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楊鳳華 張芬
腫瘤患者PICC置管導管堵塞相關危險因素研究
陳英 楊鳳華 張芬
目的 了解腫瘤科PICC置管患者導管堵塞的危險因素。方法 回顧性調查腫瘤科應用PICC置管的476例患者, 研究導管堵塞與性別、年齡、原發腫瘤類型、腫瘤分期、置管靜脈、留置時間的關系。結果 476例患者中導管堵塞63例(13.2%), 經統計學分析, 患者年齡、置管靜脈、留置時間與導管堵塞發生率顯著性相關(P<0.05)。結論 正確選擇置管靜脈, 在保證治療情況下盡量縮短留置時間, 加強特定患者的護理指導, 可降低導管堵塞發生率。
腫瘤患者;PICC置管;導管堵塞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指經外周靜脈穿刺, 將中心靜脈導管置入鎖骨下靜脈或上腔靜脈, 是一種安全可靠的給藥途徑[1],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PICC置管在腫瘤科的廣泛應用, 文獻報道導管堵塞的發生率可達21.3%[2], 是PICC 非正常/計劃拔管的主要原因之一[3]。因此尋找導管堵塞相關危險因素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本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為476例腫瘤患者行PICC置管術, 對每例患者的性別、年齡、原發腫瘤類型、腫瘤分期、置管靜脈、留置時間等情況逐項調查登記。
1.2 導管堵塞的判定標準[4]部分堵塞:能夠輸入液體,但不能抽出回血, 表現為流速減慢(<40 d/min) 、局部疼痛、沖洗時有阻力、發生滲出等;完全堵塞: 既不能輸入液體,也不能抽出回血。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和χ2檢驗, 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476例患者, 男性241例, 女性235例;年齡12~81歲;PICC導管留置時間12~328 d。其中導管堵塞63例, 為13.2%。腫瘤科PICC置管患者導管堵塞與性別、原發腫瘤類型、腫瘤分期無關, χ2值分別為1.91、1.23、4.37, P>0.05; 與年齡、置管靜脈、留置時間有關, χ2值分別為8.03、6.68、8.01, P<0.05。導管堵塞與相關危險因素的關系如下表。

表1 PICC導管堵塞與相關危險因素的關系[n (%)]
3.1 年齡與導管堵塞 本研究中>60歲患者導管堵塞發生率明顯高于中青年,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腫瘤患者機體多處于高凝狀態, 有研究顯示惡性腫瘤患者發生血栓的危險比正常人高7倍[5]。尤其針對性抗腫瘤治療后, 患者自主活動時間減少, 臥床休息時間增加, 造成血液流動緩慢,導致堵管概率增加。
3.2 置管靜脈與導管堵塞 PICC置管選擇的靜脈有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位置較深, 其管腔由下至上逐漸變粗, 靜脈瓣較少;肘正中靜脈位置表淺, 易于穿刺,向內上走行匯入貴要靜脈;頭靜脈位置表淺管徑粗直, 在肘窩外側可見, 但其管腔由下至上逐漸變細, 靜脈瓣相對較多,不利于導管順利通過, 易損傷血管內膜。本研究中經頭靜脈置管患者導管堵塞發生率高達20.18%, 與羅奕[7]報道的頭靜脈置管成功率低相一致。因此在進行PICC置管時最好選擇貴要靜脈和肘正中靜脈。
3.3 留置時間與導管堵塞 鄭春輝等[8]報道, 導管堵塞的發生可隨著導管留置時間的延長而增加。Virchow提出靜脈壁損傷、血流緩慢和血液高凝狀態是造成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9]。PICC導管長期漂浮在血管中, 作為體內異物不利于血液回流, 易形成渦流而產生微血栓, 加之長期機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反應性炎癥[10], 甚至血管內膜損傷, 有利于血栓形成。因此, 需要評估靜脈導管使用的必要性, 盡可能縮短導管留置時間, 及時拔除不必要的導管。
綜上所述, PICC置管在腫瘤科的應用已被廣泛接受, 但由于各種因素導致部分患者導管堵塞, 不僅給治療和護理帶來不便, 更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11]。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各項護理操作, 正確選擇導管留置靜脈,盡可能縮短導管留置時間, 加強老年患者護理維護, 盡量減少或避免導管堵塞發生。
[1] 戴建華,葉文琴,袁彬娥.中心靜脈置管護理進展.中華護理雜志, 2001,36(5):377-379.
[2] 鄭春輝.經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并發癥及防治.中華護理雜志, 2004,39(9):700-701.
[3] 王秀榮,蔣朱明,馬恩陵.640例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回顧.中國臨床營養雜志, 2002,10(2):133-134.
[4] 徐義鳳.PICC 導管堵塞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護理實踐和研究, 2009,6(18):57-59.
[5] 王惠杰,張湘茹.惡性腫瘤與血栓性疾病.癌癥進展雜志, 2006, 4(1):39-46.
[6] 鄧作梅,伊秀英.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PICC)堵管原因分析及對策.贛南醫學院學報, 2012,32(2):289.
[7] 羅奕.貴要靜脈與頭靜脈行PICC 置管的對比分析.湖南中醫藥導報, 2004,10(1):25-26.
[8] 鄭春輝,王鳳,陳強譜.經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并發癥及防治.中華護理雜志, 2004,39(9):700-702.
[9] 吳在德.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689.
[10] 張亞婷,曹蘭芳,趙淑娟,等.PICC導管堵塞后的臨床處理.現代腫瘤醫學, 2006,14(5):2-3.
[11] 于紅衛,單金花,都靈燕.PICC管阻塞的預防性護理.護理研究, 2005,9(4):353-354.
Risk factors of PICC catheter blockage for oncology patients
CHEN Ying, YANG Feng-hua, ZHANG Fen.Tengzhou Central People' s Hospital, Tengzhou 277500, 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isk factors of PICC catheter blockage for oncology patients.Methods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Oncology of 476 patients applying PICC catheter, study on catheter blockage and patient gender, age, patients with primary tumor type, tumor stage, catheters, indwelling time of intravenous.Results 476 cases of catheter blocking in patients with 63 cases (13.2%), statistical analysis, age, indwelling vein, and Indwelling Catheter in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time of vein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 blocking distinctiveness (P<0.05).Conclusion Correct choice of indwelling vein, guarantee that indwelling time of shorten treatment, strengthening specific nursing instruction of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 blocking.
Oncology patients; PICC catheter; Catheter blockage
277500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陳英 E-mail:2831451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