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云
摘 要 語文教學實踐表明,能否提出有啟發性的問題,是決定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問題的提出要有針對性、曲折性、發散性、創新性。
關鍵詞 教學藝術 閱讀教學 提問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0049-02
一位美國教學法專家曾說:“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從他們所提的問題的性質和發問的方法查出來。中小學教師若不熟練發問的技巧,他的教學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見,提問不只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教學藝術。
一、重視提問藝術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語文教學實踐表明,能否提出有啟發性的問題,是決定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傳統的語文課,教師的教學步驟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紹作者——范讀課文—— 齊讀課文——正音解詞—— 教師分析——布置作業,一節課中教師不由自主地唱了獨角戲,課堂氣氛往往顯得沉悶,缺乏高潮,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根本沒調動起來。優秀語文教師的實踐表明,教師提出問題的水平越高,教學效果越好,越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比如特級教師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課時,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誰?”。特級教師錢夢龍在教《愚公移山》時,在解釋“孀妻、遺男”兩個詞語時,問學生:“這個孩子去幫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讓他去嗎?”類似于這樣的巧問、曲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閱讀課文的積極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課堂教學的高潮的出現。
二、閱讀教學的提問藝術
(一)問題的提出要有針對性。設計課堂提問要根據教學目標,扣住重點,抓住難點。這樣也就抓準了方向,重點解決了教學的任務也基本落實了,扣住重點引導點撥,可謂事半功倍。難點主要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學上又必須落實的地方。教師針對重點、難點,設計問題,猶如寫文章之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比較干脆利落。教學《記承天寺夜游》時,文末的“但少閑人始悟兩人者耳。”中的“閑人”一詞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學生正確理解“閑人”為教學中的難點。注釋中譯為“清閑的人”,但更應從中去領悟蘇軾身遭貶謫仍有如此閑情雅致的情懷,體現其樂觀曠達胸襟這一深意。
(二)問題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課堂的提問如果只是一味地直來直去,學生就會覺得索然無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思維的發展。假如把問題換成“曲問”“活問”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學生開動腦筋。所謂的“曲問”,就是變提問的角度,讓思路“拐一個彎”,從問題的側翼或者反面,尋找思維的切入口。如教學《我愛這土地》時,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同樣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淚水,而我們卻面帶微笑呢?學生在思考回答這個問題時,必須聯系詩歌的寫作背景,這樣不僅能體會到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感之“真”,更會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同時也懂得如何去鑒賞一首詩,品味詩句,這一曲問的妙處,與直接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
(三)問題的提出要有發散性。課堂中的提問,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因而教師應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啟發學生,可以使學生掌握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解答方法,既拓寬思維的空間,又能培養發散型思維能力。教學中要善于把課本知識與課外有關知識聯系起來思考,能擴大知識的利用價值。教學《桃花源記》時,學生認識到作者抨擊社會離亂,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師提問“你愿做陶淵明這樣的人嗎?”很多學生都認識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會就談不上發展。”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淵明消極避世的一面。
(四)問題的提出要有創新性。一般的課堂教學中,教學過程的延伸是靠提問來進行支撐的,這就要求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主問題”的設計研究。“主問題”是相對于課堂教學中那些零碎的、膚淺的、學生活動時間短暫的應答式提問而言,它指那些對課文閱讀教學起主導作用、起支撐作用,能從整體參與性上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理解、品析、創造的重要的問題或提問,它有著自已鮮明的特點:“主問題”是經過概括、提煉的,是教師精細閱讀課文與精心思考教學的思想結晶;在教學中出現的順序是經過認真考慮的,它們各自在教的過程中發揮自已的作用;對課文內容和教學過程都有著內在的牽引力,每一個問題都結合起課堂上一個教學活動的“板塊”。教學《故鄉》一課,學生在預習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背景之后,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故鄉產生了哪些變化?在學生邊讀邊擬發言要點之后,課堂上開始閃現學生思考的結果:故鄉的面貌變化了,故鄉的人也變化了(閏土和楊二嫂)。教師以此為基準進行調控,要求學生繼續深入比較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前后的變化并思考產生變化的原因。分析完畢后追問:作者寫這些變化的用意何在?這樣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題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徹底,一方面對光明未來滿懷信心。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于無疑處生出疑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就會刺激學生的探究欲,激發研讀興趣。并且通過提問,充分發揮師生在教學中各自的作用,讓學生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為學習的主人。
(責任編輯 全 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