝內占位病變的96例患者(B組), 對兩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及超聲造影檢查, 并對超聲診斷中的各項特征采取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并對具有意義的各項檢查特征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在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 病灶范圍、病灶邊界、病灶數量、病灶后方回聲、病灶內部回聲及病灶是否存在暈環征、彩色多普勒血流信號分級、能量多普勒、脈沖多普勒頻譜、造影劑增強方式、占位病變的造影時間-強度曲線中的峰值強度及腫瘤內彩色血管平均密度等超聲特征對HCC的預測存在一定意義, 而針對上述超聲診斷特征中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 暈環征、能量多普勒、造影劑增強方式及腫瘤內彩色血管平均密度因素為HCC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在HCC的超聲診斷中, 暈環征、能量多普勒、造影劑增強方式及腫瘤內彩色血管平均密度具有一定診斷價值, 通過logistic回歸模型可與其他非HCC肝占位病變進行鑒別診斷。
暈環征;能量多普勒;造影劑增強方式;腫瘤內彩色血管平均密度;原發性肝細胞癌;超聲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
原發性肝細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死亡率較高, 且近年來發病率逐年上升, 在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中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位居第三, 每年約有11萬肝癌患者死亡, 已經成為我國比較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 且此病發病隱匿, 通常在體檢或肝病檢查中檢測甲胎蛋白水平或行B超檢查中偶然發現, 患者臨床上無明顯癥狀, 通?;颊叱霈F癥狀而就診時病程已進入中晚期, 治療效果及預后較差[1]。因此, 對HCC進行早期的確診及治療, 能使患者的預后明顯改善, 并有效的降低肝癌患者的死亡率。而超聲檢查作為一種無創及操作簡便的診斷手段, 已經成為HCC的首選診斷方式, 臨床上目前在HCC的診斷中主要應用二維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造影、能量多普勒超聲及微血管密度測定等方式[2]。而對超聲檢查結果中各項特征進行分析, 并盡早的預測和確診HCC具有重要的意義, 也是目前引起相關專業醫師關注的主要臨床問題。因此, 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駐馬店市中心醫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經術后病理確診的31例HCC患者的超聲檢查的各項特征, 并與此期間病理確診的96例非HCC的肝內占位性病變患者的超聲檢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旨在分析超聲檢查中的各項特征在HCC診斷中的作用, 以期提高HCC患者的早期確診率及改善預后。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31例經術后病理確診的HCC患者(A組), 其中男19例, 女12例,年齡47~77歲, 平均年齡(63.6±9.2)歲;同期在本院共收治經病理確診的肝囊腫、肝轉移瘤、肝海綿狀血管瘤及肝臟局灶性結節性增生等非HCC肝內占位病變患者96例(B組),其中男61例, 女35例, 年齡42~79歲, 平均年齡(61.5±10.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平均年齡及其他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儀器與試劑 SEQUIA512及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聲儀(購自德國西門子公司), 探頭頻率設置為2.5~5.0 MHz;SEQUIA512彩色多普勒超聲以具有實時諧波造影功能, 機械指數:0.19。造影劑選擇聲諾維(購自意大利Bracco公司)。
1.3 方法 ①全部患者在予以超聲檢查前需空腹8 h以上,檢查時采取平臥位, 將儀器調節至腹部檢查的最佳狀態, 對全肝進行多切面的常規掃查, 如需要可適時變動患者體位。②先用灰階超聲和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全部患者的肝內病灶范圍、病灶位置、病灶形態、病灶邊界、病灶數量、病灶后方回聲、病灶內部回聲及病灶是否存在暈環征等超聲影像學特征進行觀察, 并對彩色多普勒血流信號分級、患者能量多普勒超聲圖像特征、占位病變的造影時間-強度曲線中的峰值強度及病灶超聲造影彩色血流平均密度進行分析。③彩色血流信號分級[3]:無彩色血流圖像顯示為0級;顯示短線狀或點狀彩色血流圖像為Ⅰ級;顯示為分枝狀或長線狀彩色血流圖像為Ⅱ級;顯示為局部密集彩色血流圖像為Ⅲ級, 彩色血流圖像呈團狀或彌漫性分布的為Ⅳ級。而0級和Ⅰ級為少供血型, Ⅰ級以上的均為富血供型[4]。④超聲造影檢查中, 在基波條件下對肝內病灶進行清晰顯示, 并針對二維超聲選取最清晰及最大的圖像進行局部放大, 并轉入造影程序, 針對病灶深淺度及患者的胖瘦對超聲功率輸出、探頭頻率和焦點位置進行調節, 使之變為低機械指數狀態(約為0.18)。于患者左上臂肘靜脈注入2.4 ml造影劑+5 ml生理鹽水, 在造影劑注射的同時啟動超聲儀內置計時器和圖像動態存儲。記錄和觀察持續到結節內部造影劑排空。在切面超聲清洗且病灶完整顯示的前提下, 啟動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對肝占位區域血管分布特征進行觀察, 并將顯示的血流最佳切面圖像經過采集后輸入計算機, 通過計算機軟件對病灶及內部液化壞死區進行定界, 對病灶范圍的有效面積進行測定, 并讀出彩色血流面積數, 并對肝占位單位面積內的彩色血流面積(腫瘤內彩色血管平均密度[5])進行計算。
1.4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采用均采取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對兩組患者的病灶范圍、病灶位置、病灶形態、病灶邊界、病灶數量、病灶后方回聲、病灶內部回聲及病灶是否存在暈環征、彩色多普勒血流信號分級、能量多普勒、脈沖多普勒頻譜、造影劑增強方式、占位病變的造影時間-強度曲線中的峰值強度及腫瘤內彩色血管平均密度等超聲特征采用單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 對P<0.05的超聲特征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 對OR值及95%可信區間進行計算, 是否發生HCC設為logistic的因變量, 超聲診斷中的各種特征設為自變量。
2.1 全部患者超聲診斷中各項特征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由表1可見, 除病灶位置及病灶形態對HCC的診斷預測意義不大意外, 其余各項因素均對預測診斷HCC存在一定的作用。
2.2 HCC診斷預測中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超聲各項特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由表2可見, 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暈環征、能量多普勒、造影劑增強方式及腫瘤內彩色血管平均密度因素為HCC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表1 兩組患者超聲診斷中各項特征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2 HCC診斷預測中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超聲各項特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HCC具有短期內發展較快, 并能發生廣泛的轉移等特點,因此, 盡早的確診及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而采取超聲檢查早期診斷HCC逐漸得到廣大臨床醫師的關注。本文通過對本院患者超聲診斷中的各項特征采取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旨在能夠尋找能夠反應HCC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以進行HCC早期診斷預測。
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反應, 在HCC特別在小肝癌的周邊纖維結蹄組織中出現一種較細且規整的假包膜, 為暈環[6]。有研究認為肝臟占位的暈環對HCC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預測作用[7]。有文獻報道稱, 惡性腫瘤通過分泌腫瘤血管生成因子, 對腫瘤產生刺激作用, 并促使周圍組織產生新生血管, 且此類新生血管在數量、形態及功能上與良性腫瘤血管大相徑庭, 腫瘤引起血管的變化主要為動脈化及肝竇毛細血管化[8]。而根據彩色血流信號分級, 將0級和Ⅰ級為少供血型, Ⅰ級以上的均為富血供型。因此, 能量多普勒超聲圖因對血管敏感, 從而能夠作為HCC的預測診斷作用。本文研究中,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 暈環征及能量多普勒可作為HCC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這與以上文獻報道一致。
肝腫瘤組織的血管灌注狀態對確定病變的性質具有一定的意義, 有文獻報道稱, 經過超聲造影增強的對肝臟腫瘤的診斷也作用關鍵, HCC或肝轉移癌等惡性腫瘤治療術后活性組織表現為“快進快出”, 肝局灶性結節表現為“快進慢出”,血管瘤則表現為“慢進慢出”, 且對不典型的肝占位病變, 超聲造影還能對組織的良惡性及分化程度有一定的預示作用[9]。本文研究中, “快進快出”的造影增強方式在HCC的發生預測也作用關鍵, 亦與文獻報道一致。
同時, HCC發展較快是因腫瘤組織出現大量新生血管引起的, 所以, 血管化程度則成為HCC的一個重要獨立危險因素, 超聲診斷中往往通過啟動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采取能量的方式對血管內的血流信號進行顯示, 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及信噪比, 且不被血流方向和角度的影響, 對HCC病灶中的微小低速血流信號進行敏感的顯示, 從而能夠在小肝癌的早期預測診斷中產生一定的作用[10]。本文研究顯示, 腫瘤內彩色血管平均密度也是HCC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且其OR值為55.126, 說明腫瘤微血管密度每提高1倍, 則HCC的發生幾率則提高55.126倍。
綜上所述, 在超聲檢查中, 如出現暈環征、能量多普勒顯示富血供型、造影劑增強方式越接近“快進快出”模式及腫瘤內彩色血管平均密度越大因素為HCC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說明HCC的發生幾率越高。
[1] 程洪濤,郭晨陽,黎海亮,等.TACE聯合射頻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2,21(3):216-219.
[2] 鄧晶,林紅軍.超聲造影在肝臟占位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0,10(19):3786-3788,3797.
[3] 李婭琳,耿嘉蔚,陶健,等.實時超聲造影對肝臟占位性病變70例診斷的臨床價值.重慶醫學, 2011,40(25):2511-2513.
[4] 張立平,楊斌.實時超聲造影在肝臟占位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安徽醫學, 2012,33(10):1353-1355.
[5] Jakab Z.Diagnostic imaging for the screening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Orv Hetil, 2010,151(27):1083-1090.
[6] 康春松.超聲造影診斷肝占位性病變的現狀和進展.實用醫技雜志, 2009,16(7):509-511.
[7] Bohle W, Clemens PU, Heubach T,et al.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hepatocellular and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Ultraschall Med, 2012,33(7):E191-195.
[8] Lassau N, Chami L, Chebil M, et al.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DCE-US) and anti-angiogenic treatments.Discov Med, 2011,11(56):18-24.
[9] 李艷男.超聲造影在肝占位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包頭醫學, 2012,36(4):215-217.
[10] 高永艷,李春伶,董繼紅,等.超聲造影對肝臟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武警醫學, 2011,22(1):58-59.
Analysis on the ultrasonic diagnosis characteristics of 31 cases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N Hai-yun.
Department of Ultrasonography, Central Hospital of Zhumadian, Zhumadian 463000, China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by analyzing the ultrasonic diagnosis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Methods 31 patients (group A) who were diagnosed as HCC by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and 96 patients (group B) with non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of liver were selected, all the patients
color Doppler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diagnosis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Ultrasonic characteristics of focus range, lesion boundaries, number of lesions, lesions in posterior echo, the existence of halo, color Doppler flow signal classification, Doppler energy, Pulsed Doppler spectrum,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total time of peak intensity intensity lesions in the curve and Tumor mean color vessel density was significant to the prediction in single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ence of halo, Doppler energy,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Tumor mean color vessel density w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HCC.Conclusion Ultras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ence of halo, Doppler energy,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tumor mean color vessel density has a certain diagnostic valu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CC and non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of liver can be achiev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Halo; Doppler energy;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Tumor mean color vessel density;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ltrasonograph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463000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