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潮 梁冰
周口市2006~2013年無償獻血者梅毒抗體陽性情況分析
王海潮 梁冰
目的 了解周口市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情況, 以保證臨床血液安全。方法 對2006~2013年周口市無償獻血者梅毒檢測結果做回顧性分析。結果 2006~2013年周口市無償獻血者梅毒抗體陽性率為0.154%;不同職業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不同性別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根據所在地實際情況, 規范無償獻血宣傳, 重點從低危人群中招募無償獻血者, 已有效保證臨床血液供應。
無償獻血者;梅毒
梅毒是由蒼白密螺旋體亞種所致的一種慢性傳染病, 可侵犯全身多臟器, 主要通過性、母嬰垂直和血液傳播。近年來,梅毒傳播在全國明顯流行趨勢, 無償獻血人群梅毒感染逐年上升, 已成為血液報廢的重要原因[1]。為了解周口市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情況, 以更好地相應調整無償獻血宣傳策略,對2006~2013年梅毒抗體檢測情況做回顧性分析,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2013年周口市無償獻血者血液標本249427份, 年齡18~55歲, 男152467 例, 女96960 例, 經體檢合格。
1.2 試劑與儀器 抗-TP ELISA檢測試劑盒(上海科華,珠海麗珠)。所有試劑批批檢合格, 在有效期內使用。瑞士RSP150加樣系統;德國BEPⅢ第三代全自動酶免系統;以上設備均經過鑒定校準合格。
1.3 檢測方法 用兩種不同廠家試劑進行抗-TP初復檢,每次測試均設陰陽性對照, 室內質控全部在控。初復檢均陽性者判為陽性, 單方試劑陽性用原試劑雙孔復試, 復試一孔或兩孔為陽性者判為陽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3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周口市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的統計結果見表1~3。
表1 不同職業無償獻血者梅毒檢測分析(n, %)
表2 不同年度無償獻血者梅毒檢測分析(n, %)
續表2
表3 不同性別無償獻血者梅毒檢測分析(n, %)
在2006~2013年周口市249427名無償獻血者中, 梅毒抗體陽性384例, 陽性率為0.154%;本地區調查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率和本省鄭州市(0.149%)[2]基本持平, 明顯低于洛陽市(0.248%)[3], 原因有:①本市屬于省內經濟欠發達地區,外來務工人員較少, 人口流動不頻繁;②發展無償獻血人群時, 一向比較注重發展在校大學生、現役軍人等性傳播疾病低危人群, 這次調查結果證明收得一定成效。③以往獻血者資料已經聯網可供查詢, 檢測結果陽性者永久屏蔽。
從表1結果可見, 不同人群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學生和現役軍人陽性率低于其他人群, 這可能與學生和軍人群體年齡相對較小、道德觀念較強、交際和生活范圍相對狹窄、其中大部分人性接觸較少有關。近年來國內無償獻血人群梅毒陽性率的報道呈逐年上升趨勢[3], 而從表2可見, 本地區無償獻血人群梅毒陽性率從2007年以來, 大體上呈逐年升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現代社會經濟日益發達, 性道德觀念趨向多樣化,流動人員所占人口比例日漸升高, 娛樂行業發展良莠不齊,而人們對于性傳播疾病了解甚微, 所以加大預防性傳播疾病社會宣傳力度, 以阻斷梅毒傳播趨勢勢在必行, 特別應重點加強對青壯年人群性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以更好地完成無償獻血者動員、招募。從表3可見, 相比國內其他地區[1-4],本地區無償獻血人群女性梅毒感染率略高于男性,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現今醫療知識普及, 民眾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 安全輸血已經是醫療衛生行業面臨的重大挑戰。采供血機構應堅持向低危人群招募獻血者, 以提高血液安全。血站工作人員應做好無償獻血者獻血前高危行為的宣傳教育, 對首次獻血者采用金標法檢測梅毒以降低血液報廢率。
綜上所述, 血站應加強相應人群健康宣傳, 致力發展本地區固定無償獻血隊伍, 使用特異性強、敏感度高的檢測試劑, 以盡力保證臨床血液安全。
[1] 余剛寶.張家界市梅毒陽性無償獻血者現況調查.臨床輸血與檢驗, 2006, 8(1):54-55.
[2] 韓玲, 錢榕, 吳欣欣, 等.2006~2009年南昌地區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情況調查與分析.中國輸血雜志, 2010, 23(11):964-966.[3] 肖琨, 朱麗莉, 呂素梅, 等.洛陽市無償獻血者梅毒抗體檢測陽性情況分析.臨床血液學雜志, 2013, 16(4):256-257.
[4] 黃新寶, 楊坤.2006~2009年貴港市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情況.中國輸血雜志, 2011, 24(2):136-137.
2014-07-10]
466000 周口市中心血站(王海潮);周口市中心醫院檢驗科(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