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蘇 建湖 224700
2004~2013年建湖縣甲乙類傳染病疫情分析
荀以標沈洪祥單紹紅
建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蘇 建湖 224700
目的: 分析2004-2013年建湖縣法定甲乙類傳染病發病趨勢,為制定防病措施提供依據。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對2004~2013年建湖縣法定甲乙類傳染病疫情資料進行分析。結果10年來建湖縣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發病率總體呈下降趨勢,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結論在鞏固以往控制傳染病所取得成績的同時,應重點加強對病毒性肝炎、肺結核、菌痢、梅毒和瘧疾的防控工作。
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疫情分析
為了解近10年來建湖縣甲乙類傳染病流行情況和發病趨勢,制定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現對2004-2013年建湖縣甲乙類傳染病疫情資料分析如下:
1.1 資料來源:來源于《國家疾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建湖縣傳染病年報表、建湖縣公安局人口資料。
1.2 統計方法:運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采用Excel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1 建湖縣2004~2013年甲乙類傳染病發展動態情況:2004~2013年建湖縣未報告甲類傳染病,累計報告乙類傳染病18種8377例,死亡9例。發病率總體呈下降趨勢,由2004年的142.12/10萬降至2013年的91.40/10萬。其中2004年、2007、2010年的發病率分別為142.12/10萬、109.12/10萬、100.27/10萬。見表1。

表1 建湖縣2004~2013年甲乙類傳染病發展動態情況
2.2 各類傳染病疫情分析:不同傳播途徑傳染病發病情況,見表2 。

表2 建湖縣2004~2013 年不同傳播途徑甲乙類傳染病發病情況
腸道傳染病,累計報告2797例,占傳染病的33.39%。年均發病率為34.55/10萬,10年中發病最高年是2004年,發病率為60.00/10萬。痢疾病例最高,1853例,占腸道傳染病總數的66.25%,發病率為22.89/10萬。
呼吸道傳染病,累計報告3807例,占傳染病的45.44%。年均發病率為47.03/10萬, 10年中發病最高年是2005年,發病率為53.70/10萬。肺結核病例最高,3756例,占呼吸道傳染病總數的98.66%,發病率為46.40/10萬。
血源及性傳播疾病,累計報告1711例,分別占傳染病的20.42%,年均發病率為21.13/10萬年, 10年中發病最高年是2010年,發病率為34.5/10萬。梅毒病例最高,688例,占血源及性傳播疾病總數的40.21%,發病率為21.13/10萬。
蟲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累計報告59例,分別占傳染病0.70%,年均發病率為0.72/10萬年,10年中發病最高年是2013年,發病率為2.98/10萬。瘧疾病例最高47例,占蟲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總數的79.66%,發病率為0.58/10萬。
新生兒破傷風,累計報告3例, 2004年、2005年、2010年分別報告1例。
2.3 重點傳染病疫情分析:甲乙類傳染病發病前5位具體分布,見表3。

表3 建湖縣2004~2013年甲乙類傳染病發病前5位一覽表
2.3.1 肺結核病 2004-2013年共報告3756例,死亡1例,年均報告發病率(46.40/10萬),居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之首。
地區分布:各鄉鎮均有報告,發病率居前五位(/10萬)的鄉鎮是上岡鎮(10.56)、近湖鎮(8.29)、慶豐鎮(3.99)、建陽鎮(3.29)、沿河鎮(2.74)。
人群分布:各年齡組均有病例報告,50-60歲組發病最高共792例,占肺結核總病例數的21.09%,其次是40-50歲組469例,占12.49%。男女性別比為2.79:1,男性高于女性。職業分布:以農民最高3178例,占肺結核發產病數的84.61%,其次為工人129例、學生96例、家政、家務及待業87例,離退休人員46例,分別占發病總數的3.43%、2.55%、2.32%、1.22%。
2.3.2 痢疾 2004-2013年共報告1853例,年均報告發病率22.89/10萬。
地區分布:各鄉鎮均有報告,發病率居前五位(/10萬)的鄉鎮是近湖鎮(13.844)、建陽鎮(1.85)、上岡鎮(1.72)、蘆溝鎮 (0.78)、高作鎮 (0.63)。
人群分布:各年齡組均有病例報告,以1-10歲組發病最高共1003例,占報告總病例數的53.83%,其次是45-55歲組137例,占7.35%。男女性別比為1.65:1,男性高于女性。職業分布:以散居兒童755例,占菌痢發病數的40.74%,其次為農民最高539例、學生205例、幼托兒童145例,工人71例,分別占發病總數的29.09%、11.06%、7.83%、3.83%。
2.3.3 病毒性肝炎 2004-2013年共報告1597例,年均報告發病率為21.71/10萬。
地區分布:各鄉鎮均有報告,發病率居前五位(/10萬)的鄉鎮是近湖鎮(6.72)、上岡鎮(2.31)、慶豐鎮(2.00)、蘆溝鎮 (1.15)、建陽鎮 (1.10)。
人群分布:各年齡組均有病例報告,1-10歲僅報告3例,以20-50歲組發病最高共856例,占病毒性肝炎總病例數的53.60%,其次是50-60歲組310例,占19.41%。男女性別比為2.40:1,男性高于女性。職業分布:以農民最高1097例,占病毒性肝炎發病數的68.69%,其次為個人122例、學生78例、家政、家務及待業50例,離退人員46例,分別占發病總數的7.64%、4.88%、3.13%、2.88%。
病源學分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型率為67.76%,未分型的占32.24%。乙型肝炎占已分型肝炎60.54%,甲型肝炎占18.48%,丙型占5.08%,戊型占15.90%。
建湖縣2004~2013年甲乙類傳染病年報告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除2010年、2011年有所波動外,年均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率在103.50/10萬,低于全國傳染病年發病率水平[1],說明建湖縣傳染病疫情總體呈現平穩,穩中有降態勢傳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明顯。
10年來,建湖縣甲乙類傳染病發病前5位為肺結核、痢疾、肝炎、淋病和梅毒,位次波動不大。2004~2013年不同傳播途徑傳染病發病率顯示,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居首位,其發病率呈先上升趨勢, 后逐漸下降。2004年血源與性傳播性疾病呈上升趨勢, 后逐漸下降,2010年又呈上升趨勢,性亂、賣淫嫖娼和吸毒等高危行為的泛濫,是乙肝、梅毒、艾滋病和淋病等傳染病呈現蔓延的原因。2004~2013年無百日咳、流腦和乙腦等計劃免疫針對疾病報告,原因可能與免疫接種工作的有效開展有關[2]。
十年來建湖縣傳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效果,絕大多數傳染病報告發病率有了較大程度下降,但新發傳染病和曾經得到較好控制的舊傳染病疫情的死灰復燃,對建湖縣傳染病防制工作帶來雙重的挑戰,應加強以肺結核為主的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同時要做好以乙型肝炎為主的血源及性傳播疾病防控工作[3]。
[1]王子軍,我國1990-2000年傳染病流行態勢[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4):312-313.
[2]王標,2003-2009年建湖縣甲乙類傳染病總體流行趨勢和分析.中國現代醫生,2011年1月第49卷第2期:97-98.
[3]曾陵君,1999-2009年祁陽縣甲乙類傳染病流行趨勢分析.實用預防醫學,2010年9月第17卷第9期:1781-1783.
R181.8+1
B
1009-6019(2014)12-0024-02