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可可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0012-02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環境與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中國市場經濟機制的成熟,企業的營銷活動也在轉型,市場營銷的教學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充分體現實踐性課程的效果。縱觀目前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營銷課程教學的現狀,實踐性教學的方法并沒有得到普及,教學的內容過于理論化,教學方法不太科學等。中職教育的基本培養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文化知識,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的某項技能,形成一定的應崗能力和較好的職業能力,使得學生畢業后能較快適應相關崗位,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要。
一、市場營銷教學模式的現狀
(1)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對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識與經驗的存儲器,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被束縛, 不利于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材的成長,按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絕大部分是知識應用型人材而非能力創造型人材。
(2)偏重課堂教學, 忽視實踐環節。在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計劃中,盡管安排有實踐性教學環節, 但所占比例很小, 這使學生失去了接觸相關實際問題的機會,使營銷類人才的實用性大打折扣。
(3)對實踐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多年來, 實踐教學只停留在表面與課堂教學上,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目前雖然已建立一批實踐教學基地,但利用率不高。
(4)對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不夠。就目前情況, 實踐教學總體尚無層次性,各環節缺乏有效銜接, 沒有形成認知實踐、上崗實踐、畢業實踐等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體系。
(5)加強實踐教學的力度不夠。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 沒有機會與企業接觸, 不了解現代化企業的營銷觀念、營銷方法和營銷環境因素, 缺乏客觀認識事物的能力與真正有效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市場營銷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措施
1.引進新的教學方法,推動市場營銷理論教學的創新
(1)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 利用自己所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對案例進行學習、思考、分析、研究和辯論, 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對策,從而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是市場營銷教學最為常見的方法,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的,可以將案例分為說明型、決策型、戰略型、定義型和理論應用型;也可以根據教學形式, 將案例教學分為實證性案例教學、分析性案例教學、音像性案例教學、調研性案例教學和模擬性案例教學。市場營銷案例教學還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增強學生對社會,尤其是對企業的了解。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各種營銷案例的分析, 掌握了各類企業更多的信息, 擴大了知識面, 為就業增加了另一類知識儲備。
(2)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這個項目是教師事先設計好,模擬實際工作狀態的有時間限制的工作任務。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應該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而教師在項目教學中應與時俱進,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自我挑戰,不斷提高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3)模塊教學法。模塊教學法是根據系統學、教法學、運動生理學等基本原理,對原教材中知識及技能作深刻分析,嚴格按照教學規范,將教材劃分成各個模塊,再將各模塊根據知識技能的特點劃分成各個學習單元,形成一個像積木組合式的教學形式。每個模塊對教材而言是相對獨立的,即它不一定按教材中的內容順序劃分,而是根據教材中各種相同或相互聯系的知識或技能劃分。每個模塊包含幾個學習單元,每個學習單元包含特定的知識或技能,具有靈活方便的特性,學生不會因內容龐雜、互相干擾而影響學習效果。使學生真正弄懂學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每個模塊的學習,靈活而深刻地掌握相關理論知識。
2.開展實訓教學,使學生深入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及在社會領域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知識模塊單項實訓。每一個教學知識模塊都對應有相應的單項能力培養模塊,每一個實訓項目都經過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實訓指導書、考核方案、實訓的組織實施等。在這一環節,把對應知識模塊設計的實訓項目提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就他們自己將要完成的項目結合知識點、案例進行研究、分析、討論,對自己將要完成的實訓項目進行分析研究,并就其實施方案和過程進行籌劃,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相應的知識原理。
(2)分組自主實訓。在實訓教學中將6-8名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在教學中由教師聯系企業或學生自己找單位聯系相關營銷業務,參與經營、跟蹤調查,并協作完成相應的營銷實務。在此過程之中,指導教師應隨時和各小組保持聯系并適時現場指導。采用這種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相關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訓練學生小組協作和團隊的精神。
(3)實訓基地綜合實訓。在綜合實訓階段,可以根據學習進程,將學生安排到工商企業進行實習,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對現實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同時,通過實際的鍛煉,也會發現自身知識的欠缺之處,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提供方向。具體有這樣三種方式:①頂崗操作。即組織學生到校辦企業或工商企業頂崗實習,如頂班當營業員、購銷員等。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有關營銷實務活動的基本程序與過程,在實踐中摸索市場營銷的技術技巧,培養學生的營銷實務操作能力。②開展直銷。即學校與有關工商企業聯系,向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商品,把學生推到銷售第一線,將商品直接推銷給顧客,與顧客"真刀真槍"接觸,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接觸社會,鍛煉其推銷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其戰勝困難、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完善自我意識。③模擬公司。即人為創造的經濟活動仿真模擬環境,作為營銷等專業的實踐教學場所和組織形式,學生在其中可以經歷營銷、財務、稅務、保險等全部業務操作過程,而又不必承擔任何經濟活動風險。模擬時,除貨物是虛擬的并且不發生實體位移外,其它如票據、賬冊、操作方式、核算辦法等均按照現實經濟活動中通行的做法設計和運做。
三、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注重角色的轉換,營造輕松自由的環境。
2.要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要給每個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不能因照顧教學的順利而放棄一部分學生。
3.實踐性教學不能代替以知識傳授為主的理論性教學,不能厚此薄彼。
4.教學內容要注意本土化、時代化和前瞻性。
總之,只要能夠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就能夠使學生的營銷理論知識和營銷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培養出適合市場需要的營銷人才。
(責任編輯 全 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