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亞男 施羽 李曉峰 衛東琴 樊春筍 張亞瑋
(江蘇省啟東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病因室,江蘇啟東 226200)
糖尿病的微血管病變主要包括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糖和高血壓被認為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進展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積極控制血糖和血壓已經被公認為預防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主要手段,但存在導致低血糖和低血壓的風險[1]。本研究通過病例對照研究的分析方法,探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指標與DN間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江蘇省啟東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2011年6月—2013年7月納入門診糖尿病健康管理系統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依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確診。其中合并DN者100例,DN診斷標準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未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及其他并發癥者140例。所有研究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觀察指標 納入本研究的臨床指標包括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正常值為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基線空腹血糖(正常值為3.6~6.1 mmol/L)、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為4%~6%)、高密度脂蛋白(正常值>0.9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為0~3.64 mmol/L)、總膽固醇(正常值為3.23~6.46 mmol/L)、三酰甘油(正常值為0.5~1.7 mmol/L)、載脂蛋白A(正常值為0.6~1.1 g/L)和載脂蛋白B(正常值為0.6~1.1 g/L)。

2.1 2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病程、血壓、糖化血紅蛋白、基線血糖及各項血脂指標結果比較 2組研究對象的年齡、病程、收縮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余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年齡、病程、血壓、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B與DN關聯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組間差異的P值小于0.3為界作為進入后續Logistic模型的標準,年齡、病程、收縮壓、舒張壓、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B 7個指標納入后續分析。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70歲、病程>10年、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低密度脂蛋白>3.64 mmol/L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N的危險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年齡>70歲、病程>10年、舒張壓>90 mmHg及低密度脂蛋白>3.64 mmol/L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N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1 DN組與對照組的臨床特征比較

表2 DN組與對照組危險因素比較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n,%)
由于糖尿病在全球范圍內的流行,DN已經成為終末期腎病的最常見原因[2],需對患病危險因素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本研究發現,年齡>70歲、糖尿病病程>10年、舒張壓>90 mmHg、低密度脂蛋白>3.64 mmol/L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N的獨立危險因素,屬于中等強度的關聯。馮玲等[3]發現,糖尿病病程長、收縮壓升高為早期DN的危險因素,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同時發現空腹血糖升高也是DN的危險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高于臨床正常值為保護因素。許杰等[4]的研究結果顯示,三酰甘油、糖化血紅蛋白不能作為DN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載脂蛋白可為分A、B、C、D、E 5個亞類,它們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脂蛋白代謝,其中載脂蛋白A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載體,載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載體。本研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3.64 mmol/L為DM患者合并DN的獨立危險因素,但未能證實載脂蛋白B異常增高可作為DM患者合并DN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沈文清等[5]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但該研究中未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統計學分析。滕香宇等[6]在一項1059例DN患者的調查中亦未發現載脂蛋白A和B與DN的關聯。吳景程等[7]對435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發現載脂蛋白E是DN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有meta分析證實載脂蛋白E與DN間的正向關聯[8]。國內也有研究[9]發現,載脂蛋白CⅢ異常與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相關。載脂蛋白B異常能否作為糖尿病合并DN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還未有定論。細胞內載脂蛋白B降解減少可能是DN中載脂蛋白B增加的主要原因[10]。國外學者已證實,檢測血載脂蛋白B是比血低密度脂蛋白更好的預測心臟病風險的因子[11],故血載脂蛋白B異常與糖尿病合并DN的關聯有待規模更大、設計更嚴格的病例對照研究或前瞻性隊列研究證實。
本研究的主要優點是研究對象來自綜合性醫院內分泌科門診糖尿病患者的電子檔案[12],因此能獲得較大的樣本量,便于進行相應的多元統計分析;缺點是基線調查問卷中關于建檔前降血脂藥物應用等干預信息缺失值較多,未能納入后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加強問卷調查信息的采集、整理,做到及時查漏補缺,以增加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及外部可比性。
[1]Sacks FM,Hermans MP,Fioretto P,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lasma triglycerides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microvascular kidney disease and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global case-control study in 13 countries[J].Circulation,2014,129(9):999-1008.
[2]Lim AKh.Diabetic nephropathy-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J].Int J Nephrol Renovasc Dis,2014,7:361-381.
[3]馮玲,趙偉,鄭曉,等.高甘油三酯血癥-腰圍表型與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5):374-376.
[4]許杰,楊菊紅,單春艷,等.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7):597-600.
[5]沈文清,邢艷芳,錢捷,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脂蛋白C反應蛋白載脂蛋白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2,31(6):495-497.
[6]滕香宇,楊永年,譚燕,等.1059例2型糖尿病人糖尿病腎病患病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1,9(3):131-134.
[7]吳景程,李曉華,彭永德,等.2型糖尿病患者載脂蛋白E水平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10):879-881.
[8]Li T,Shi Y,Yin J,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pid metabolism gene polymorphisms and neph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a meta-analysis[J].Int Urol Nephrol,2014.Epub ahead of print.
[9]Hu ZJ,Ren LP,Wang C,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apolipoprotein CIII concentrations and microalbuminuria in type 2 diabetes[J].Exp Ther Med,2014,8(3):951-956.
[10]Hirano T.Abnormal lipoprotein metabolism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Clin Exp Nephrol,2014,18(2):206-209.
[11]Boronat M,García-Cantón C,López-Ríos L,et al.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e choice among three alternative treatment targets for apolipoprotein B100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J].Diab Vasc Dis Res,2014,11(1):53-59.
[12]李曉峰,施羽,施亞男,等.1595例建檔糖尿病患者管理現狀分析[J].徐州醫學院學報,2013,33(12):85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