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林惠娜(1990--),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2013級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現狀和我國建筑垃圾現狀,從而提出了建筑垃圾資源化完善對策。
關鍵詞:建筑垃圾;資源化;對策
1、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現狀
1.1 用建筑垃圾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
將廢棄的混凝土塊作為粗骨料、廢棄的混凝土顆粒和沙粒作為細骨料,并與水泥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建筑材料稱之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主要應用于:
(1)道路路基建設,道路路面建設等。
(2)樓房、橋梁的鋼筋混凝土式工程。此工程對再生骨料的抗拉強度、粘合度、顆粒大小等有較高要求,在使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時,要控制好質量的相關技術要求。
1.2 廢磚的資源化利用處理工藝
應用到橡膠、塑料等有機材料中時,將原料磨細至0.1mm以下即可使用。該原料抗氧化強、耐腐蝕,與高分子材料結合時絕緣性能好,結構牢固,耐高溫。
1.3 改性建筑垃圾作為橡膠填料處理工藝
采用濕式改性工藝對廢舊混凝土和廢粘土磚進行表面改性,將制得改性作品用作橡膠填料,輔以配合劑與丁苯橡膠進行混煉、硫化制得橡膠組合物,并將其與以等量輕質碳酸鈣作為填料,按相同配比混煉、硫化制得的橡膠組合物[2]
1.4 建筑垃圾制備泡沫混凝土的研究
現在我國的泡沫混凝土砌塊年產量大約為50萬平方米[3],在建筑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在南方地區因其隔熱性能以及輕質高強性將其作為框架結構的填充墻,而在北方地區則用作墻體保溫層以及管道保溫套等,現澆泡沫混凝土用于屋面保溫層施工、地基補償等。
1.4.1 處理工藝
將市區舊城改造所拆除的建筑中的廢混凝土以及廢磚瓦進行收集,然后將兩者分別破碎后,用球磨機粉磨至0.08mm方孔篩篩余小于3%[4]。然后將普通硅酸鹽水泥、建筑垃圾、EPS和外加劑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預混均勻,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制備好的泡沫攪拌,制成均勻流態漿,澆注成型,養護至相應齡期然后對其進行測試[4]。
我國建筑垃圾的現狀及完善對策
2.建筑垃圾資源化現狀
因起步較晚,我國對于垃圾的處理能力方面較其他國家還有一定差距,建筑垃圾曾給我國個城市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在建筑垃圾的處理方面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是仍然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很多的建筑垃圾只是被運到了遠郊及農村,對其進行簡單的填埋,導致了土地資源的浪費,還大大危害了環境。
我囯城市的建筑垃圾在不斷產生,對土地資源的占有量也在逐年增加,但隨著土地資源的緊缺,建筑垃圾的堆放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完全統計,在今后的10年中,我國會有將近三百億平方米的新增建筑面積,建筑垃圾的產生量可想而知。只有將產生的建筑垃圾有效利用起來,才能夠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同時還能夠達到國家對于垃圾的處理應該“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要求,避免了建材資源的大量浪費。目前,我國在垃圾處理方面的投入過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3建筑垃圾的完善對策
3.1強調建筑垃圾的源頭控制
源頭控制就是指減少建筑垃圾的產量。建筑垃圾的減量化可以從設計上、選料上控制建筑用料,減少在施工現場用料的使用,提高使用率。
3.2建立并逐步完善建筑垃圾資源化標準體系
制定統一的國家標準,在建筑垃圾資源化中,有明確的衡量標準,建筑垃圾資源化提供技術依據,確保建筑垃圾資源化的質量。在建筑垃圾資源化中,要控制好質量,規范操作流程,在驗收時要有合格的驗收依據,這樣才能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資源化體系。
3.3制定建筑垃圾再生規劃,加快建筑垃圾處理和再生利用技術研究
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中,各級監管部門應結合本地區的研究現狀,制定合理的綜合治理方案,并指導各部門有計劃的進行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要想使建筑垃圾的到有效利用,必須加強分類處理、再生骨料質量、處理方式等方面,提高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穩定性。在產品研發和施工工藝等環節上,建立專業的、完善的技術研究,提高產業技術水平。
3.4引入市場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產業發展
政府應大力提倡建筑垃圾再生循環利用,并在政策和財力上給予相應扶持,原材料價格進行相應補貼,減免相關財稅,設立研發獎金等,以保證建筑垃圾回收企業的快速發展,促使建筑垃圾再生循環產業化。企業生產出的再生產品,政府應帶頭使用,確保產品銷量,并鼓勵提高市場占有率,推動建筑垃圾再生行業的產業化。
3.5積極開展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工程示范
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科技水平,并參考國外處理建筑垃圾的先進理念,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尋求適合我國國情的建筑垃圾循環利用模式。設立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示范工程,發揮其示范性作用,實現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使再生產品覆蓋到各個領域。
3.6加快完善立法和監督執法工作,加強管理
將建筑垃圾這一系統工程資源化,需要落實到各個方面。規范系統管理,各部門分工合作,協調好各部門的關系,才能做好將建筑垃圾的回收、分類、循環利用等全過程。制定并完善有關建筑垃圾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條例,明確規定將建筑垃圾進行合理分離,禁止隨意丟棄建筑垃圾。完善立法的同時,還要對群眾加強基礎教育,認識到建筑垃圾的重要性。
4.結語
將建筑垃圾進行回收并循環使用,可以減少建筑垃圾的堆放。建筑廢渣用途廣泛,可應用于鐵路路基、軟弱土路基處理、粉土路基、粘土路基、淤泥路基和過水路基等等方面,還可以用作改善路基加固土。要想對建筑垃圾有效利用,就應該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結合法律、管理以及技術等多個方面,對于建筑垃圾的合理利用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夠很好地處理好建筑垃圾,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陸凱安.我國建筑垃圾的現狀與綜合利用[C]//新型建筑材料技術與發展—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學術年會新型建筑材料論文集.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3.
[2]程海麗,楊飛華,張杰.改性建筑垃圾作為橡膠填料的研究[J].北京.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3]王群力.新型輕質發泡混凝土砌塊及節能墻體的性能研究[J].磚瓦,2006(10):132-133
[4]蔡安蘭,張長森,劉學軍,荀和生,鐘春偉.建筑垃圾制備泡沫混凝土的研究[J].鹽城工業學院.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