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平
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
馬平
目的 分析探討夜間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研究預防夜間低血糖的相關措施和護理方案。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夜間發生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試驗組和對照組夜間低血糖發生率分別為16.67%(5例)和66.67%(20例), 前者遠低于后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性的預防和護理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發生有重要價值, 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發生率。
夜間低血糖;老年糖尿病;預防;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 其發生原因在于胰島素作用障礙或分泌缺陷, 表現為長期的代謝紊亂, 嚴重者身體機能可發生系統性障礙和衰竭[1]。一般將60歲年齡以上的糖尿病稱為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種種原因常伴隨著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癥, 由于藥物的應用在夜間還容易發生低血糖, 若為及時發現并救治, 則造成患者神經機能不可逆受損, 嚴重者死亡[2]。以本院兩年間收治發生夜間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為資料, 對其進行護理,探討防治患者夜間發生低血糖的針對性護理措施和治療方法。具體研究如下所示。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收治60例發生夜間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 資料中患者年齡在62~78歲之間, 平均年齡68.4歲, 包括36例男性患者和24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選入資料前均確認為糖尿病患者, 且曾在夜間發生低血糖癥狀。隨機將資料中患者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 每組30人, 兩組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服用降血糖藥物, 進行老年糖尿病常規性治療和護理。對于對照組患者, 進行常規護理措施。試驗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 進行針對性的系統預防護理。主要包括心理干預、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調整患者心理狀態, 消減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以更好配合治療;詳細告知患者當前狀態和治療流程及治療預期, 使患者對自身情況和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項有深切了解, 對病情了然于胸;調節患者平時食譜及生活習慣, 日常飲食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減少含糖量豐富食物的攝入, 并避免在空腹狀態下過量勞作或運動。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數據以表示, 計數資料數據以中位數四分區間表示。單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參數檢驗kruskal-wallis法檢驗差異,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 試驗組中5例患者夜間發生低血糖, 低血糖發生率分別為16.67%, 對照組中則有66.67%的患者20例發生夜間低血糖癥狀, 遠高于試驗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情況對比
老年糖尿病患者影響最大的是夜間發生的低血糖癥狀,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 其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夜間升高血糖的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等分泌量下降, 對胰島素的拮抗作用減小, 因而造成胰島素作用增強, 同時患者由于長期患病和藥物的應用造成的降血糖藥物在體內的積累也是造成夜間低血糖的重要原因[3]。
本研究探討針對性的預防和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效果, 根據實驗結果, 采用針對性預防和護理后,低血糖發生率顯著下降, 證明護理有效可行, 還可有效改善醫患關系, 創造和諧醫治環境。
[1] 李弧香,張玲,羅再萍.老年糖尿病夜聞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9,18(3):327-328.
[2] 榮瑞英.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醫學信息, 2013, 26(6):557-558.
[3] 李愛輝.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預防和護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16):279-280.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靜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