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歐寧
(湖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附屬第一醫(yī)院腫瘤三科 長沙 412000)
不同化療方案急救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研究
朱歐寧
(湖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附屬第一醫(yī)院腫瘤三科 長沙 412000)
目的:探討卡鉑(CBP)、博來霉素、白介素-2及干擾素聯(lián)合方案在臨床急救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患者56例,根據(jù)患者的治療意愿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8例。對照組采用卡鉑胸腔內(nèi)注射化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胸腔內(nèi)注入博來霉素、白介素-2及干擾素,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KPS評分改善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KP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應用卡鉑治療晚期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的基礎上加用胸腔內(nèi)注入博來霉素、白介素-2及干擾素可提高胸水的吸收有效率,改善生活質(zhì)量。
肺癌;化療;胸腔積液;療效
肺癌、乳腺癌、淋巴瘤是惡性胸腔積液最常見的三大原因,肺癌最為常見,約占36.3%[1],其中又以非小細胞癌腺癌多見。惡性胸腔積液治療方法的選擇需要考慮患者的基礎狀態(tài)、癥狀、原發(fā)腫瘤的類型、對系統(tǒng)性治療的敏感性和排空胸水后的肺復張反應[2]。我院應用卡鉑(CBP)、博來霉素及免疫增強劑胸腔灌注聯(lián)合胸穿及胸膜固定術治療28例肺癌合并惡性胸水患者,并與單純化療法進行對比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并惡性胸腔積液患者56例,并經(jīng)臨床病理學或細胞學確診。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3.5±6.37)歲。治療前均經(jīng)胸片、CT、彩超證實為中、大量胸腔積液。根據(jù)患者的治療意愿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8例。研究組中,男15例,女13例,年齡45~77歲,平均年齡(63.2±7.14)歲;對照組中,男 18例,女 10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63.4±7.98)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及積液量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在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進行化療,彩超下定位,于胸腔位置最低點置入引流管(胸穿套件)固定于胸壁上,根據(jù)患者情況調(diào)整引流速度,在24~72 h內(nèi)盡量引流盡胸水。兩組患者均經(jīng)胸CT或彩超確定無積液后,給予利多卡因100 mg止痛、度冷丁50 mg鎮(zhèn)痛,必要時給予安定8 mg/d,然后進行胸腔內(nèi)注射治療。對照組患者予以胸腔注入卡鉑400 mg/m2;研究組患者予以注入卡鉑300 mg/m2、博來霉素6 000 U、白介素-2 400萬U、干擾素400萬U,連續(xù)1~2次/周。胸灌后囑患者平臥勤翻身,使藥物與胸膜緊密接觸,增加療效,并觀察病情變化?;熃Y束后3 d復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zhì)、胸片等,正常者準予出院。
1.3 療效評價 治療前后常規(guī)X線或B超檢查,觀察胸水變化,治療1個月后評定療效。其療效參照WHO標準:全部緩解(CR):胸水完全消失,至少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胸水顯著減少,超過1/2以上,至少維持4周以上;無效(NC):未達到上述標準者。
1.4 生活質(zhì)量評定 治療后KPS評分增加20分以上者為顯著改善,增加10~20分者為改善,無增加為穩(wěn)定,減少10分為下降。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研究組中CR 13例,PR 11例,NC 4例;對照組CR 7例,PR 10例,NC 11例。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例(%)
2.2 KPS評分變化情況 研究組KPS評分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治療后Knorfsky評分變化情況 例
惡性胸腔積液是晚期肺癌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報道,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中位生存期僅5~6個月[3]。大量臨床研究證實[4],肺癌明確診斷時約15%患者已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積液,而在發(fā)展過程中,約半數(shù)患者出現(xiàn)惡性胸腔積液。惡性胸腔積液大多為滲出液,乳酸脫氫酶(LDH)升高、胸液 LDH/血清 LDH>3.0、CEA>10 μg/L、鐵蛋白>500~1 000 mg/L、黏蛋白>1 g/L 等均有助于其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
胸腔穿刺抽液可暫時緩解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由于胸腔積液擠壓縱隔而產(chǎn)生的呼吸、循環(huán)障礙癥狀。目前,在胸腔內(nèi)注入硬化劑,產(chǎn)生誘發(fā)胸膜無菌性炎癥反應后使局部胸膜纖維素沉積并激發(fā)局部凝血反應,使壁層及臟層胸膜粘連,進而消滅胸膜腔間隙,以預防胸腔積液復發(fā)。本研究組注入卡鉑300 mg/m2、博來霉素6 000 U、白介素-2 400萬U,1~2次/周,臨床總有效率高達85.7%。各藥物作用機理為:(1)卡鉑屬于細胞毒類抗腫瘤藥,高濃度卡鉑可在胸腔內(nèi)長時間存留直接殺滅腫瘤細胞,產(chǎn)生化學性胸膜炎,從而控制胸腔積液。(2)博來霉素為含多糖肽的復合抗生素,能與銅或鐵離子絡合,使氧分子轉成氧自由基,破壞DNA單鏈,使DNA的復制無法正常進行,從而干擾細胞分裂增殖。另外,其亦為應用廣泛的胸膜硬化劑,且骨髓抑制作用少。(3)免疫增強劑白介素-2為T輔助細胞(TH)產(chǎn)生的細胞因子,可與反應細胞的IL-2受體結合后,誘導TH、TC細胞增殖;激活B細胞產(chǎn)生抗體,活化巨噬細胞;增強NK細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殺傷(LAK)細胞的活性,誘導干擾素的產(chǎn)生[5]。(4)干擾素(INF):是一族可誘導的分泌糖蛋白,為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細胞因子,具有腫瘤、免疫調(diào)節(jié)等用。研究組在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急救中應用卡鉑、博來霉素、白介素-2及干擾素(INF)胸腔灌注聯(lián)合方案,不僅有效使腔內(nèi)癌灶受到抑制,胸腔積液量明顯減少,且逐漸使胸膜粘連和閉合,臨床總有效率達85.7%,KPS評分改善率為89.3%;而對照組胸腔內(nèi)單純給予卡鉑藥物,其總有效率為60.7%,KPS評分改善率為64.3%。兩組總有效率、KPS評分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卡鉑、博來霉素、白介素-2及干擾素(INF)胸腔灌注聯(lián)合用藥方案能有效緩解肺癌伴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zhì)量,為后期治療奠定較好基礎。
[1]張娟,孫秋實,張凌云.重組改構人腫瘤壞死因子聯(lián)合博來霉素胸腔灌注治療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觀察 [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1,16(12):1 104-1 107
[2]張英.博萊霉素胸腔內(nèi)灌注治療惡性胸腔積液32例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10):1 271-1 272
[3]龔建化,黃河,馬經(jīng)平,等.博萊霉素注射液聯(lián)合白介素2治療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2,19(1):48
[4]劉馨,顧立學.兩個化療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1,40(25):2 523-2 524,2 526
[5]張娟,劉紅芳,李青峰.重組人血管內(nèi)皮抑素聯(lián)合博來霉素置管灌注治療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2,20(5):975-977
R 561.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1.021
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