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翔
90例肺不張患者病因分析
葉翔
目的 觀察與分析90例肺不張患者病因, 以期提高病因診斷率、促進患者康復。方法隨機選取90例肺不張者且對臨床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結果、病因等資料進行回顧性觀察, 同時對數據進行詳細記錄、整理、分析。結果 病因:異物1例(1.11%)、結核21例(23.33%)、炎癥29例(32.22%)、肺癌39例(43.33%)且右肺肺不張發生64例(71.11%)、左肺26例(28.89%), 二者相比P<0.05。結論肺不張發生的病因復雜多樣, 包括異物、結核、炎癥和肺癌, 對于該病病因的診斷, 應結合胸部X線、胸部CT、纖維支氣管鏡及細胞學、組織病理學等檢查方能提高病因診斷率。
肺不張;病因
肺不張作為呼吸內科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 其發生多因各種因素致相應支氣管或氣管內病變造成其狹窄或是阻塞等引起肺葉體積高度縮小、肺泡內空氣消失、肺組織含氣量下降[1];由于肺不張是老年肺部疾病較為常見的征象, 其病因復雜致治療方法不同[2], 所以加強肺不張者病因調查與分析,及時給予相應治療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作者本次對90例肺不張患者病因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于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隨機選取90例肺不張患者, 經X線胸片、胸部CT、纖維支氣管鏡及細胞學、組織病理學等檢查得以明確, 90例肺不張者男54例、女36例, 年齡25~78歲, 臨床表現為咳嗽(76例、84.44%)、咳痰(44例、48.89%)、咯血或痰中帶血(42例、46.67%)、發熱(36例、40.00%)、胸痛(34例、37.78%)、氣促(16例、17.78%)等。同時本次研究符合醫學倫理要求。
1.2 研究方法 參考臨床試驗設計標準及要求, 制作《90例肺不張者病因分析表》, 對90例肺不張者一般資料、病因及治療等方面進行回顧性觀察與分析, 同時對上述表中內容加以填寫與數據的記錄、整理、分析。表中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年齡、性別、臨床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結果、病因、治療方法及效果等。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6.0 軟件分析, 計數資料均采用χ2檢驗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統計分析, 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年齡段肺不張原因統計對比 見表1。
2.2 90例肺不張者不同部位病因統計對比 右肺肺不張發生64例(71.11%)、左肺26例(28.89%), 二者相比P<0.05, 具體見表2。
表1 不同年齡段肺不張原因統計對比(n,%)
表2 90例肺不張者不同部位病因統計對比(n,%)
肺不張是一種由多種原因所致的臨床綜合征, 雖然胸部X線及CT等影像學檢查可以明確肺不張部位, 但對其病因往往難以確定[3], 因此一旦病因不明確常給臨床治療增加難度且其預后難以評估, 而明確肺不張原因可制定有效方案指導臨床治療、快速恢復肺張力而更好的促進患者康復。
鑒于此種情況, 作者本次對90例肺不張者臨床資料及相關檢查結果等進行回顧性觀察與分析, 從上述結果可知90例肺不張者中肺不張原因主要包括異物、結核、炎癥和腫瘤,其中以腫瘤發生率最高(43.33%)、其次為炎癥, 其中肺癌發生率高是由于近年來環境惡化及人口老齡化有關, 尤其是肺癌中的鱗癌以腫塊型為主、常向管腔內突出易致管腔發生阻塞引起肺不張, 而炎癥者多存在黏膜充血、水腫、膿性分泌物較多等易致管腔阻塞而引起肺不張。同時從表1結果可知不同年齡段肺不張原因不同, 例如青年人群中肺不張原因多以炎癥為主(12.22%)、其次為結核(8.89%), 而中老年人群中則以肺癌為主、其次為炎癥, 而這些數據均可為肺不張病因的探尋提供一些參考依據;另外從表2中數據可知右肺肺不張發生64例(71.11%)高于左肺26例(28.89%), 尤其是右肺肺中葉發生率最高, 因為右肺中葉支氣管較為細長且管壁薄,同時自中間支氣管向前分出, 呈角銳利, 引流不暢, 加之周圍淋巴結豐富[4], 所以較易對管腔造成壓迫致使狹窄和阻塞發生而引起肺不張。
總之, 肺不張發生的病因復雜多樣, 主要包括異物、結核、炎癥和肺癌, 對于該病病因的診斷, 應結合胸部X線、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查加以明確, 方能提高病因診斷率, 進而更好的進行對癥治療。
[1] 由繼輝.60例中老年肺不張病因分析.中國醫藥導報, 2010, 7(8):165-166.
[2] 任華平,馮愛霞.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肺不張患者107例病因分析.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09,17(12):1082-1083.
[3] 姜建洋,馬文江,田明慶.316例肺不張原因分析.浙江預防醫學, 2008,20(6):83-84.
[4] 陸億華,邱宜軍,徐旭東.老年肺不張 162例病因探討.臨床肺科雜志, 2007,12(11):1245-1246.
537600 廣西博白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