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媛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病護理中的作用
智光媛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老年高血壓患者128例,隨機分組,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對比患者血壓變化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在護理實施前,血壓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后得以改善,且觀察組的收縮壓及舒張壓的降低較對照組更為顯著(P<0.05)。結論 健康教育的實施,提高了患者對于高血壓的認知,同時,改善了高血壓的護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壓;護理
高血壓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在老年人中的發(fā)病率更是高達22.4%,已成為威脅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同時,由于高血壓的存在,容易導致其他并發(fā)癥,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加強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對于老年高血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間于本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28例,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對比分析健康教育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間于本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條件:①參照《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的高血壓診斷標準[2],確診為原發(fā)性高血壓;②無嚴重的心、腎功能障礙及其他并發(fā)癥;③排除繼發(fā)性及癥狀性高血壓患者;④無嚴重的精神疾病;⑤就診治療前均未接受系統的健康教育培訓;⑥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實驗組。其中,觀察組64例,男42例,女22例;患者年齡為58~84歲,平均年齡為(70.45±6.52)歲;病程5~7年,平均病程(6.24±0.65)年;按照就診時血壓水平分級,Ⅰ級(輕度)32例,Ⅱ級(中度)26例,Ⅲ級(重度)6例;按照并發(fā)癥分類,冠心病16例,高血脂37例,糖尿病11例;對照組64例,男40例,女24例;患者年齡為60~82歲,平均年齡為(69.72±7.30)歲;病程6~7年,平均病程(6.54±0.47)年;Ⅰ級31例,Ⅱ級25例,Ⅲ級8例;并發(fā)冠心病16例,高血脂37例,糖尿病11例。兩組患者間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并發(fā)癥狀以及高血壓分級等資料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高血壓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根據患者的發(fā)病情況、文化程度等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模式,開展豐富多樣的教育方式,積極開展健康教育;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幫助其了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熟悉自身疾病發(fā)展進程,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的消極情緒;合理的膳食指導,以清淡飲食為主,遵循“低脂、低鹽、低熱量”的原則,多食蔬菜、水果、谷類等;鼓勵患者適量運動,以增強體質,同時對于肥胖患者而言,助于減輕體重;加強對于血壓的監(jiān)測及控制,幫助患者認識血壓監(jiān)測的重要性,便于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3 評價指標 納入研究的患者均于入院時及出院時,測量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高血壓知識掌握程度及血壓狀況等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對比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壓變化比較見表1。兩組患者在護理實施前,收縮壓及舒張壓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后發(fā)現,兩組患者的血壓均較護理前,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在實施健康教育后,收縮壓及舒張壓的降低較對照組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壓變化比較(x-±s)
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幫助患者了解高血壓相關知識,提供合理的運動、飲食指導,以提高患者對于高血壓的認知,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同時避免影響高血壓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發(fā)生[3]。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實施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的高血壓得以顯著改善,表明健康教育的實施,提高了患者對于高血壓的認知,同時,改善了高血壓的護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1] 劉哲.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作用.臨床醫(yī)學工程,2008(12):102-103.
[2] 王萍.護理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作用.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29):72-73.
[3] 林東紅,肖佛義,張慶.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29):29.
301708 天津市武清區(qū)黃花店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