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綜合護理措施對胸腔鏡下肺癌手術患者滿意率的影響
王 丹
目的 探討和研究綜合護理措施對胸腔鏡下肺癌手術患者滿意率的影響。方法 病例選取為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間本院收治的100例全麻下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50例則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在術前3d即進行患者的心理干預、健康指導及相關訓練等,對兩組患者焦慮情況、住院時間以及患者滿意度等進行統(tǒng)計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當日焦慮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措施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對于手術的焦慮狀況,促進術后恢復,提高患者滿意度,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措施有著較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推廣。
綜合護理;肺癌;胸腔鏡手術;滿意率
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技術的進步,微創(chuàng)技術用于診斷和治療的廣度和深度都在不斷增加,胸腔鏡下手術已經(jīng)成為了目前治療胸腔疾病的重要術式。對于肺癌患者而言,胸腔鏡手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對于早期患者的小創(chuàng)傷治療成為了可能,但是由于癌癥對于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患者在手術前往往存在焦慮情緒等,對于手術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響[1]。作者近年來采用綜合護理用于此類患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為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間本院收治的100例全麻下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包括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齡49~82歲,平均(65.2±4.4)歲,所有患者均為肺癌IIa期以下,排除心臟病或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以上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均在胸腔鏡下實施肺癌根治術,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在術前3 d進行巡視介紹手術目的、手術環(huán)境以及術中注意事項,手術當日認真對照患者床號,完成手術配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措施,包括以下幾點:①心理干預,在術前3 d即幫助患者建立心理干預氛圍,幫助患者改善當前的心理狀況,通過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對于存在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患者應當耐心開導,讓患者了解到手術的目的和過程,減少陌生感和恐懼感,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②呼吸松弛訓練,指導患者學會腹式呼吸,在術前3 d里不斷鍛煉;③意念放松,通過放松意識、轉移注意力的形式來改善患者心中的恐懼感和焦慮感,誘導患者通過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來平靜身心;④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之余要多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不但能夠加深對于患者需求的了解,同時也能促進護患之間的關系,給患者以信任感和依賴感,進一步消除患者對于醫(yī)院、手術等問題的恐懼和排斥感,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手術當日的焦慮情況、住院時間以及患者滿意率進行統(tǒng)計對比。焦慮程度用zing焦慮自評量表(SAS)[2]評定,包含20個項目因子,每個因子4級評分,自評完成后將各項分數(shù)相加得到粗分,粗分×1.25得到標準分。標準分在50分以下視為正常范圍;50~59為輕度焦慮;60~69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則為重度焦慮?;颊邼M意率同樣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獲得,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級別,以非常滿意、滿意之和統(tǒng)計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當日焦慮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當日焦慮發(fā)生率、住院時間及患者滿意率統(tǒng)計對比
對于手術患者而言,術前往往由于對自身疾病和手術的恐懼而產(chǎn)生焦慮感,患者缺乏必要的醫(yī)療常識,對于麻醉、手術、儀器和環(huán)境的陌生感在手術當日會進一步的加重,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導和心理干預工作,導致患者手術當日焦慮發(fā)生的概率十分之高,表現(xiàn)為副交感神經(jīng)活躍度增加,出現(xiàn)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面色蒼白甚至腹瀉等問題,這對于手術效果存在十分不利的影響。
雖然隨著醫(yī)療服務理念的不斷改進,護理模式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治療為中心轉為了以患者為中心,但是就常規(guī)護理措施而言,對于患者心理方面問題的關注力度仍十分薄弱[3,4]。綜合護理措施能夠在術前幫助患者正確的認知自身疾病和手術過程,給予必要的心理指導,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減少不良情緒影響。而對于手術當日可能存在的呼吸急促、血壓升高等問題[5,6],也提前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指導,避免胸式呼吸由于術中疼痛而造成通氣不足,這些綜合性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的減少意外情況的發(fā)生,提高手術效果。從本文數(shù)據(jù)來看,觀察組患者手術當日焦慮發(fā)生率和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患者滿意率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認為綜合護理措施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對于手術的焦慮狀況,促進術后恢復,提高患者滿意度,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措施有著較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推廣。
[1] 王巖.淺談對疼痛患者的心理護理.實用護理雜志,2010,12(4): 183.
[2] 吳紅艷,劉珊.歡笑是最好的治療.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 2011,21(2):71.
[3] 李金祥,蔣建軍,鄧春梅.姑息關懷是什么?為什么和為誰提供.中國醫(yī)刊,2011,40(4):21-25.
[4] 張莉.疼痛評估及其處理.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11,17(6):257.
[5] 張秀玲.行為干預在腹部手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2(12):47-48.
[6] 盧聲愛,韓梅.癌痛藥物治療的現(xiàn)狀與護理干預.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3(4):44.
117000 本溪市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