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
心內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楊利
目的 分析心內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 并探討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心內科46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析46例患者食欲下降原因, 并給予相應的護理, 對比護理前后患者食欲改善情況。結果 經針對性的護理, 46例患者中32例輕中度食欲下降患者恢復正常飲食, 14例重度食欲下降患者有所改善, 9例為輕度, 5例為中度。結論 針對對心內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原因, 給予針對性的護理, 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心內科;食欲下降;原因;護理
心內科患者多表現有食欲下降, 食欲下降多會影響患者疾病治療, 嚴重地甚至造成患者電解質紊亂, 加重病情, 從而嚴重地影響患者預后。本文對2010年3月~2012年3月河南濮陽市中原油田第五社區醫院心內科46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析其食欲下降的原因, 并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心內科46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 男28例, 女18例;年齡20~87歲, 平均年齡45.3歲;擴張型心肌病13例, 先天性心臟病9例, 高血壓10例, 甲亢性心臟病14例。
1.2 方法 46例患者入院后, 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 住院期間給予隨時評估。將患者食欲下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并對患者施行針對性護理, 護理后評價患者食欲改善情況。
食欲下降程度評定標準如下[1]:輕度:患者食欲下降輕微, 不超過1周, 進食量是平時3/4, 臨床無惡心不適或腹脹的感覺;中度:患者食欲下降明顯, 持續1~2周, 進食量是平時1/2, 臨床有輕微的惡心、腹脹感覺, 并有輕微的電解質紊亂, 無明顯的營養不良;重度:患者食欲極差, 超過2周,進食量低于平時1/3, 臨床伴有惡心、腹脹等感覺, 精神差,電解質紊亂, 并有明顯的營養不良。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 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 護理前后對比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對患者食欲下降的評估及原因分析, 對患者施行針對性的護理, 經積極有效的護理, 患者食欲有明顯改善,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46例患者中32例輕中度食欲下降患者恢復正常飲食, 14例重度食欲下降患者有所改善, 9例為輕度, 5例為中度。

表1 患者護理前后食欲改變情況的比較[n(%)]
研究表明, 心內科住院患者多數存在食欲下降, 經臨床評估和分析, 食欲下降多與老化、心血管系統疾病、藥物、介入手術、精神等多方面因素有關。下面具體闡述各個方面因素對食欲下降的影響。①老年人是心內科住院患者中的一大群體, 老年患者機體功能退化, 存在生理性的改變, 比如味覺功能下降、胃腸蠕動變慢、消化液分泌減少、胃排空延遲等, 從而引起食欲下降。②心內科患者中冠心病和高血壓患者較為常見, 冠心病患者多伴有腸系膜動脈硬化, 一旦心絞痛發作, 心排出量會降低, 導致原本硬化的腸系膜動脈供血器官血液灌注量降低, 心絞痛頻發發作會導致患者腹部不適、消化道脹氣, 從而引起食欲下降;而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的時候會伴有頭暈、頭痛、惡心等癥狀, 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患者的食欲[2]。③心內科患者服用一些藥物會損傷消化道黏膜, 有的甚至會影響味覺, 引起胃腸脹氣, 這會導致患者食欲下降。④心內科患者行介入手術之前多伴有焦慮、緊張的情緒, 而術后因臥床休息影響腸蠕動速度, 有的患者則因為手術失敗情緒低落, 等等, 上述因素均會造成患者食欲下降。⑤消化系統分泌及運動功能主要由內分泌和神經系統調節, 而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中樞和情感中樞皮質處于同一個解剖位置, 因此, 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極容易受到情緒因素的影響, 從而對胃產生一定的影響。相關資料指出,抑郁障礙患者厭食、食欲下降較多。
針對上述系內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原因的分析, 臨床要制定并施行針對性的護理對策, 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護理對策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食欲下降的評估:對入院患者進行科學的評估, 有利于醫務人員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有助于為臨床確定診療方案和護理提供依據,通過及時有效的食欲下降評估, 可了解患者食欲下降程度、伴隨癥狀、持續時間以及飲食習慣等等;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 認真傾聽患者傾訴, 并對患者表示理解, 同時, 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宣講飲食重要性, 改變其飲食習慣, 改善患者不良情緒, 為增加食欲可指導患者觀看或收聽喜愛的節目, 必要的情況下, 可指導患者服用抗抑郁藥物[3];③藥物治療和宣教:患者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服用藥物, 避免因服用刺激性藥物而導致胃腸道反應, 通常情況下, 患者在餐后0.5 h口服藥物;對于靜脈滴注的藥物, 臨床要給予胃黏膜藥物保護治療, 防止食欲下降的發生。對于一些用藥后食欲下降的患者要給予促消化、保護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腸動力治療。多數老年人記憶力較差,護理人員要多次反復向患者講解所用藥物的名稱、作用、服用方法、時間、不良反應等等, 必要的情況下, 可提供書面記錄, 通過書面形式向患者交代用藥注意事項。對于血壓較高或心絞痛頻發的患者, 應密切監測其血壓變化或給予積極的臨床治療, 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④調整飲食, 提高食欲:在評估患者飲食習慣、口味、牙齒狀況之后, 可向患者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 冷熱適中, 在良好的環境和恰當的進食時間進食, 同時, 可提供患者喜歡的食物, 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欲。
[1] 張俊梅.心內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分析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28(17):16.
[2] 郭蕾.心內科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分析及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036.
[3] 古必香.240例心內科患者的護理方法研究.中外醫療.2011, 30(6):705.
457000 河南濮陽市中原油田第五社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