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杰
兒童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臨床急救護理效果研究
敬杰
目的 分析和總結兒童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的臨床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7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兒, 給予及時的搶救護理, 并對護理效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所有患兒在經過積極治療及護理以后, 全部痊愈后出院, 患兒的住院時間7~20 d, 平均住院時間(12.7±3.6)d。經過問卷調查與電話隨訪, 患兒家屬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達到95%以上。結論 對于兒童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 及時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 并給予適當的護理, 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
兒童重癥肺炎;心力衰竭;急診護理
急性肺炎屬于兒童時期較為常見的疾病, 在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病, 在住院患兒中占到首位。而在臨床上, 重癥肺炎合并心衰也不少見[1]。本研究對于收治的重癥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兒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結果證明, 注重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 并給予及時的救治和護理, 能夠有效緩解和控制患兒病情, 且能夠避免死亡的發生。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急診肺炎合并心衰患兒共78例, 全部患兒均符合診斷標準。其中, 女29例, 男49例, 患兒年齡3個月~6歲, 平均年齡(1.2±0.9)歲。按照癥狀劃分, 屬于毛細支氣管炎的患兒共35例, 屬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共23例, 支氣管肺炎患兒共20例, 患兒的住院時間7~20 d, 平均住院時間(10.3±3.6)d。
1.2 護理方法
1.2.1 嚴密監測患兒的臨床表現 在輸液的過程中, 護理人員要仔細觀察輸液部位是否有腫脹現象, 并控制輸液的速度和總量。由于支氣管和肺泡炎癥會引發通氣與換氣障礙,從而成為引發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所以應當保持適宜的滴注速度, 并隨時觀察患兒的臨床癥狀, 以便于及時處理。
1.2.2 保持患兒呼吸道的通暢 要及時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 在必要時給予吸痰處理。護理時, 要防止嗆咳現象出現,特別是在患兒服藥前進行吸痰, 更有利于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在必要時, 可給予超聲霧化吸入, 并輔助拍背, 采取間歇側臥位。若采取平臥位時, 宜將患兒背部和頸部墊起, 從而改善吸氧效果。
1.2.3 強化巡視和監護 對于新入院或者住院的患兒, 要注重監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應將患兒安置在危重病監護病房內, 詳細對呼吸、心電和血壓等進行監護, 并認真做各項護理記錄。護理人員要調整好患兒最佳體位, 如沒有特殊狀況, 可給予坐位或者半臥位, 嚴格按照醫囑給予患兒及時準確的藥物治療, 在必要時, 應給予患兒鎮靜護理。
1.2.4 給氧 肺炎患兒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缺氧, 所以要及時掌握輸氧的指征, 凡是出現呼吸困難、面部青紫、喘憋明顯以及有心衰和驚厥癥狀的均應當及時給氧。要依據患兒的具體狀況, 決定恰當的吸氧量和持續的時間, 可以采用鼻導管給氧或者頭罩吸氧方式。
全部患兒在經過積極治療及護理以后, 全部痊愈后出院,患兒的住院時間7~20 d, 平均住院時間(12.7±3.6)d。經過問卷調查與電話隨訪, 患兒家屬對于護理服務均較為滿意, 護理滿意度達到95%以上。
相關研究證明, 感染是重癥肺炎誘發心力衰竭的較為常見的原因[2]。嬰幼兒患兒在發病時的癥狀一般并不典型, 也不是都表現為高熱癥狀, 通常僅表現為面部蒼白、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和少尿癥狀, 所以, 應當嚴密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問題, 以控制心衰的進一步惡化。
此外, 在急性肺炎并發心衰時, 大多起病非常急驟, 癥狀也較為復雜, 病情發展較為兇險, 在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猝死癥狀。因此, 及早地發現患兒的病情發展, 往往是患兒救治成功的關鍵[3]。這就要求在護理時, 應當重視患兒生命體征的監控, 及時對患兒的呼吸道進行清理, 并依據其病情,嚴格遵照醫囑來調整用藥的劑量和靜脈給藥的速度, 要注重觀察患兒用藥以后的效果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注重觀察患兒脈搏、心率、呼吸等方面的變化, 并觀察是否存在低血容量和低血壓狀況, 還應防止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綜上所述, 全部患兒在經過積極治療及護理以后, 均痊愈后出院, 經過問卷調查與電話隨訪, 患兒家屬對于護理服務也非常滿意。這也說明, 對于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 及時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 并給與適當的護理, 能夠對治療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 非常值得在臨床推廣。
[1] 蔡曉潔, 于濤.36例小兒肺炎并心衰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分析.醫學信息(中旬刊), 2011, 25(1):137.
[2] 高天霞, 鄭玉霞, 楊巍, 等.甲流重癥肺炎的護理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0, 5(16):109.
[3] 趙亞麗.小兒重癥肺炎并多臟器功能失常綜合征175例分析及護理.右江醫學, 2012, 11(6):342.
2014-06-20]
450000 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