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陸洋(1992—),男,遼寧大連人。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摘要:中國古代有酒圣杜康,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日本和中國是鄰邦不僅地理位置相近連飲酒也相仿。本文從日本清酒的發展歷史出發,分析其背后濃郁的酒文化,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日本這個國家和它的民族文化。
關鍵詞:日本;酒文化
引言
酒是全世界的待客佳品,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酒之精品。就如中國的茅臺、五糧液,俄羅斯的伏特加,法國的白蘭地,德國的啤酒等民族酒品的代表一樣。日本作為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也有自己的酒品牌和酒文化。本文從日本酒的發展脈絡入手,淺析其背后所蘊藏的酒文化。
1 日本酒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日本的造酒技術來源于中國,經過最新的考古發現,早在1000多年前,日本的國境內就有釀酒工具的發明,在今天的日本的本州島所出土的“有孔鍔付土器”,就是目前我們發掘的最早的日本的釀酒工具。根據考古進一步的發現當時的釀酒原料是葡萄籽,由此可見,日本早期的釀酒是以漿果為主要的制作原料。在日本大面積的種植水稻之后,以谷物為原料的糧食酒開始問世。這其中離不開中國移民的功勞。在中國秦漢時期,大量的中國居民因歷史的原因,東渡到日本進行定居,在居住過程中,他們把中國成熟的造酒工藝也傳到了日本,于是,在日本的民間依然信奉著以秦氏一族,也就是秦始皇的后裔作為他們釀酒的師宗。在中國著名的史書《三國志》中,也有比較詳盡的記載。在史書中,日本被稱為東夷,他們好飲酒特別是在婚喪嫁娶的等重要的公共場合。
今天我們所接觸的酒,在日本一般稱其為清酒。這種酒是日本居民在借鑒中國傳統的釀酒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本民族的口味特點進一步完善而產生的。在日本清酒的種類非常多,一般的非專業人士很難通過肉眼來識別清酒品質的好壞。所以,日本通過名稱來對清酒進行了分類。在清酒中從本釀制酒到大吟制酒,中間有八種。其余的則是普通的酒。現在日本統一規定酒的外包裝上要著名酒的身份信息,其中包括酒的產地,酒精含量以及在酒原料中米所占的比例。所以,通過瓶身的標識,我們就可以看出該酒的制作工藝。日本因南北水質和
釀酒工藝的區別,酒的味道也不盡相同。品嘗來看,在日本北部的清酒味道比較清爽,西部的清酒味道則比較濃烈。但無論何種加工工藝,釀酒的原材料在日本基本上是一致的。清酒是通過酒曲和水以及發酵的大米經過特定的工藝發酵而成。在日本的清酒中,最為著名的一個品牌是“吟釀造”,它是經過優質的大米芯和當地的高山泉水釀制而成。
2 日本的酒文化特色
首先是美酒搭配美食。根據日本釀酒協會的官方數字,日本每年的清酒產量約是200萬公升,近年來隨著日本經濟的復蘇,清酒的產量特別是釀造酒的產量每年都上一個臺階。清酒消費劇增的一個原因不光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好酒的國家,這一點雖然還無法和泱泱中華大國,一年喝掉一個西湖的酒量相比,更是因為日本也是一個比較注重營養搭配的國家。換句話說,日本人比較講究美食,比如,生食是日本飲食的一大特色,在日本的食物加工理念中,健康營養素的保持是食物加工的一個基本要求。所以,初來日本的人會驚訝于一種日本獨有的美食—生魚片,這種使用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在傳統的烹煮方式所造成的魚類營養物質的流失,可以說是營養與美味并存。按照日本人的觀念,新鮮的東西是營養最豐富,體內所蘊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時期,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鮮期。日本的壽司就是用各種時令海鮮搭配獨特的醋、辣根等各種調味的輔料進行混合,加工成飯團后然后食用,味道非常的美味鮮美。所以,在這種人間美味的誘惑下,美酒自然是最佳的伴侶。清酒和白蘭地相比,清爽怡人可以充分保護日本美味佳肴的原汁原味。這一點,濃烈的威士忌和過于清淡的啤酒都無法與它相媲美。所以,以清酒為代表的酒文化和日本的美食相得益彰。
其次,日本酒文化中的集體歸屬感。有人說日本是一個比較抱團的民族,這一點在日本的酒文化中也有體現。中國孔子的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到了日本,這句話恐怕就要演變為:有朋自遠方來,豈可無酒相迎乎?日本民族是非常注重禮儀的一個國家,所以,在日本的酒桌上,推杯換盞,不醉不歸的場景隨處可見。特別是在一個重視團隊建設的國家,下班后公司同事之間找家酒館互敬一杯,在飲酒中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友誼,團隊的凝聚力也大大得到提升。這一點和日本民族性格中的集體歸屬感有很大的關系。
在商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日本,日本能夠求同存異迅速發展,離不開集體歸屬意識在其中的思想指導作用。尤其是,在日本二戰以后,國民經濟亟待發展,百廢待興,人們的生活水平還處在較低的水平。很多日本員工餓著肚子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兢兢業業,不辭辛勞。這種奉獻精神的背后,是日本集團意識中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把自己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綁定在一起的思想在鼓舞著他們。同樣在日本集團中,各個企業也在努力打造家的氛圍,領導視員工為自己的兄弟姐妹,在為他們提供正常福利待遇的同時,給他們尊重和愛的關懷,提高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和集體的榮譽感,而在這其中,日本清酒無疑是比較好的情感催化劑和潤滑劑。
再次,日本的酒文化和社會文明的進步聯系在一起。雖然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青少年是禁止飲酒的。但在日本有一個儀式是離不開清酒的,那就是日本的成人節。在這一天,日本的青年男女將會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裝和朋友一起來到當地的神社來進行祭拜。在祭拜結束以后,這些已經成人的日本青年會喝上一杯清酒并在神社前合影留念。通過這種儀式來向青澀的少年再見。通過這么一個儀式,我們可以看到酒文化在日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還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來而不往非禮也,日本特別注重朋友間的友好往來,彼此間禮物的贈送便是非常好的情感表達方式。特別是上好的清酒無疑是彼此感情的象征,時間越長,酒香越甘醇,是非常好的饋贈佳品。
酒是最好的靈感,就如中國唐代的大詩人李白一樣:李白斗酒詩百篇。日本的文化的進步和繁榮離不開清酒的推波助瀾。日本的很多作家比如著名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的很多文學作品的素材和靈感就取決于清酒飲后的靈感迸發。20世紀60年代以后,以清酒為特色的日本酒文化在日本有了長足的發展,各種各樣的與酒有關的名詞和作品如雨后春筍般紛至沓來,掀起了日本近現代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小高潮。文學領域的評論家把這種類型的文學作品,歸類為“酒店文學”。由此可見,酒文化在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
最后,日本酒文化和大眾心理的結合。和世界上的其它國家一樣,日本居民也背負著非常沉重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在人口眾多,資源缺乏的日本,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可想而知,再加之全球一體化的影響,日本國民的生存現狀,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雖然,正如中國唐詩中所描寫的一樣:借酒消愁愁更愁。但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下,喝一杯清酒無疑是一種很好的壓力的釋放。在酒精的麻醉下,讓人暫時忘卻俗世的勞苦愁煩。但正如佛家所宣講的一樣:酒是穿腸毒藥,酒是刮骨鋼刀,在過度的酒精的刺激和麻醉,日本的國民尤其是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很容易在沖動中給自己或者別人帶來無法磨滅的傷害。特別是,近幾年來,日本的自殺率居高不下,除了過度的生存和發展壓力以外,日本的清酒在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結語
日本作為和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制酒工藝的同時,又利用其自身的資源改進出自己的釀酒工藝。清酒是日本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數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日本的酒文化在飲食文化,禮儀文化,社會的進步和民族心理的形成和調節的過程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酒是美味的伴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去享受美食。酒是文學的催化劑,很多藝術的靈感在酒中迸發。所以,在21世紀的今天,如何讓酒文化發揮其更大的作用是日本文化發展所要面臨的一個課題。日本酒文化的發展歷程也同樣給我們有著近千年酒文化的中國一些思考和啟示。
參考文獻
[1] 顧復昌. 清酒——日本國家的名酒 [J]. 上海調味品. 1993(04)
[2] 林開福. 淺談日本的酒文化[J]. 法制與社會. 2008(10)
[3] 方建清. 日本清酒標簽之解讀[J]. 釀酒. 2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