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凡凡,韓 斐,薛萍萍
(江蘇省洪澤湖水利工程管理處,江蘇 淮安 223100)
水利設施中電氣自動化的應用
鮮凡凡,韓 斐,薛萍萍
(江蘇省洪澤湖水利工程管理處,江蘇 淮安 223100)
電氣設備是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對水利發電生產效率具有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優化了水電站內生產調度質量水平。社會發展促使國內電能資源需求量持續上升,傳統水力發電生產方式已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建立自動化水利設施調度方案是行業科技的必然決策。文章分析了水利電氣設備運行存在的問題,以信息科技為基礎設計了自動化控制平臺,從電氣設備事故處理及安全控制等方面提出自動化方案。
水利工程;電氣設備;自動化;設計應用;事故處理
水利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結構體系,由水工建筑物及電氣設備共同構成,建立了現代化水電調度系統模式。水利電氣設備主要包括:發電機、變壓器、電力線路、斷路器等,為水力發電生產控制創造了有力的條件。當前,國內電能需求量持續上升,電氣設備運行也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滿載、超載運行等增加了設備的耗損率。
1)電氣故障。電氣設備負責執行工作命令,按照地區用電需求完成對應的運行動作,決定著電網在區域用電調配中的作用。電氣設備布局與安裝時,依舊存在“高壓低用、低壓高用”的設備狀態,電網正式啟用之后,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運行故障問題,破壞了電氣設備的安全性能。
2)設備控制。電氣設備屬于水利工程控制型設備,整個電能分配過程都存在著調度方面的困境,尤其是電氣系統層次劃分不明確而影響整體效率。比如,變壓器由于內控裝置不完整,限制了電網安全控制系統運行,區域用電調度中心對電網控制的穩定性不足,降低了電能資源的分配率。
3)信號傳輸。現有水利工程采用信息傳輸平臺,對電氣設備應用實施信號式傳遞方案,擴大了設備信號傳輸的工作范圍。但是,電氣信號傳輸易受到外界條件干擾,導致電氣設備信號中斷,影響了電氣設備執行信號指令的便捷性。例如,信號傳輸安全不足,水電站在傳遞電信號過程中,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而縮短了通信接入的運行速率。
電氣自動化是水利水電工程改造方案之一,利用自動化控制平臺實現水電設備的一體化調控,減小了傳統手工操控方式的難度,提升了水電站內設備運行的安全系數。信息科技是自動化系統設計的根本依據,能為電氣設備自動化操控創造便捷條件。
1)通信網絡。基于信息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國內通信行業開始走信息化改革道路,將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通信系統改造,構建現代化信息傳遞服務區空間,滿足了廣大用戶傳遞信號的操作需求。通信網絡改變了過去單一信號傳輸模式缺陷,為電氣自動化提供了多種信道的傳輸方案,如圖1。表面上,通信網絡構建了多種渠道的信息傳遞方式,電信網、移動網、聯通網等主要運營商的結構層次實現了優化改進。
2)數據處理。自動化系統是搭建信息交流平臺的主要方式,為人們社會活動創造了良好的信息服務。近年來,傳統電氣系統功能弊端日趨顯現,利用自動化平臺改造通信區域調度方案,實現了信號傳遞模式的最優化配置。水利部門需借助良好的網絡傳輸平臺,對電氣設備調度模塊進行優化改造,設計出更加多功能的電氣自動化控制區域[1]。

圖1 水電站通信網模式
3)設備調度。考慮到互聯網技術是信息科技改革的主流趨勢,必須堅持電氣設備信息化這一改造趨勢,研發出更高端的調度系統才能提升設備工作效率。電氣自動化選用高性能計算機設備,或者組建計算機集群調度模式,擴大設備信號數據的處理范圍,減小了單一計算機系統應用的功能缺陷。計算機調度中心根據水利設施指令要求操作,時時刻刻都能提供最快捷的設備自動化通信服務。
隨著社會用戶群體的持續增多,水力發電生產在運行階段也面臨著一系列的作業問題,全面提升電氣設備自動化水平是工程改造重點。基于自動化平臺下,電氣設備事故處理有了新的方案,值班人員或檢修人員可根據自動化平臺,擬定一套相對完整的事故處理策略。結合水利設施常見的幾種事故,其解決方式包括:
1)觸電事故。由于電流流過人體而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觸電又可分為單相觸電、兩相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3種。電氣自動化平臺對觸電事故具有監測功能,實時收集設備運行中的工作數據,為事故分析及處理提供了參考依據。例如,可根據觸電設備、觸電位置等情況,建立自動化事故診斷與應急策略。
2)雷電事故。雷擊常可摧毀建筑物,傷及人、畜,還可能引起火災;靜電放電的最大威脅是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設計自動化系統實現24h的輸電線路監控,對自然界雷電襲擊、雨水侵蝕、風力沖撞等問題,均可利用遠程網絡展開監控。電氣自動化對雷電事故監控具有針對性,一旦發生雷擊則可快速定位處理。
3)電路事故。線路和設備故障不但威脅人身安全,而且也會嚴重損壞電氣設備。輸電線路是維持電氣設備運行的基本條件,利用線路將電能傳輸給變壓器、發電機等主要控制設備。安裝自動化電子感應儀器,對水電站內射頻信號自動感應,超出人體承受范圍則顯示告警狀態。在自動化控制平臺引導下,電氣事故發生率大大降低,這是利用了電路自診斷、自處理等功能。
安全發電是行業經營的基本理念,尤其在水力發電生產模式中更應重視安全問題,這樣才能持續利用水資源生產電能。水利設施設計電氣自動化系統,為站內安全作業調度提供了可靠的平臺,設備絕緣、安全距離、載流控制等,均可以通過自動化平臺實現操作。
1)電氣絕緣。保持配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的絕緣良好,是保證人身安全和電氣設備正常運行的最基本要素。電氣絕緣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過測量其絕緣電阻、耐壓強度、泄漏電流和介質損耗等參數來衡量。
2)安全距離。電氣安全距離,是指人體、物體等接近帶電體而不發生危險的安全可靠距離。如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人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和設備之間,均應保持一定距離。通常,在配電線路和變、配電裝置附近工作時,應考慮線路安全距離,變、配電裝置安全距離。
3)安全流量。導體的安全載流量,是指允許持續通過導體內部的電流量。持續通過導體的電流如果超過安全載流量,導體的發熱將超過允許值,導致絕緣損壞,甚至引起漏電和發生火災。因此,根據導體的安全載流量確定導體截面和選擇設備是十分重要的。
水利工程促進了社會基礎設施改造發展進程,將現代電氣設備應用于水力發電生產體系中,全面提升了傳統發電機模式的作業效率。電氣自動化是水利設施的主要趨勢,采用信息科技為支撐建立新型操控方案,進而優化了電氣設備日常工作流程。基于通信網絡、數據處理、信號傳輸等3大模塊,可以對電氣設備執行全面的安全控制方式,廣泛執行電氣設備故障處理措施。
[1]楊建軍,馮江虹,常振華.關于中小型水電站技術改造的幾點建議[J].山西水利,2004(02):65-66.
1007-7596(2014)11-0217-02
2014-06-07
鮮凡凡(1986-),女,江蘇淮安人,助理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管理、防汛防旱工作;韓斐(1987-),男,江蘇金湖,人,助理工程師;薛萍萍(1987-),女,江蘇南京人,助理工程師。
TV73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