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1月11日
對于目前大多數西方國家而言,推進國家資產私有化,是有效籌措資金來應對當前債務和經濟緊縮問題的一個好辦法。私有化的對象,可以是各國的國有企業、公共事業等,或者像房產、土地和地下資源這種真正值錢的“非金融”資產等。不過奇怪的是,當增收機會就在眼前之時,有些國家反而變得猶豫了,因為私有化,特別是賣地的敏感性,總會遭遇反對的聲音。不過,在看到新興市場國家近年來在出售政府資產方面的大手筆之后,歐洲終于開始行動了,像英國就在去年出售了皇家郵政。當然,想要做好資產出售的工作,各國政府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說對家底進行全面的梳理,并對剩下的政府資產進行更好管理。各國還應該從過去的私有化進程吸取教訓:首先,對于揮霍無度型的政府而言,私有化就不是靈藥;其次,待出售資產如果還能盈利,就要三思;最后,不要在市場不振時出售家底。
美國《時代》1月20日
在她出任新一屆美聯儲主席之后接受的首次媒體采訪中,珍妮特·耶倫表示,美國經濟今年預計表現將更加強勁,GDP增幅將有望達到3%,房地產市場也將出現進一步的復蘇。她同時反駁了量化寬松政策只幫助富人的觀點,強調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壓低長期利率,鼓勵消費和支撐經濟復蘇。
德國《明鏡》1月13日
每3個德國人就有1人玩電子游戲。而人們對電子游戲的看法一直是貶義的,認為沉湎電游者會有暴力傾向,性格孤獨冷僻。然而,研究結果推翻了迄今的看法,指出稱玩電游利大于弊,可增進人際關系,有利于治病,甚至使人更加聰明和增強幸福感。這一說法都也許不可思議,但現在是為游戲平反昭雪的時候了。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1月18日
在日本,國家公務員中大概有1%以上的人患有抑郁癥,地方公務員中也有將近1%的人抑郁。如果普通企業中僅有1%的員工患上抑郁癥,該企業在員工管理健康方面就做得很不錯了。IT企業更嚴重,通常有3%的人明顯抑郁。IT企業一個月加班100到200個小時,讓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不抑郁也都難了。
德國《經濟周刊》1月11日
著名美國經濟學家鮑爾多最近警告稱,由于近年來各國央行推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金融市場產生新的泡沫,有可能發生崩潰,首當其沖的是股市,進入新的一輪跌宕周期的危險很大。
英國《金融時報》1月9日
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人民幣將在三年內取得國際地位;十年內可能取代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
埃及《金字塔報》網站1月11日
埃及第一副總理、國防部長塞西當天公開表示,他有可能作為候選人參加計劃于今年舉行的總統選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13日
在兩名助手因喬治·華盛頓大橋丑聞遭解雇后,美國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再次陷入麻煩。他因涉嫌挪用超級颶風“桑迪”救災款而受到調查,其2016年競選總統夢想或破滅。
英國《新政治家》1月13日
在如今的英國,自由主義已成為了新的正統,而對于宗教信徒的不寬容,似乎已成了常態。在這種情況下,曾經是西方文化重要力量的宗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無關社會主流的枝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