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君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0073-01
一、歷史教學探索教學新模式
造成目前歷史教學的這一困境,不是簡單的人為因素,而是客觀和主觀綜合形成的。
1.客觀原因。激烈的市場競爭,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人們對基礎學科的未來功用進行了實用主義評判,社會普遍認為歷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選修學科”。用經濟學的價值評判一個學科的重要性,本身就是一個悲哀。“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句話道出了歷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社會上對歷史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2.人為因素。第一、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內在聯系人為的割裂。學科的縱深發展,促使學科越來越細化,而人為就更加劇了這一過程。第二、高中教育體制的改革相對滯后。第三、教育工作者本身素養的不足,如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觀念滯后、不能很好利用多媒體等。客觀和人為的因素,促使歷史學科處于令人尷尬的境地,造成這種困境的因素很多,其中很多客觀因素我們目前是無力改變的。我們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就是探索、創新教學模式,讓社會理解、懂得歷史學科對民族和國家的重要性。歷史就本身學科性質而言,很難與其他動態的學科相比,如何讓學生真正學好歷史、理解歷史就變得相當困難。我們歷史教育工作者必須得解放我們以前的傳統教學思想,除了課堂內的教學,也應該關注課堂外的教學,利用博物館教學便是其中的一種嘗試。
二、博物館在教學中的意義
如何理解古人,感知真實的歷史概況?我們不能穿越到古代歷史的現場,親身經歷歷史事件的發生。但我們卻可以利用博物館中大量的歷史信息,我們就能無限接近歷史、感知歷史。高中階段正是學生抽象思維形成的關鍵階段,如果不能很好的銜接,不啻為教育的失敗。當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感受唐朝燦爛的文化,我們可以從故宮博物院網站上下載大量唐朝的詩歌文獻和山水畫圖片,以及著名代表人物的畫像,讓學生自己用語言描述內心感受,共同感受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歷史教學中,最大的困難莫過于將政治制度的形成、發展和演變清楚地解釋給學生。古代政治制度離當代又太遠,再加上學生本身知識和人生經歷的局限,對古代政治制度難免產生陌生感。因此當我們每學習一個政治制度時,盡量從博物館中尋找有價值的東西。如九品中正制度,可以從博物館網站上下載當時文官和武官的朝服的圖片,上品官員奢侈生活畫面的圖片。如六部制度,可以將博物館內六部的辦公地點和對皇帝的奏折文獻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親臨歷史現場感受六部是如何具體辦公的。
三、將博物館資源引進歷史教學之中
隨著全球教育理念的改變,教育不再是單一的在教室進行簡單的講授。發達國家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多樣化,特別是私立學校很重視學生的探索性學習。美國很多州開始建立博物館學校就是這一理念的執行。而我國博物館的普遍建立也為改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提供便利。如何有效的利用博物館資源豐富和多樣性,成為教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1.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博物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文化的產物,而歷史知識又不僅限于課本的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多獲取歷史知識,組織學生參觀當地博物館很有必要。對當地博物館的參觀,不僅讓學生懂得知識不只局限在課本里,還能讓學生獲得如何攫取課外知識的技能,不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當地先賢們奮斗的英雄業績,加強歷史的感知和愛國熱情。
2.利用博物館的網絡資源。由于現實條件的限制,不能實現親臨感受博物館涉及課本所講述的歷史時,我們只能選擇網絡資源。而各種博物館都開始數字化,就為我們教學大開方便之門,如民俗博物館、科技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綜合性博物館等。我們歷史教學所涉及的知識在全國博物館都能找到一些資源。將這些博物館展品的圖片,用于ppt中。如長征,可以在革命博物館網站下載當時紅軍過雪山草地的嚴酷環境、革命戰士不畏炮火的畫面展現給學生,讓他們也感受自己如果處于當時的環境會怎么辦,激起對美好生活的珍惜和感激之情,繼承共產黨為為人民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傳統。在實現講述歷史時,又完成了歷史教育任務。
3.學校與博物館聯合教學。聘請博物館工作人員去學校講學。由于博物館工作人員對館內藏品的信息比較熟悉,再者又在這方面從事多年的工作,能很好地完成歷史教學任務。或者定期組織學生,在專門講解員的帶領和解說下進行教學工作。
(責任編輯 劉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