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李穎
目的 對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分娩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于本院分娩的產婦84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行人性化護理, 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出血量、產程時間。結果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產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 分娩后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分娩中應用人性化護理, 可促使產婦自然分娩率顯著提高, 降低產程時間, 術中出血量少,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分娩;人性化護理干預;出血量
分娩是復雜生理過程, 分娩時產婦狀態對分娩順利與否有決定性影響[1]。已有臨床實踐證實, 產婦生理狀態與心理狀態均會對患者分娩過程造成影響[2], 因此有效臨床護理對產婦順利分娩有重要意義。為探討分娩過程中有效護理方法,作者選取84例待分娩產婦, 隨機分組后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人性化護理, 其中人性化護理成效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于本院分娩的產婦84例, 年齡為22~34歲, 平均為(27.2±3.2)歲;孕周37~41周, 平均(39.2±0.1)周;所有產婦均不存在產科合并癥,均無胎位不正、巨大兒及頭盆不稱等剖宮產指征。其中初產婦50例, 經產婦34例。將8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 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 主要包括環境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分娩指導、產程護理等措施。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分娩方式、出血量、產程時間進行記錄, 并在兩組間展開各指標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展開統計學分析, 用)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對組間數據展開t檢驗,組內數據展開χ2檢驗, 當P<0.05時, 二者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對比 對比可知兩組患者胎吸助產率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分娩方式對比[n(%)]
2.2 兩組產婦出血量、產程時間對比 對照組產程時間為(8.9±0.5)h, 分娩后出血量為(241.3±25.4)ml;觀察組產程時間為(7.1±0.2)h, 分娩后出血量為(143.2±22.8)ml。觀察組產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 分娩后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
隨著現代社會醫療理念不斷更新及生活品質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護理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分娩作為正常生理過程, 對產婦與新生兒的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有直接影響。在分娩過程中給予有效護理, 是產婦順利完成分娩過程的基本保障。
本院在為分娩患者展開護理時, 對照組展開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上展開人性化護理干預, 具體干預措施如下:①環境護理:創建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 給予患者家庭般的關懷與溫暖;將傳統分娩室與待產室分隔為單獨分娩房建, 便于助產士展開整體性護理, 同時為產婦提供精確、全面的醫療技術支撐。②心理護理:在產婦入院后及時為其介紹醫院與病房環境, 講解醫護人員分配情況, 使產婦及其家屬對醫院環境充分熟悉, 促使產婦緊張情緒得到消除。由于妊娠是長時間的生理過程, 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與產婦加強溝通, 加強日常護理, 主動了解產婦心理狀況改變情況。產前根據產婦復雜心理狀況給予適當心理疏導, 協助患者疏解焦慮、擔憂、恐懼等不良情緒;和產婦家屬展開充分溝通,與醫生配合共同為產婦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與氛圍。對于產程中配合度較差、情緒有劇烈波動的患者, 給予耐心及細心的安慰與撫慰, 利用鼓勵、誘導等方法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腹壓方法, 確保其可順利分娩。③健康教育:主動為產婦講述妊娠臨床特點, 治療方法和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為產婦講解分娩過程中相應配合方法、注意事項與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及相應處理措施, 告知產婦助產士具有豐富的接生經驗,可以協助產婦順利完成分娩過程。為患者講解合理飲食控制、適當運動方法及藥物治療措施, 經順利分娩促使患者信心增強。對孕產婦加強監測, 指導其展開規律性孕前檢查。④分娩指導: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使之積極與助產士的接生過程相配合, 如有必要可對產婦注意力加以分散, 促使其緊張情緒與分娩疼痛得到緩解。在分娩過程中可給予產婦適當鎮痛處理, 根據產婦意愿鼓勵其丈夫參與到分娩過程中, 對其心理壓力予以緩解, 助其順利完成分娩過程[3]。⑤產程護理:在產程護理中護理人員應對胎動及胎心情況予以及時監聽, 對產程進展與宮縮情況予以觀察;指導產婦對呼吸予以調整, 放松肌肉, 通過暗示等方法促使其分娩疼痛得以緩解。適時進行人工破膜, 促使其分娩信心增強。當宮口完全打開后指導產婦保持屏氣并用力, 協助其維持正確、舒適體位。對產程予以密切觀察, 根據常規流程展開產程護理、新生兒與接生, 在分娩后24 h內對產婦情況進行密切觀察。
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剖宮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產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 分娩后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 在分娩中應用人性化護理, 可促使產婦自然分娩率顯著提高, 降低產程時間, 術中出血量少,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 劉賢菊.產婦分娩中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中外醫學研究, 2011,9(36):52-53.
[2] 徐艷陽.試論心理護理對分娩的有效干預.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3,14(10):162-163.
[3] 韓春瑛.分娩鎮痛59例臨床護理體會.河北醫學, 2013, 19(8): 1262-1263.
474550 河南省西峽縣人民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