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震
(遼寧省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建設局,沈陽 110166)
超長隧洞永久變形監測設備布設及初步分析
唐 震
(遼寧省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建設局,沈陽 110166)
大伙房水庫輸水一期工程主體建筑物為連續長85.32km輸水隧洞,采用鉆爆法和TBM法施工,其中鉆爆法施工21.61km,TBM法施工63.71km。鉆爆法施工洞段多處于圍巖極不穩定的可溶性大理巖層,中等規模的突砂、涌水隨時發生。TBM技術含量高,新技術、新設備在國內大規模使用尚屬首次。為此,針對隧洞開展永久變形安全監測十分必要。
超長隧洞;TBM;永久變形觀測;安全監測
結合建筑物的地質、結構形式及施工工藝等條件,對建筑物實施安全監測,項目包括:①圍巖變形監測;②滲流、滲壓監測;③應力、應變監測;④裂縫、接縫監測;⑤水位、流量監測;⑥溫度監測。
針對隧洞施工特點,依隧洞圍巖分類,施工過程中布設了圍巖變形監測斷面,布設臨時監測點,采用收斂計監測洞室周邊變形及拱頂下沉。
同時,選擇23個典型斷面,布設多種監測儀器,進行多項目監測,綜合反映隧洞的工作性態。典型斷面主要選擇在地應力較大、不同巖性的洞室最大埋深處;巖石強度較低的溝谷淺埋處;Ⅳ、Ⅴ類圍巖采用鉆爆法施工處;進、出口水流條件變化處;可能對隧洞圍巖穩定造成影響的斷層處;有補給來源預計可能產生涌水、滲漏的斷層交匯破碎帶;巖性變化接觸帶[1]。詳見表1。
本工程輸水隧洞采用鉆爆法和TBM法兩種方式施工,隧洞斷面形式分別為馬蹄形和圓形。典型監測斷面的儀器布置示意見圖1和圖2。
隧洞共布設23個監測斷面,布置錨桿應力計18支、土壓力計69支、鋼筋計180支、滲壓計47支、應變計88支、無應力計20支、多點位移計62組(3點/組),共計484支(組)。另外布置水位計33支。

表1 典型監測斷面和監測項目表

圖1馬蹄形斷面監測儀器布置示意

圖2 圓形斷面監測儀器布置示意
大伙房水庫輸水隧洞安全監測系統建設與土建施工同步進行。共設23個安全監測斷面,監測項目包括圍巖變形(多點位移計)、襯砌應力(鋼筋計)、應變(應變計)、裂縫(裂縫計)、外水壓力(滲壓計)、圍巖壓力(土壓力計)等,所有監測儀器均為振弦式。
本次觀測資料分析以監測施工單位提供的數據為分析依據。2009年進行了兩次試通水,第一次時間為2009-9-T17:00:00—23:00:00,第二次時間為2009-9-18T17:00:00—2009-09-19T8:00:00。
1)多點位移計:62組多點位移計埋設在監測斷面的頂拱和左右腰線部位,測值顯示自2008年起圍巖變形量均<1 mm,變幅很小很穩定。
2)錨桿應力計:錨桿應力有18支,埋設在側拱圍巖中。2008年至今錨桿應力測值<1 MPa。
3)土壓力計:布設在斷面一側的69支土壓力計,目前土壓力在0.05 MPa以內,處于微受壓狀態。
4)滲壓計:埋設在頂拱兩側的47支滲壓計,2008年至今測值在0.5 kPa以內。
5)鋼筋計:布設在襯砌內180支鋼筋計,其應力變幅均<0.2 MPa,變化穩定。
6)接觸面壓力計:埋設在混凝土襯砌和基巖接觸面間的20組壓應力計測值均較小,界面處于微受壓狀態。
7)混凝土應變計:用于監測襯砌混凝土應力應變情況。目前,觀測到的混凝土應力應變以壓應變為主一共88組,壓應變最大值<-160 με。拉應變最大值出現在37+510斷面,最大值達45 με。
1)本工程安全監測設計緊緊圍繞隧洞洞線長、地質條件復雜、施工工藝和方式新等特點布設儀器,項目齊全,儀器選型合理,滿足相關安全監測規范要求。
2)儀器埋設質量好,現已埋設455支(組),失效50支(組),安全監測儀器完好率達89%。能獲取有效監測數據,為工程運行調度和維護提供可信的監測成果。
3)分析監測資料成果,圍巖變形較小,實測圍巖變形約為1 mm;錨桿應力變幅小,說明隧洞圍巖穩定;大部分滲壓計測值在0.5 kPa以下,說明外水壓力影響小;應變計測值最大約90 με。鋼筋應力最大約為80 MPa。綜上所述,從整體上看,隧洞圍巖穩定、外水壓力影響小,未發現異常。
4)建議盡快建立監測自動化系統,完善其功能,及時采集數據,并進行資料整理分析,發現影響工程安全問題,快速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
5)加強對監測工作的領導和認識,認真、系統地整理、整編、分析安全監測資料,包括施工期的監測資料整理、分析;監測儀器資料、基準值、參數、埋設記錄等資料的歸檔;充分發揮監測成果指導工程運行調度和管理的作用。
[1]王于寶,王曉衛,顏新榮.第四系地層隧洞變形監測及穩定性分析[J].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2005(05):18-19.
1007-7596(2014)12-0133-02
2014-09-18
唐震(1980-),男,遼寧營口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TV55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