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隨著公眾政治意識的增強,人民越來越對政府的公信力予以重視。所謂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獲得公眾信任的程度的體現,也反映了政府在公眾中的形象問題。本文主要闡述了政府公信力的評判標準,列舉了我國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對策,如何真正建立一個值得人民信賴的政府。
關鍵詞:政府公信力;制度;利益;上訪
引言(前言):中共中央于2013年11月份召開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指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所謂政府公信力是是指政府因對法定權力和職責的履行而獲得社會民眾的信任,它是政府在自身能力限度內的實際踐約狀態而取得公眾的信任。
一、評判政府公信力的基本標準
1政府對公眾負責任的程度
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對于公眾的要求,政府應該想民之所想,做民之想做。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政府時刻不忘履行其職責,言出必果,兌現承諾。當出現公共危機的時候,政府更應該當機立斷,妥善解決。
2政府公共服務的程度。
政府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行為宗旨,因此政府在其公共行為過程中必須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且兼顧服務的水平、服務的質量以及服務的效率,自覺地為公眾提供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3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制程度
我國是一個文明的法治國家,因此政府的各種行為必須要有法律依據和法律前提,切忌說大話、說空話和拍腦袋決策。只有依據相應的法律法規才能使公眾信服,贏取對政府的信任。
4政府行為的透明程度。
政府行為只有透明,置于陽光下讓公眾監督,公眾才有機會知曉并且參與進來,人民才會對政府予以高度的信任并且支持。所以,政府權力應當在陽光下形式,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二、提高政府公信力必要性分析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以執政為民同樣是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共同履行的職責。公信力是直接反映政府行為的影響力的程度,是政府行政能力最直接、客觀的反映,體現了政府活動負責任的程度、公共服務的程度、依法行政的程度以及活動的透明程度;除此之外,公信力也是公眾對政府總體的評價,反映了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因而,我們才說政府公信力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所以研究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無疑有著重大意義。
三、當前我國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
1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是直接原因
在我國現實社會生活中,公眾利益受損時有發生,例如強拆現象、違法征地、司法不公等等。然而,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政官員對待這些利益受損的情況卻視若無睹,任由發展,甚至還暗地打壓。一些政府部門把人們的利益訴求看成是故意找麻煩、添亂,不是從源頭上解決利益爭端,而是敷衍了事、不了了之。
2部分執政人員自身道德素質低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
在我國,由于官本位思想嚴重,權力制約監督問責機制不完善,民主意識相對淡薄,腐敗現象比較嚴重,信用體系缺失等原因值得政府公信力日漸下降。近年來貪污腐敗案不少,在國新聞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典型的政府腐敗案件中,每個案件涉案金額高達500多萬,涉及地廳官員30多人,使政府公信力在公眾心目中大打折扣。
3法律、法規和制度剛性不足
在我國,法律法規不健全,已出臺的法律法規不能得到徹底貫徹,是法律法規剛性不足的具體體現。殊不知,法律和制度剛性程度直接關系著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然而,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我國官員官本位的思想還根深蒂固,從而忽略了法律的重要地位,以致權大于法,漠視法律的現象還普遍存在,這也導致了我國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4政府活動的透明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如今,一些網絡流行詞匯,如“被小康”、“被就業”等就恰到好處的反映了我國民意不被尊重,民意被強加的現象,從而導致了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再加上政府活動信息不公開、不透明,又加劇了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致使政府公信力下降。
四、增強政府公信力的出路
1勞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思想,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隨著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不斷覺悟,政治意識不斷增強,公眾越來越要求政府的決策緊緊圍繞著其切身利益展開。
2樹立良好官德,提升官員素質
政府官員的形象直接關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影響力,所以要嚴格把關,樹立良好官德,打造一支真正本領過硬、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的行政人員隊伍,這無疑是提升政府公信力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3完善規章制度,做到依法行政
從上面分析可知,法律、法規和制度剛性不足是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所以,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須要解決制度環節出現的問題。首先應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實現有法可依。因為,法治在現代社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是人民群眾維護自身利益的保護傘,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工具。實現有法可依,其次就要有法必依,實現依法行政。因為法律的重要角色,依法行政成為了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線。所以,政府要以實際行動維護法律的權威,使法治意識深入人心,并通過法律和制度來提高政府公信力。
4進一步促進政府決策公共、透明
政府權力運行的不透明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影響因素。因為權力運行不透明不公開,就很容易導致權力濫用,出現官員腐敗現象,進而影響政府的形象。因而,政府要提高公信力,就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行使,做到政府活動公開透明。其次,讓廣大群眾監督權力的運行,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人民群眾放寬心。
五、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形象以及政府信任度的重要體現,政府公信力在公共行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應當勞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思想,嚴格把關政府官員招聘,樹立良好的官德,完善規整制度,依法行政,讓權力在公開透明狀態下運行,真正建立一個科學、高效、勤政、廉潔、誠信的政府。
參考文獻
[1]張旭霞:《構建政府與公眾信任關系的途徑》,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博士論文,2004。
[2]王和平:《政府信用的危機與重振》,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段志會(1992-)女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民族:漢族 學歷:本科 單位: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專業:行政管理方向。
郵寄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100號鄭州大學新校區 郵編450000 收件人:段志會 電話153337155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