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陳黎
門診就診老年高血壓患者牙周疾病患病現況調查
王虹 陳黎
目的 調查門診就診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牙周疾病患病現況。方法 連續選擇2013年1月~12月前往本門診部就診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115例, 入選對象接受了口腔及牙周檢查, 對照組來自同期參加體檢同齡健康老年人71例(對照組), 比較兩組對象牙周炎(PD)患病現況。結果 老年高血壓病患者PD患病率為46.09%(53例), 明顯高于對照組(10例, 14.08%, χ2=9.84, P<0.01)。老年高血壓病組的平均牙周袋深度、牙周附著喪失及牙齒松動度等指標也顯著高于后者(P均<0.01~0.05)。結論 老年高血壓病患者PD患病率明顯增高。
高血壓病;老年;牙周指數;牙周炎;患病率
作者對近期來診的115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了口腔及牙周檢查, 對照組來自同期參加體檢同齡健康老年人, 比較兩組對象各項牙周指標及牙周炎(Periodontitis, PD)患病率,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連續選擇2013年1~12月前往本門診部就診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1999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病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排除標準:①繼發性高血壓病患者。②近期接受牙周治療者。③近期連續使用消炎及類固醇類藥物者。本研究入選老年高血壓病患者115例, 男73例, 女42例, 年齡61~83歲, 平均(66.17±14.08)歲。對照組來自同期參加體檢同齡健康老年人71例, 男40例,女31例, 年齡60~79歲, 平均(65.94±13.71)歲。
1.2 方法
1.2.1 各項牙周指標選擇及PD診斷標準 ①牙周指標選擇:以6顆指數牙分別代表上下頜各個區段, 如缺失指數牙則以該區近鄰牙齒替代, 檢查指數牙近頰、正中頰、遠頰、近舌、正中舌及遠舌等6個位點, 并測量出下列牙周指標:牙周袋深度、牙周附著喪失、牙齒松動度。②PD診斷標準:口牙各檢查位點中, ≥1個位點牙周附著喪失(CAL)超過1 mm。兩組對象口腔及牙周檢查時間均在入選后1周內進行。1.2.2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進行本文統計學分析, 各項牙周指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進行兩組間顯著性檢測。PD患病計數指標比較用率及百分數表達, 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檢測, 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對象PD患病率及各項牙周指標比較見表1, 結果表明, 老年高血壓病患者PD患病率為46.09%(53例), 明顯高于對照組(10例, 14.08%, χ2=9.84, P<0.01)。老年高血壓病組的平均牙周袋深度、牙周附著喪失及牙齒松動度等指標也顯著高于后者(P均<0.01~0.05)。

表1 兩組對象PD患病率及各項牙周指標比較
牙周疾病是我國老年人口常見的口腔慢性炎癥性疾病,常由牙菌斑中微生物引起, 導致牙周支持組織發生慢性感染,繼而口腔牙周膜及牙槽骨支撐結構遭遇破壞, 導致牙齒缺失及咀嚼功能障礙。原發性高血壓病也是我國這一年齡段人群另一種多發病, 其發生與遺傳及環境條件密切相關。新近一些學者[1]發現, 我國中、老年高血壓患病人群中, PD發生率很高, 這是由于高血壓病與PD發病機制中均有炎癥介質參與, 后者還可能是其前者發病及促進病情進展的危險因素。在我國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壓病及牙周疾病均較為普遍, 但迄今為止, 涉及到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牙周檢查資料及PD患病率的相關調查還不多見。為此, 作者選擇了一組近期來本門診就診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為觀察對象, 對他們進行了口腔及牙周檢查, 對照組為同期參加體檢的健康老年人, 對照與比較兩組PD患病率及各項牙周指標。調查數據證實, 老年高血壓病患者PD患病例數及患病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同時, 老年高血壓病組平均牙周袋深度、牙周附著喪失及牙齒松動度等指標也顯著差于后者, 這些結果與國內另幾篇不分年齡高血壓病患者相關報道[2,3]結論一致。
總之, 高血壓病是一種危害性較大、預后差的多危險因素疾病, PD及牙周健康現況與老年高血壓病關系緊密, 它們有著共同的致病介質, 并彼此關聯、相互促進, 影響到了這兩種疾病患者轉歸, 還可能導致嚴重并發癥出現。因此, 對于老年高血壓病合并PD患者, 應制定有針對性的牙周干預治療計劃。
[1] 王艷,周學東.牙周炎與高血壓關系的研究進展.國際口腔醫學雜志, 2012, 9(5):664-666
[2] 姜利英,李瑛,王有明.42例高血壓患者牙周炎患病情況分析.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0, 7(5):416-417
[3] 王春艷.牙周病與心血管病及高血壓病的臨床關系探討.醫學研究進展, 2006 , 28(2): 220-222.
250013 濟南, 山東省軍區門診部(王虹);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