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樹芬
(廣東科技學院,廣東 東莞 523000)
學習任何一門外語,它的句子翻譯總是處于關鍵的地位。對這種情況,廣大的英語教師都在探尋相對理想的解決途徑。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從考試及練習中抽取大學生英語句子翻譯的例子,進行仔細分析,試著以目前學生英語句子翻譯中存在的常見問題為突破口,探索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并且嘗試總結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希望對學生句子翻譯水平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詞匯是學習及翻譯任何一門外語的首要基礎,要清楚明白地翻譯出原來句子的意思就必須有足夠的詞匯量作為基礎。詞匯量越大,翻譯出來的句子就能夠更加接近原句的意思。當然,在詞匯量充足的情況下,翻譯出來的句子質量更高。我國的考試模式,客觀題較多,主觀題較少,使得教學側重點傾向于為考試拿高分服務,在沒有本土語言環境的條件下,很多學生對所學詞匯大都只是停留在認得的階段,就是看見一個單詞能夠想起它的意思,但是不能牢固掌握單詞的用法,出現以下問題。
詞性是任何階段學習英語的重點,辨清詞性對正確運用語言大有幫助。一些學生在翻譯句子的過程中,常常不注意分析詞性或對詞的用法不明確,表現為:介詞當動詞用;形容詞當副詞用;名詞當動詞用,等等。
例1:圣誕節期間,人們過得很愉快①。
During Chrismas, people are happiness②.
分析:譯文中的Chrismas很顯然是拼寫錯誤,應該改為,Christmas,且譯文中的happiness明顯是名詞誤用為形容詞。當然,譯文中還存在介詞的不規范使用的問題。譯文應該修正為:At Christmas, people are happy.
措詞是指在特定的句子中如何適當地選用詞的問題。由于課堂時間不充足,老師平時在這方面花的時間有限,因此學生在句子翻譯過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推敲、斟酌每個單詞用法的習慣,包括單詞的字面意思,單詞及詞組的一些固定用法等。在翻譯句子的時候,學生拿詞就用,用詞不當的錯誤比比皆是。
例2:他是個非常隱秘的人,從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秘密③。
Beingaveryprivateman,hedoesnotinterfereinotherpeople④.
分析:在例2當中,“interferein”本來表示“干涉,插手干預”等意思,而不是“信任,信賴”的意思,顯然,例子中要表達的意思是“信任,信賴”,因此改為“confide in”是比較好的選擇。
例3:我十分感激那些為聚會取得圓滿成功而不辭辛勞的人們⑤。
I associated the people who worked hard to made the party a great process⑥.
分析:第一,考生把associate“使發生聯系,使聯合,結交,聯想,聯盟”誤用為be indebted to“感謝,感激”,應該改為后者;第二,考生把process“過程,加工,工序”誤用為 success“成功”,所以后者才是正確的。
在探討英語“一致”問題的過程中,大家最容易想起的就是“主謂一致”。但是其實英語的“一致”問題并不僅僅值得是“主謂一致”,還包括其他的“一致問題”。比如說,數的不一致、時態不一致及代詞不一致,等等。所謂“主謂一致”是指語法形式上要一致,即用作主語的名詞中心詞和謂語動詞在單、復數形式上一致。 意義一致,即主語和謂語的一致關系取決于主語的單、復數意義。這里以“主謂一致”舉例說明。
例4:她臥室和起居室的墻上貼滿了流行歌星和電影明星的照片⑦。
On her bedroom and living room’s wall,it have many pictures which are popular stars and movie stars⑧.
分析:在譯文當中,it是第三人稱單數,因而本句中的have應該為has;這是典型的主謂不一致。
除了詞匯外,英文的句子結構也非常重要。學生在句子翻譯中出現的一些比較嚴重的錯誤都歸于此類。在句子翻譯中,語法不規范、句子結構混亂、含義不明等情況非常常見,中國式英語也屢見不鮮。這是因為考試模式使得學生產生一種誤解,認為句子結構的學習不那么重要,所以較少有學生愿意在句子結構上下工夫。當然,造成這樣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老師在課堂上講句子結構時,基本上都是注重條條框框的講解,比較枯燥乏味。課堂時間有限,實際讓學生練習的時間不多。句子結構系統比較復雜繁瑣,學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完完整整地掌握整個英語句子結構系統。在漢譯英的句子翻譯中句子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1)指代不清;(2)句子不完整;(3)句子意思不明確。
指代不清主要講的是代詞與被指代的人或物關系不清,或者先后所用的代詞不一致。
例5:這個國家有許多人對暴力犯罪案件的急劇增加感到驚慌⑨。
In this country, the guilty increasing day and night, made many people to feel afraid.⑩
分析:讀完上面的譯文,我們無法明確地判斷到底是犯罪使得人們感到驚慌還是犯罪案件的增加使得人們感到驚慌。如果譯者把易于引起誤解的代詞所指對象加以明確,意思就一目了然。當然,這個例句當中還存在其他一些語法錯誤,比如動名詞誤用為動詞等。這個句子可改為:Many people in this country are alarmed by the dramatic increase in violent crime?.
在漢譯英的句子翻譯過程中,會出現句子不完整、句子意義混亂等錯誤。因為沒有具體的意境及沒有具體的語言環境,漢譯英的句子翻譯不同于口語交流、口語交際過程中雙方可借助手勢語氣上下文等,不完整的句子完全可以被理解,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正確地理解。但是書面的句子翻譯不同,句子結構不完整會令意思表達不清,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主句翻譯完以后,又想進行補充說明時。當然,這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翻譯比較長的漢語句子中。
例6:我們憎恨恐怖分子對普通人不加區別的施暴行為?。
We hate the terrify not different from people to violent?.
分析:在例6的譯文中,學生沒有把句子的主干先翻譯出來就著急把這個句子的意思翻譯出來,由于水平有限,駕馭不了單詞的精準用法,因此導致整個句子的意思非常混亂。應該改為:We all hate the terrorist’s indiscriminate violence against ordinary people?.
例7:他喜出望外,因為他取得了非凡的成績,超過了自己確定的目標?。
He was overjoyed,because he has gotten a huge achievements, over the goal which he made before?.
在譯文中,學生沒有搞清楚到底主句有多少個動詞,哪些動詞屬于并列的結構,因此出現句子意義不明確的問題。應該改為:He is overjoyed because of his great achievement that he has surpassed his original goal?.
在漢譯英句子翻譯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中國式英語”。這是因為英語學習者長期處于母語的語言環境及語言氛圍當中,母語的一些特點已經深入學習者的思想當中,出現此類的英語翻譯是“自然的,本能的”一種對英語的反應。我們清楚地知道,在中文與英文的表達當中,其既有“相通”之處,又有“相異”之處。這樣的“相通”、“相異”尤其在句子的語序當中得到充分的體現。“相通”之處指的是母語的正向遷移,其在句子翻譯中起的是正面的作用,“相異”指的是母語的負向遷移,其在學習句子翻譯的時候所起的作用是負面的。
例8:這個國家有許多人對暴力犯罪案件的急劇增加感到驚慌?。
This country have many people are fear of increase in crime case?.
在這個例子當中,this country have many people是中文的說話習慣及語序,英文當中的語序應當是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is country。所以,在翻譯句子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母語對目的語是否造成了負面遷移,并且對這種負面遷移加以注意。在翻譯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理解原句的意思,也要充分尊重譯文的語言習慣。只有了解并且掌握英漢語序的特點和異同,才能在翻譯的過程中克服語序上的困難,達到準確傳達原意的目的。
在漢譯英的句子翻譯中出現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上文分析了其中比較常見的一些問題及出現問題的原因。在翻譯句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這些常見的問題牢記于心,以求不出現這樣的情況,哪怕不能譯得十全十美,也要基本符合原句的意思,譯文的語言習慣基本符合英語的語言習慣。當然,在解決上述問題之后,還要盡量使譯文到“信、達、雅”的標準。
注釋:
①、③、⑤、⑦、⑨、?、?、?、?.綜合英語教程1(教師用書)第二版:P133、152.
②文中上標數字為②、④、⑥、⑧、⑩、?、?、?、?、?.廣東科技學院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2013級英語專業基礎英語期中考試學生的考試答案.
[1]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2]王曉農.漢英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2.
[3]張思潔.中國翻譯理論研究論導[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4]文軍,穆雷.中國翻譯理論著作概要[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
[5]何兆熊,張春柏.綜合教程教師用書1(第2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