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鮮
淺析慢性宮頸炎發病現狀與健康干預
王愛鮮
目的 對慢性宮頸炎發病現狀與有效健康干預措施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至本院接受婦科體檢時確認無慢性宮頸炎女性460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30例,觀察組患者給予健康干預, 對照組不進行健康干預, 分別于第3、6、9、12個月時進行慢性宮頸炎檢查,對比兩組女性慢性宮頸炎發生情況。結果 在第3、6、9、12個月時, 觀察組慢性宮頸炎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給予有效健康教育干預可促使已婚、育齡女性慢性宮頸炎發病率大幅降低,因此在臨床中應對健康教育干預進一步推廣。
慢性宮頸炎;健康教育干預;發病率
慢性宮頸炎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 主要誘因是長時間、機械性、慢性刺激[1], 因此慢性宮頸炎防治重點是提高患者健康意識與預防意識。為對健康干預在慢性宮頸炎預防中的效果進行分析, 作者選取460例健康女性, 隨機分組后, 對照組不進行健康干預, 觀察組給予健康干預, 其中觀察組慢性宮頸炎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至本院接受婦科體檢無慢性宮頸炎女性460例, 所有患者均已婚, 年齡為22~42歲, 平均年齡為(31.3±1.4)歲;所有患者均按照《婦產科學》中慢性宮頸炎診斷標準, 經既往病史詢問、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宮頸細胞刮片巴氏排癌檢查等確認無慢性宮頸炎。排除不愿參與本次調研、存在慢性感染性病癥、急性宮頸炎與其他婦科疾病患者。將460例女性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30例, 兩組健康女性在年齡、生活習慣、孕次和文化程度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不進行任何健康干預, 觀察組患者給予有效健康教育干預, 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醫護人員根據患者個人習慣制定個性化、針對性強的健康教育方案, 利用多種宣傳手段與宣傳材料展開健康教育, 如可印發相應疾病宣傳手冊與宣傳彩頁, 采用面對面模式進行健康指導, 為患者介紹慢性宮頸炎發病原因、主要癥狀(慢性宮頸炎主要表現為宮頸腺囊腫、宮頸肥大、宮頸糜爛和宮頸息肉)、發展過程、治療方法、并發癥、預后、注意事項等, 通過啟發式溝通方式促使已婚女性對慢性宮頸炎預防加強重視, 使患者高度配合健康干預過程。②預防措施。囑咐女性在同房時保持外陰清潔, 注意衛生, 在陰道炎急性期、流產后1個月、經期應禁止性生活;若無懷孕意愿, 應采取有效措施避孕,可利用宮內節育器進行避孕, 防止意外懷孕和流產事件發生,在使用外陰清洗液時先向醫師詳細咨詢, 禁止亂用清洗液,以免導致陰道中酸堿失衡, 致使病原菌易于侵入。以淋浴方式洗浴, 防止交叉感染;囑咐女性少用或盡量不使用衛生墊,選取絲織品或純棉等柔軟質地的內褲并保持外陰的清潔, 勤換內衣褲, 在清洗內褲時應用開水進行燙洗, 之后在陽光下直曬, 以便殺滅致病菌。指導患者端正坐姿, 不可久坐。③理療護理。若患者在隨訪中出現慢性宮頸炎, 局部壞死區出現脫痂癥狀時, 通常會有出血傾向, 此時易造成感染。應囑咐患者加強保暖, 禁止性交, 預防感染, 利用盆浴或對陰道進行沖洗。在出血癥狀停止后展開復查, 痊愈后方可進行性生活。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展開為期1年的隨訪, 分別于第3、6、9、12個月時進行慢性宮頸炎檢查, 對比兩組女性慢性宮頸炎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 16.0對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 對計數數據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第3、6、9、12個月時, 觀察組慢性宮頸炎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慢性宮頸炎發生情況 n(%)
3.1 慢性宮頸炎發病現狀 慢性宮頸炎在已婚、育齡女性中發病率較高, 其中經產婦為其好發人群, 當經產婦有流產史或宮頸手術損傷史時, 慢性宮頸炎發生率會大幅增高。慢性宮頸炎主要臨床表現為性交痛、接觸性出血、腰骶處疼痛與白帶增多等[2], 嚴重時可引發輸卵管炎癥及不孕癥等并發癥, 同時其主要病理類型宮頸糜爛屬于宮頸癌高危因素[3],易惡化為宮頸癌, 因此慢性宮頸炎對患者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均有嚴重影響。
3.2 健康干預在防治慢性宮頸炎中的價值 慢性宮頸炎是在長期、慢性、機械性刺激下誘發的, 因此有意識的預防可有效降低慢性宮頸炎發病率。然而目前很多育齡期女性對這一疾病缺乏了解, 未能有效掌握有效預防知識, 或者是對慢性宮頸炎的預防缺乏必要重視。通過健康干預, 可為患者普及慢性宮頸炎發病原因、預防措施等知識, 促使女性在相關醫學知識方面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對其自我保健意識予以強化, 增強女性對這一疾病預防的重視;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如保持外陰清潔, 在無懷孕意愿時做好有效避孕, 在經期、流產后1個月內禁止性交等, 可對女性健康予以有效保護, 從而促使慢性宮頸炎發生率大幅降低。對于隨訪中發生慢性宮頸炎患者給予適當護理, 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復。
在本次研究中, 對照組不進行健康干預, 觀察組給予健康干預, 經1年隨訪發現, 在第3、6、9、12個月時, 觀察組慢性宮頸炎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給予有效健康教育干預可促使已婚、育齡女性慢性宮頸炎發病率大幅降低, 因此在臨床中應對健康教育干預進一步推廣。
[1] 唐寧.健康教育在防治慢性宮頸炎中的作用.中國醫藥指南, 2011, 9(36):85-86.
[2] 孔徐萍,王唯迪,陸建英.慢性宮頸炎合并 HPV 感染的治療進展.甘肅中醫, 2011,24(6):243-244.
[3] 謝桂珍,韋麗芳.慢性宮頸炎并HPV感染治療及干預措施研究現狀.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1,13(10):189-190.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體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